比较思维法在高中宋词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0 07:22龚勇辉
高考·上 2019年7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

龚勇辉

摘 要;随着教育的进步和发展,比较思维法在高中语文宋词教学中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青睐,被广泛的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将比较思维法渗入到高中语文宋词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内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和思维开阔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主动思考,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语文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高中语文课堂宋词教学的质量,进而推动高中语文教育改革。

关键词:比较思维法;高中宋词;诗歌教学

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代表着宋朝文学发展的鼎盛,它以它独特的魅力在中国文学艺术中争奇斗艳,向大众展现着其独有的一番风韵。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宋词的教学重视程度也日渐加深,部分宋词被引入了高中语文课本,要求高中生品读学习,并掌握其中的文化意蕴。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宋词进行教学时,应该将比较思维法渗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宋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开阔思维强化对宋词的鉴赏,切身感受宋词流露出的情感。这有助于高中生提高对宋词的自主学习能力,推进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本文结合高中宋词教学的特点,探究比较思维法在其中的运用。

一、运用比较思维法,深入感悟宋词

宋词作为一种诗歌载体,用语言文字来承载诗人的内心思想。在高中语文宋词教学中,部分教师仅仅对学生进行浅层的知识教学,只要求学生对诗句的表面理解和文言文字词的翻译,没有引导学生对宋词的情感和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这样导致高中宋词教学流于片面和形式,学生没有真正领悟到宋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忽视了诗人在宋词中创造的意境,以至于无法提高学生对宋词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了高中语文课堂质量,不利于高中生提高对诗词的自主学习能力。

将比较思维法渗入到宋词教学中,需要教师对不同的宋词进行分析和解读。在引导学生了解宋词的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把握词句的意象,再对宋词进行深入细微的比较,这样才能清晰地向学生展示不同宋词中蕴含的不同文化和情感,让学生提高对诗词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宋词进行研读和品位,扩展他们对宋词的学习思维,这在加深学生对宋词的理解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二、运用比较思维法,多方面品读宋词

(一)从意象、意境角度进行比较阅读

意象是情感的载物,因其作为意境的铺垫,所以词人常常借助意象来抒发情感,只有了解了词的意象,才能品味到意境的美。高中语文教师若想让学生深入了解宋词中蕴含的内涵和情感,就需要对宋词中表达的意象进行比较分析,并且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思维。我国古典诗词创作注重意境的创造,词以境界为最上,教师在宋词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诗词中的意象,深入理解和品味宋词中的意境美,感受语言文化的魅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宋词的领悟能力,增强对宋词学习的积极性。

相同的意象在不同的诗歌中有着不一样的内涵,也表达着不一样的情感。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对宋词中的意象进行分析,再比较不同诗歌中意象的特点,培养学生形成比较思维,有助于高中生增强对宋词的理解能力,提高对诗歌意象的全面认识,领悟宋词中的情境所蕴含的情感,推动高中宋词教学的发展。

(二)从诗歌情感角度进行比较阅读

在宋词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其中蕴含着离愁别恨与相思,能看到古人对待情的态度,这些都值得高中生深入探究和品位。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在课堂上做好主导者的角色。将诗歌所蕴含的情感渗透到宋词教学中,以情感推动学生对宋词的理解,从而进行比较阅读。

例如教师在教学李清照创作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时,首先可以通过对学生描述词人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营造出宋词的学习氛围,再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李清照的情感,其借此词抒发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人比黄花瘦”,以黄花隐喻人的憔悴,表现出她对丈夫的相思情感。这有助于高中生养成对宋词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宋词的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可以引入《声声慢·寻寻觅觅》与《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同一词人不同情感下所创作诗歌的不同意象。《声声慢·寻寻觅觅》通过对残秋意境的描写,抒发其国破家亡的孤寂悲凉的情感,间接表现出宋朝的時代色彩。

通过这一比较,高中生能够深刻体会到李清照在不同时期不同情感的条件下所创作的诗词的不同,了解词人的情感变化,这有助于高中生培养比较思维,提高对宋词情感的理解。

三、运用比较思维法,探究词人风格

不同作家因为所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生活方式及观念的不同,创作出的诗词的风格和情感也不同。词人常常将时代背景和个人感情相融合,渗透在所创作的诗词中。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研读宋词教学时,要注重对诗词创作背景的了解,深入了解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内涵,再运用比较思维法引导学生在学习宋词时深入探究词人写作风格和特色,并且将宋代不同作者进行比较。这样学生通过比较了解不同词人的写作风格,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增强对词人的了解记忆,推动宋词学习能力的提升。

结语:综上所述,教师将比较思维法渗透进高中宋词教学课堂中,让高中生在比较中阅读和学习宋词,有助于扩展他们的学习思维,与宋词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增强学生对宋词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从阅读中深入感悟到宋词所蕴含的内涵和魅力,从本质上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对培养学生在语文学科中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有着推动作用,进而带动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方玉明.试析比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新教育时代.2019.

[2]张雪姣.“比较教学法”在中学诗词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
现代诗歌教学的隐痛和矫治
《乡愁》课堂教学实录
浅析诗歌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反思
以读代析,让诗歌教学富有诗味
感悟意境,走进诗歌教学的“核”
诗歌教学,不妨引领学生这样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