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教学的隐痛和矫治

2016-12-26 08:09吴芳
语文教学之友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养成教育矫正

摘要:很长时间以来,诗歌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点。而现代诗歌又往往处于被遗忘的角落,成为语文教学中被疏远的另类。为了扭转现代诗歌教学的病态倾向,拟从三个方面进行矫治。

关键词:诗歌教学;隐痛;矫正;养成教育

在初中阶段,诗歌教学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历来受到教材编写者重视。但是,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诗歌教学,特别是现代诗歌教学有异化倾向。本文拟以《现代诗歌二首》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客观地讲,《少年歌》与《生活是多么广阔》的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不少语文教师也深知其分量,但从实际执教情况来看,并没有很好体现出这两首现代诗歌的价值。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观摩情况,笔者认为当前现代诗歌教学存有三类隐痛。

隐痛之一:匆匆过场,将能力培养变成知识传授

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就有不少教师抱着这样的观念:现代诗歌内容简单,没有什么可以教的。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也是这样做的。以《少年歌》为例,不少教师就提纲挈领式地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希望少年们活泼地生活,与一切腐朽的东西决绝,做一个永远热情、勇敢的新人。在这样匆匆的教学中,教师的概括是恰当的,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很差。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最多是被动地接受了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上的知识。从实际调研情况来看,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这些知识能够或多或少地记得一些,但如果换做一首新的诗歌,让学生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他们则往往是束手无策,作答的正确率低得可怕。长此以往,这样的诗歌教学必将成为学生的负担乃至噩梦。究其原因,教师忽略了学生现代诗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代之以简单的知识传授。

隐痛之二:割裂联系,将单元教学变成单篇讲解

在平时的观摩中,乃至反观笔者自己的教学实际,发现目前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满足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例如,执教《现代诗二首》,就突出《少年歌》旨在号召广大青少年携手奋斗,共同奔向灿烂前程;《生活是多么广阔》旨在引导读者拥抱广阔的生活,过幸福、快乐的生活。应该讲,就其文本而言,无可厚非,但将其还原到单元中,就发现教者思想观念的偏狭了。教材编写者选编的几篇课文可谓各有千秋,各有侧重点,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明显没有围绕“金色年华”这个核心开展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

隐痛之三:教师包干,将诗歌解题变成诗歌鉴赏

目前,许多教师太屈服于考试,以至于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大多会开展短平快式的教学。以《生活是多么广阔》为例,曾有教师就简单地以两个问题引领教学活动:“这首诗的思想内容是什么?”“本诗的艺术特点是什么?”应该讲,对教师而言,他是轻松了,一节课就讲两个内容。但是,对学生而言,却是较大的挑战,不少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于是,学生的反应木讷,而整个教学活动也因之停滞。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将诗歌鉴赏等同为诗歌解题。没有遵循规律去鉴赏,哪来较为正确的解答?

为了扭转现代诗歌教学的病态倾向,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矫治:

第一,突出重点,强化基本能力养成教育

在初中阶段,不少语文教师走上了一个错误的道路,自己对现代诗歌精讲,学生准确地记录、记忆。理由很简单,考试就考这些。诚然,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不少考题就是考查学生所学课文里的思想内容。在这种背景下,如果用很少的时间准确地把握住教材里诗歌的内容,那么就能为原本紧张的学习赢得更加宽裕的时间。但是,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命题者已经或多或少地意识到此类情况,有意地设置一些课外的诗歌题目,较好地发挥出考试的积极引导作用。

因此,在考试改变的情况下,语文教师必须作出应对性改变。这其中最应该做的是强化学生的现代诗歌基本鉴赏能力培养。在这方面,教师必须仔细了解学生的现有基础,掌握学生立足文本内容进行诗歌语言文字理解的能力。结合到诗歌,尤其是现代诗歌,教师就必须明晰对学生基础性的能力培养。以《少年歌》为例,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在逐步感知中深化理解;要教育学生善于抓住诗中的两个关键意象“小羊”和“山泉”,借此分析和揣摩诗人的写作意图;要善于抓住诗歌中运用的比喻、比拟、用典等艺术手法,明晰诗人不直接表达情感的精妙效果;要引领学生反复诵读诗歌,在具体赏析之后整体感知诗作欢快的笔调、清新的格调和完美的形式。为此,教师理当让学生掌握现代诗歌鉴赏方法,让其在不断的实践中稳步提升鉴赏能力。

第二,注重联系,开展中心话题辐射教学

教学单元具有自己的核心话题,编写者围绕它选定了几篇文章,这些都是教师开展教学的立足点。

首先,教师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教师开展教学必须要充分考虑受教者,他们刚刚升入初中,经历人生的重大转变,新的生活,新的伙伴,新的空间,这些都是他们必须直面的内容。教师要敏锐地发现这些带给学生的微妙变化,引领学生欣赏文本内容,从不同文章中获取少年应该具有的精神养料。唯有如此,教学活动才具有一个明晰而有针对性的出发点。

其次,教师要联系单元内的文本。第二单元的专题为“金色年华”,所选的文章各有侧重点。作为诵读欣赏的篇目,《现代诗二首》也有其侧重点。总之,万事万物是紧密相连的,作为一个单元内的文本,所有的篇目都应有所关联。教师可以将“金色年华”作为核心,引导学生立足这几篇文章,开展使少年年华充满金色的探究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会显著提升。

第三,明晰主体,突出现代诗歌赏读重点

所有教学活动必须建构于学生的主体参与,但是在参与的积极程度和效度方面,却是很少有人进行有效地实践与思考。更多的情况是教师满足于学生的回答,误认为有回答就是突出主体性了。其实不然,有回答了,但是不正确;有回答了,但是不自信、不积极、不全面;有回答了,但是没能直击中心……这些都严重弱化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学生学习热情的消减和学习效率的低下。

现代诗歌教学不同于古代诗歌,语文教师要做的是遵循学生实际、教材实际,多引导学生主体有效参与,突出鉴赏重点,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助推学生不断提升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建英.现代诗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方法的选择[J].中学语文,2011,(Z1).

[2]刘云集.关于现代诗歌教学方法的几点尝试[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0,(6).

作者简介:吴芳(1979—),女,江苏省常熟市谢桥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养成教育矫正
论行为主义视野下幼儿学习行为的矫正
社区矫正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监狱管理创新视角下的循证矫正研究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