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民族精神,培育家国情怀

2019-09-10 07:22任海刚
高考·上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家国情怀内涵

任海刚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目标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当今时代教育要求的主题。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中學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家国情怀的内涵,然后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方法和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中学历史;家国情怀;内涵;方法及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教育的重点研究内容,对于中学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学生通过掌握历史知识,运用思辨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能够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和要求。家国情怀作为历史核心素养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文化的历史结晶,体现人民对国家和民族强烈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把这一时代主旋律真正融入的教育教学中,把培育历史的核心素养落实到实处,通过培育家国情怀,彰显民族精神,促进中学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家国情怀的内涵解读

1.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包含有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文化内容,不仅表现在文学色彩浓厚的四大名著,代表着我国文学中最辉煌的篇章,我们阅读的不仅是作者的写作技巧,更是古人对社会生活的情怀和精神境界;还表现在长城、故宫等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古代劳动人民党伟大结晶;以及新时期社会主义工作者为了国家和民族忘我的革命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每个中国人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支撑。家国情怀培养的过程就是通过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对国家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2.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也是家国情怀中所蕴含的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学历史教学要肩负起培养学生高度的国家责任感的重任,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家国情怀素养,在国家和民族遇到危险时能够挺身而出、英勇斗争。

3.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感

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虽然各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不同,但是随着国际间合作交流的日益广泛,经济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被世界各国所认同。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正确理解和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家国情怀的培养,能够有效感知世界多元化发展多带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方法及策略

1.挖掘教学素材,培育家国情怀

中学历史教材是经过反复论证、严密考究的,其教学素材真实、客观,对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巧妙渗透历史家国情怀的培养,对教材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故事进行适当引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牢记历史故事,体会历史人物的高度的爱国精神和为国奉献精神。例如,在讲解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时,教师应挖掘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故事,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中遇到的艰难险阻生动的展示的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革命成功来之不易,从而树立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家国情怀。

2.创设情境教学,体会民族精神

传统的历史教学过于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很难理解历史故事中的思想和情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更快的融入历史环境中,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鸦片战争》一课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相关的历史影像资料,在课堂讲授前为学生播放这段影片资料,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体会当时的民族危机。然后组织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历史背景进行讨论和分析,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民族自尊心。

3.开展实践教学,增强爱国情感

当前中学历史课堂必须结合实践丰富教学内容,开展各种主题的实践教学,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增加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和体会,引导学生增强对历史的体验和探究。例如,在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的讲解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革命圣地、烈士陵园,向革命前辈学习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伟大牺牲精神,通过开展实践教学,丰富学生的历史体会,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结语

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每一个学生都有责任学好历史文化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高度的家国情怀,增强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作为历史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适应新时代教学目标和要求,在历史教学活动中融入更多的家国情怀的培养,通过家国情怀教育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的历史学科的学习活动中,为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宇.家国情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20,42(03):261-262.

[2]陈丽梅.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6):43-44.

[3]王诗卉.落实核心素养培育家国情怀——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169.

[4]年明点.“家国情怀”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1):20.

[5]陈梅霞.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以初中历史(部编版)教学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9):168-170.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家国情怀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木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