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探讨

2019-09-10 06:28冉亚均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

冉亚均

[摘  要:预习是小学语文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小学语文课堂学习的重要基础。有效的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重要方面。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应严格执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把握语文学科教材特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掌握一些预习的方法,全面、深入加强学生预习习惯培养,从而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预习能力]

预习是学好语文的有效途径,也是学习的关键环节。学生通过预习提前了解课程内容,节约了课堂时间,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不同于低年级的学生,小学高段的学生已有一定的想法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可让学生自主进行预习活动,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阅读预习

语文课中读是重要的目的和手段。因此,在学生的预习过程中,通过引导他们有效地阅读课文,也是预习方法之一。

1.激趣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提高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完成预习的任务。譬如“预习”中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泛,其中文章的作者情况、时代背景以及课文中重要的人、事、物等,有的涵盖了文章的大致内容,并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因此,通过让学生把有关的内容要点摘抄下来,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开阔他们的视野,积累语言,同时达到预习的目的。

2.带着问题阅读

在布置预习任务时,教师应当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引导他们在读的过程中边疑问边思考,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进行阅读思考:小女孩擦燃了火柴几次?每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她看到了什么?她看到的这些说明了什么?这样,让学生通过找到这几个问题的答案,从而大致理解课文的内容。

3.读、划结合

阅读预习也要讲求方法。在预习一篇课文时,可以先让学生从头到尾通读一遍课文,再继续读课文中的预习部分。该部分内容较为丰富,有的介绍了文章的写作背景,有的概括了课文大意,通读之后再读这部分内容,就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教师指导学生用笔划一划、读一读预习中提出来的要求,让他们再次阅读课文,并让他们用笔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在文中用不同的符号作出标记。比如:用“              ”划出文中的生字新词;碰到不理解的词语则用“              ”标出来,并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来认真思考,加以理解;遇到喜欢的句子可以用“              ”点出来,反复阅读,并可摘抄下来;对于自己弄不懂的句子,则可以打上一个“?”,留到教师来讲解,等等。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读边划,手脑并用,还能促进学生读书时集中注意力,这样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二、训练设计

1.抓住教材特点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订,是将同类体裁或题材的课文归为一个单元,各单元的训练重点各有侧重。所以,预习目标的设定还要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使学生掌握各类文章的学习方法,比如,对于写人的文章,学生预习时要重点明白写的是谁,写出了他的什么特点;对于记事的文章,学生预习时要明确写了什么事,能否口头复述事情的梗概;对于写景状物的文章,学生预习时就要知道写的什么景、什么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景物之间有些什么关系等。

2.课文批注

有些课文的“预习”就有如下要求,“把课文中最使你感动的句子画下来,如有感想就在旁边写一写”,或是“把你最感兴趣的词语或句子做上记号,并在旁边简单写下自己的体会”等,因此,在预习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读的时候对课文进行批注。比如:这是一个关键句,概括了全文的主旨,批上几个字;这里写得精彩,划上圈圈,还可以写上自己的感受;那里读有心得,可以写上几点体会,等等。

3.差异指导

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客观上存在差异性,但教师在强调学生差异的同时,也要正确地认识和肯定他们的差异是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的。因此,在预习中教师不能武断地将学生归类,甚至放弃对学困生的指导,而是应当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为适应学生的不同能力和需求布置不同的预习任务:例如:首先,在分组合作学习时,按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优差搭配,让他们在预习的过程中互相帮助和交流,按时完成预习任务;其次,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细心辅导学习差的学生,并鼓励他们回答预习中的问题,以发现他们的知识缺陷,并给予弥补,而预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鼓励他们自主预习,在教学过程中再适当采用竞赛等形式来检验他们的预习效果,使所有学生能够共同进步和提高。

三、科学评价

习惯是主动形成的,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还需要科学评价学生的预习工作。学生预习成果会在课堂上直接展示给教师,而教师则需要对学生的预习工作进行科学评价。小学生在预习之后如果掌握知识比较牢固,会乐于表现自己,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支持。所以,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肯定学生的努力,帮助学生建立信心。教师的检查和评价工作需要贯穿到学生预习的方方面面,并仔细观察学生预习的方式、预习的过程以及最终形成的成果,给予学生全方面的评价。在检查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重视学生的书写情况和课后反思情况,把科学评价和学生的预习活动以及课堂授课融合在一起,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教师应加大对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关注度,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的预习方法,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预习的能力与水平,让小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杨秀英.小學语文的预习指导研究[J].新课程(上),2017(1):53-53.

[2]熊淑琴.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预习有效性模式探析[J].考试周刊,2017(60):70-70.

猜你喜欢
小学生语文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语文俱乐部
我是小学生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