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以生为本

2019-09-10 10:55赵振华
高考·上 2019年7期
关键词:语言文学中学语文语文

赵振华

摘 要: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它是众多学科中最为基础的学科同时也最为重要的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石,它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语言的认知、掌握以及运用。中学语文教材较之以往增加了文言文和古文的课文形式,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进而启迪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美学鉴赏的品味。本文打算对中学语文高效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字:中学语文;创新高效教学;以生为本;开拓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在教学时抓住文章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思想,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由浅入深逐步分层次递进,让学生能够逐渐熟悉领悟和掌握新的知识,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更好地融入课堂汲取知识。在教材要求的教学计划中,教师也应适当灵活的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导读,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学的兴趣进而从侧面增加教学品质。

一、打破传统,多元化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模式下,教师要学习掌握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从小学语文到中学语文的进阶,对于很多才步入中学的学生来说是有些吃力的,因此教师应当以耐心的态度慢慢引导学生,使学生增强对学习的信心。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压迫式’的填鸭教学,教师负责输出,学生负责接受,但是这种学习往往是被动的,学生由于被迫学习导致的逆反心理会使得教学效率不高。故而教师应当转变想法及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可以在讲解之前先让学生熟悉课本内容,找出疑点和难点,继而教师在讲解课文的同时进行解惑,使得学生更方便的理解课文内容,而教師在讲课过程中亦可适当的留白,留有余地给学生进行思考、联想和探究,以更好的培养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和逻辑能力,将知识和思维结合融会贯通的应用,而不是一味的被动接收,也正所谓“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

例如,教师在教授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文章时,可通过鲁迅先生对充满生机灵动有趣的百草园和死气沉沉气氛压抑的三味书屋的对比描写,从虚幻课文内容引申到现实课堂教学,虚实结合巧妙举例,既深入讲解了作者笔下展现出的人物和故事,又带领学生从故事中寻找同理心从而引发共鸣。

二、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想要使学生摆脱被动低效的学习模式,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一旦对一样东西产生兴趣,学生毫无疑问的就会主动去寻找书本阅读并且积累学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主高效的学习。中学学生往往处在身心灵成长的过渡时期,同时也面临着中考考试的压力,面对培养他们学习兴趣的问题,教师可以设置合理的目标并且丰富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兴趣方面和学识长处入手,为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现在处于多媒体信息化的时代,教师还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电影、纪录片的图像或视频片段,很大程度上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毕竟相较于生涩枯燥的课本文字,学生的注意力更加容易被视频影像所吸引,学生对于上课的态度,会从较之以往的抗拒课堂进而转变为好奇,对教师的讲课内容也产生了兴趣。

以八年级上册《三峡》一文为例,由于其文言文形式的特殊性,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难免会侧重于文字语法的专业性理解,从而学生不免会觉得晦涩难懂,但若是借助多媒体视频或有声影像等辅助教材,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也可以更好地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且集中注意力,从不感兴趣变为感兴趣。

三、开拓眼界和思维,相辅相成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百花齐放的教学模式已经渐渐地渗入课堂,这也就意味着教学不局限于教室,教师要擅于将课堂教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可以鼓励并带领学生感受生活融入自然。

例如,八年级上册中所提出的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这一学习内容,就是在最大程度上鼓励学生走近生活开阔眼界,教师可以活泛的根据学生的擅长范围布置作业,帮助学生将在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知识熟练的应用于生活中,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善于发现文学之美,走访书中古色古香的园林建筑,寻找诗词所描绘的巍峨壮丽的建筑奇观,探索知识海洋中的源头活水,体会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人生教导,语文学习从来就是从生活中点滴汇聚而来。在教学过程之中,我们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坚持寓教于乐理念,将趣味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便会提升,有助于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从来就不只是一门学科这么简单的定义,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语言文学知识,更是要在书本内容中带领学生领悟真谛并发展思维想象力、逻辑表达能力、融入社会交际能力等,提高学生的文学及美学素养。只有从点滴方面渗透进思维,让学生无时无刻不沉浸于语言文学的氛围中,不断地学习接触以及运用直至融会贯通,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罗晓静.谈如何巧用信息技术打造初中英语阅读高效课堂[J].才智,2020(03):186-187.

[2]严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生成途径[J].新课程研究,2019(27):107-108.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学中学语文语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Classroom Interaction:How far is it,Where should we go?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Great Adaptation to A Great Work
Quality Direction and Quality Performance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Journey to seek the meaning of life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