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音乐的翅膀,追寻生命的绽放

2019-09-10 10:55王钰晶
高考·上 2019年7期
关键词:审美体验生命教育音乐教学

摘 要:生命,自带光环的一个词语。天地孕育了生命,使得世间有了活力。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繁衍,绽放了绚丽夺目的光彩。而生命教育,是教会我们如何看待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教育,赋予每个生命个体独立存在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音乐教学;生命教育;审美体验

匈牙利著名音乐家李斯特这样说:“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灵魂与智慧结晶。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和相关要求,学习生命教育的理念,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观,与学生共同乘着音乐的翅膀,追寻生命的绽放。

一、在音乐教材中挖掘生命教育的乐章

在音乐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以人为本、以课本为本。可以关注音乐教材中有关生命教育题材的资源链接,在音乐课堂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教材中有以“爱”、“责任”等主题单元为中心的音乐作品,将资源链接进行整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地加入对学生生命意识的体验与思考活动,传递给学生生命情感的信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分享好这些资源素材。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要素、感受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生命情感内涵,从而,解读生命,领悟生命存在的意义,形成正确的生命观。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灵魂便是它的美,是人的精神世界与情感世界最直接的产物。如《生死不离》、《让世界充满爱》、《丹顶鹤》等大量优秀音乐艺术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可以直接成为渗透生命教育的载体,面对全体学生,用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呈现,用心感受并加以体会,让学生把对音乐的理解和生命的体会相融合。应该在音乐教材中去挖掘关于生命教育的素材,选择适合学生们身心发展、传递正能量的音乐艺术作品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与学生共同分享人生乐章,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渗透生命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灵发展,关注他们生命的个性成长,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教育。

二、在音乐聆听中释放生命教育的呼唤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要点。”音乐的美,它是由不同的音乐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它所产生出来的是一种生命力的象征,通过音乐实践、参与学习、创造性表现的过程让我们的学生去感知和理解音乐中的艺术形象。在音乐课堂中与学生共同在音乐聆听中释放生命教育的呼喚,唱响心中的生命之音。

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似乎就是他一生命运的缩影。作品那激昂的曲调,多变的旋律跌宕起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多彩而又多变的音乐世界。随着音乐的流动,学生们也融入了作品中。通过音乐要素所塑造音乐形象的变化,感受到作曲家那曲折的命运,同时,通过时代背景和视频链接的学习与分享,从作曲家身上看到坚强不屈的精神。“只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勇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才能突破困境,改变命运,让命运拜倒在自己的脚下。”这些音乐艺术作品深深触动了学生们的心灵,使他们感受到生命价值的存在感,从而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去拥抱生命、热爱生命。这些音乐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似简单的音符,却谱写了无数首美妙动听的乐章,塑造了无数个让人难以叹为观止的音乐形象。音乐以它那独一无二的风格和特殊的方式,把我们的各种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音乐不像语言文字那样直白,它必须要用心聆听才能真正的去体验与感知生命情感的内涵,将我们的音乐课堂更加赋予创造性和生命力。

三、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悟生命教育的传承

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开展创造性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在音乐课程实践活动中体验与感知生命情感的内涵,解读生命,领悟生命存在的意义,感悟生命的真谛,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与价值观。在音乐课程中加入生命教育的思想,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的灵动,产生巨大的能量,释放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注重学科的发展性、实践性、创造性,去诠释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性的教育特征。这样,学生就会爱上这门学科,愿意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通过音乐实践活动的参与学习,让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得到提升,这样才能够有着生命力的延续和传承,感悟人生、热爱生命。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以“爱”为主线,将生命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悟生命教育的传承,关注生命,本着“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目的。让学生用心去感受音乐的美,在音乐的美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思想,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更加富有生命力。

因此,作为一名音乐老师,让学生通过音乐去感知生命情感的内涵,解读生命,领悟生命存在的意义,感悟生命的真谛。培养学生珍惜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态度,学会感恩,使得学生在人格上能够健全发展总之,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让我们与学生共同分享人生乐章,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渗透生命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灵发展,关注他们生命的个性成长,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教育。让我们一起乘着音乐的翅膀,追寻生命的绽放。

参考文献

[1]毛翔宇.论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中学音乐教育[J].乐府新声,2009.04.

[2]王秀萍.音乐课程价值取向论证[J].中国音乐学,2004.01.

[3]杨曦帆.音乐教育、多元化与现象学哲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01.

[4]池瑾.优化音乐课堂,让学生焕发活力[J].通俗歌曲,2015.11.

个人简介:王钰晶,出生:1988年12月;性别:女,籍贯:江苏如东,工作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双甸中学,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审美体验生命教育音乐教学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童心 童眼 童耳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关注审美体验,让阅读变为“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