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城市的武汉烙印:以“信易+”为特色,重在信用信息的应用

2019-09-10 07:22何亚斌刘兵阎杰刘念谭凌武
产权导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武汉市信用武汉

何亚斌 刘兵 阎杰 刘念 谭凌武

中国产权协会2018年初布置开展产权交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以协会副会长单位、浙江产权交易所总经理姚上毅为课题组长,协会原会长蔡敏勇、原副秘书长何亚斌为顾问,有厦门产权、大连产权、蓝鹏律所、华诺信诚财务等机构参与,课题组于同年8月向协会提交了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應用。从2014年起,党中央国务院对各省区市和国务院各部委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国家发改委和省级人民政府每年初下达年度信用工作计划,年终对此考核。地方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举措之一是,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总行正在推进信用示范城市建设。作者何亚斌等人的调查报告《信用城市的武汉烙印:以“信易+”为特色,重在信用信息的应用》一文,比较全面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对全国产权行业的信用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特予发表并推荐。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越来越重要。今年6月1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专题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建与此相适应的市场监管新机制。会议指出,“信用是市场主体安身立命之本。……加强信用监管是基础,是健全市场体系的关键,可以有效提升监管效能、维护公平竞争、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会议决定采取3项硬措施来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紧接着,6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建设情况吹风会,邀请到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等,就人总行组织开展全国第12个“6·14信用记录关爱日”做出说明,通报我国现代征信业的发展情况,介绍未来将以高水平的开放来切实增加征信市场化有效供给,并接受记者提问。内容十分丰富。

上述信用建设最新动态,值得全国产权行业高度关注,并切实贯彻执行国务院的工作部署。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资本市场创新发展的原动力。武汉市坚持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社会治理的新支柱,以奖惩联动为手段,以信用惠民为宗旨,以开放平台为渠道,着力提升信用建设成效。

1  武汉信用APP能够“广泛查”

走出过“信义兄弟”、“良心秤”等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的武汉,在信用体系建设上坚持不断创新,提高信用信息共享水平。

打开支付宝,在城市服务中的政务页卡,有一项公共信用服务。

最新一则消息发布于今年3月15日,提到武汉将首推鉴定行业“黑名单”,市民在选择鉴定机构的时候,在“武汉法律服务网”上,能看到相关机构的信用评价,哪家好评多哪家被投诉过,一目了然。对于经常被投诉的机构,还要上“鉴定黑榜”。

武汉市税务局、城管委、交通运输委、卫计委等40余个政府部门的红黑榜,已经在支付宝公共信用服务上线,供公开查询。

在“失信黑名单”一栏,公示着由武汉市发改委、公安局、城管委等40余家政府部门联动发布的“黑名单”。一家金属制造公司,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先后两次被蔡甸区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武汉海特生物、达梦数据库、光谷联合集团等公司则因“守合同重信用”,在守信红名单上出现。

在搜索栏,输入要查询的个人姓名、公司名称,即可快速获取其在上述政府部门的“红黑榜”以及受到的行政处罚。

“在餐馆吃饭,老板拒开发票并被处罚,就能在这里查询到”,武汉市信用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是全国首个在支付宝政务平台上推出公共信息服务的城市。用户只需打开支付宝,在城市服务“政务”专栏中“在线服务”分类下找到该应用,无需再额外下载APP、注册、登录,即可一键查询。解决了市民反映各类APP太多,办不同的事要下不同的APP,不仅占用手机内存,而且重复注册、登录也太麻烦的问题。

2016年4月,经国家发改委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武汉市成为第二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创建城市。截至目前,武汉制定了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使用事项清单,明确299个事项推行事前查询信用记录或使用信用报告。信用信息在政府资金扶持、招标投标、市场准入、产业基金投资、公务员招录、总部认定、小微企业帮扶、评先评优、等级评定、积分入户、商品房购买、贷款、担保、债券融资、资质认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除了支付宝的公共信用服务,“信用武汉”官网也可查询到上述信用信息。

为方便社会公众查询信用信息,2017年4月,“信用武汉”APP正式上线,功能包括个人、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公开类公示信息查询,信用信息分类查询,以及诚信红黑榜、信用承诺、信用知识、工作动态等信息板块。该APP的上线,使公众对信用信息的使用和保护均有了较高的认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公众对于APP功能的需求变化,2019年将对该APP进行升级改造,在用户认证方面,将引入活体检测验证技术,提高安全系数。功能方面将增加信用修复、融资需求发布、金融产品发布、智能撮合等功能。新技术方面将引入区块链技术,打造“信用账本”,将信用信息上链,以提高信用信息、信用报告的使用效率及信息的安全性,并有效解决信用信息的使用授权问题。全国信用APP观摩活动暨社会化信用服务现场会于今年4月在宜昌举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讲话中提出信用APP的发展思路是:“紧跟时代、双向融入、做亮品牌、需求至上、安全为纲、深化运用”(据《中国信用》报道),武汉市发改委立即研究,进一步拨正航向,制订实施方案。

2  联合惩戒:一处失信将处处受限

在公共信息平台上“榜上有名”会如何?答案是守信者将被激励,而失信者将被联合惩戒。

2017年2月,武汉市公布《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由41个部门联合签署,被惩戒的对象为市、区两级法院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单位),也就是俗称的“老赖”。

该《备忘录》共提出30项惩戒措施,包括对“老赖”设立金融类机构、享受优惠性政策认定参考、招录(聘)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买房、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乘坐飞机、列车软卧、住宿较高星级宾馆、酒店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进行限制。

“惩戒涉及部门之多、措施之多、力度之大、影响之广,在武汉市联合惩戒历史上前所未有。”武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8年,因法定代表人、股东有失信被执行人记录,武汉市经信委对5家融资担保机构取消其经营许可资格。信用信息的公开,让“老赖”们无处遁形,敦促他们主动开展信用修复,洗刷信用“污点”。据介绍,截至2018年底,通过联合惩戒,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结案率逐年上升,25249名老赖主动偿还债务约3.8亿元。

失信者即罚,守信者则奖!

在行政许可过程中,对连续3年无不良信用记录的行政相对人,武汉各级政府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

多个“信易+”系列项目接连启动。武昌区行政审批局为无不良信用记录的申请人提供“先照后证”服务,让部分项目得以及时落地,提高审批效率;

武汉市科技局、税务局分别推行“科保贷”、“纳税信用贷”,累计发放科技型企业保证保险贷款551笔,共12.70亿元;先后有5433家诚信纳税人取得信用贷款88.46亿元,推动小微企业发展;

获得过市级以上道德模范、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者以及现役军人,均可凭荣誉证书和信用积分享受图书馆信用借阅服务,累计办理支付宝信用读者证33588个;

武汉市中心医院联合芝麻信用推出“信用就医”服务,信用分达到650分,可在市中心医院支付宝生活号“就诊服务”中成功开通该项服务,用户在完成挂号预约后可直接就诊、取药,实现看病不排队,免诊间支付;

武汉市有1000多家酒店开展了“未来酒店”“信用住”功能服务,入住酒店免押金、离店免查房免排队。

在今年两会上,央行副行长陈雨露的一句话被顶上热搜:丈母娘挑女婿都要用上征信报告了!个人守信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在武汉,个人的守信与否甚至影响到干部提拔、晋升。目前,江夏区组织部门将信用审查作为提拔任命干部的前置程序,对拟提拔人员的信用状况进行审核,并作为使用与否的重要依据。在对村(社区)“两委”成员候选人的资格初审中,把是否为黑名单对象作为负面清单的审核要素。

目前,武汉市根据国家部委出台的联合奖惩备忘录,30多个部门梳理制定了《联合奖惩措施清单》,明确了发起部门、奖惩对象、实施部门、奖惩措施、责任处室等,联动部门超过45家。

3  第三双眼睛看城市信用建设

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省委副書记、市委书记强调“将信用城市建设作为武汉的重点工作加以推进”,“信用武汉”多次被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1月5日,武汉市市长周先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武汉要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将武汉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武汉市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充分发挥信用服务机构作用 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通知》(发改办财〔2018〕190号)要求,充分发挥信用服务机构考核评价作用,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国内知名的信用评估机构中诚信公司,成为评估武汉信用城市建设的“第三双眼睛”。负责武汉市2018年信用工作考核“第三方评估”的中诚信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接到委托后,他们对武汉市的15个区、41个市直部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细致评估。总体来看,武汉市各区、市直各部门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信用制度建设、信用联合奖惩方面,机制有力、部门协调配合较好。

从中诚信提供的一系列评估数据看:

在落实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方面,武汉市工商局、市编办、民政局、工会均按市信用办要求完成目标任务。市工商局为开业状态的477919户存量企业、685913户个体全部进行了代码转换,存量市场主体代码转码率100%、存量企业证照换发率100%。重错码率通过整改后,由0.06%降为0。

在政务诚信建设方面,该市在全国首创“网上群众工作部”,承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开展电视问政、政务服务“双评议”等活动,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武汉市各区、市直各部门信用监测实施方案》,启动区域信用状况监测,“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审批服务模式被国家推广,2018年底,武汉市再未出现政府失信事件。

武汉市信用平台网站接入市级和15个区级政务服务大厅,为政务服务提供了信用信息查询;各区、市各部门门户网站开设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窗口,“双公示”信息实现全量归集和及时公示。30个领域发布红黑名单100多批次,“红黑名单”实现全量发布、公示以及联合奖惩。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上多有创新,该区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探索“互联网+监管”新模式,首创无边界“八个双”的“全闭环”事中事后监管在全国影响很大。搭建的“光谷信用网”,为社会公众、市场主体、政府部门及其他机构提供了良好的信用信息服务。

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诚信企业”“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诚信经营示范点”“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等诚信典型评选,其中国家道德模范12人,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2018年,评选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767家,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武汉市加强信用承诺管理,各区、市各部门共向“信用武汉”网推送公示市场主体各类信用承诺书15万余份,出台《武汉市失信主体信用修复办法》,规范了失信主体信用修复程序,目前166个失信主体通过整改、培训、承诺等程序完成了信用修复。

武汉市发起长江中游省会城市信用区域合作,市工商局与长沙、南昌、合肥联合搭建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工商政务云平台上线运行,实现四省会城市企业登记注册信息、经营异常名录信息、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行政处罚信息共享,形成“一处失信,四市同限”机制。

(作者依次为中国诚信信用管理集团高级顾问;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公司业务发展部市场总监;中诚信中南分公司评级总监、财务负责人和高级分析师)

猜你喜欢
武汉市信用武汉
神秘的植物工厂
穿盔甲,慢慢爬
细雨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失信商人的悲剧
信用消费有多爽?
“信用山东”微信号正式启动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