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究

2019-09-10 07:22王艳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建设

王艳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构建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搭建专业课程与工作岗位之间的桥梁,就建设如何贴近职业教育理念和符合职业岗位(群)的需要的课程体系提出的新思路。这种新的思路下设计课程体系对突出职业院校专业特色有一定促进作用,为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综合技术技能型人才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采购与供应管理  课程体系  建设

前言

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行业企业的采购与供应管理岗位培养出适应发展、与国际接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实用型专业人才。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采用“行业导向、校企联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基础上,由行业、学校、企业等共同参与实施人才培养,多元主体构建课程体系。通过行业协会确立职业标准,进行培训鉴定和教学指导,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企业文化进校园,培养学生职业通用能力,从而设计基础课程系列;引入企业作业规范培养学生职业专项能力,通过企业岗位支持培养学生职业拓展能力,通过与供应链相关企业共建双创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从而设计专业课程系列;通过在企业实践教学,学生跟岗顶岗实习,实现校企联动,共同设计专业能力拓展课程系列。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多元化育人模式,培养实用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概述

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基础。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其课程体系建设基本上是沿用其他现有专业的建设模式和经验,导致课程设置上存在问题,课程体系建设欠合理,从而无法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依据企业及行业对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岗位的需求和多年的相关专业教学经验,笔者对课程体系的设计将如何更贴近职业教育理念、如何符合职业岗位(群)的需要等问题进行探究。文章基于工作过程,围绕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探索建设课程体系的新思路。

(一)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高职院校的采购与供应专业目前采取的是三年制的培养模式,大多数院校都是前2.5学年在校内进行专业学习,最后半年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在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基本上分成三大部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职业拓展课程。多年教学实践证明,上述课程体系结构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度不高,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企业岗位需求。

(二)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职业岗位(群)人才需求定位

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对应的岗位类型,例如在成都地区,采购与供应管理相关企业一般有国内外大中型现代制造企业、贸易企业、流通企业及综合型物流企业等,对应的毕业生初始岗位类型有采购专员、供应链专员、物流专员等,对应的晋升发展岗位有采购主管、采购经理、采购总监、供应链主管、供应链经理(供应链管理咨询顾问)、供应链总监、物流主管、物流经理、物流总监等。针对采购与供应管理职业岗位需求特点,职业岗位的专业化方向大致分为两个:一是采购方向(含基层操作工作岗位和基层管理工作岗位);二是供应链管理方向(含基层操作工作岗位和基层管理工作岗位)。从事上述两个专业化方向生产一线的技术岗位群中,有采购员、供应链专员、物流员、配送员、仓储员、信息员、客服专员、采购主管、采购经理、采购总监、供应链主管、供应链经理(供应链管理咨询顾问)、供应链总监、物流主管、物流经理、物流总监、仓储主管、配送主管、客服主管等岗位。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根据以上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职业岗位(群)人才需求定位分析,突出采购与供应管理的特色,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应有所倾向。

(一)突出采购与供应管理的特色、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方面:专业理论课程应偏向于采购与供应管理运作的具体环节,如采购基础知识、市场经济环境调研与预测的知识、供应链客户选择、评价及管理的知识、商务谈判的相关知识等方面。

校企合作方面:学生实习岗位设置应与企业结合,职业能力培养上应与相应企业的岗位要求相适应,从而构建采购管理、供应链客户关系管理、仓储与库存控制、商务谈判、市场需求与预测、项目采购综合实训、仓储配送实训、供应链综合实训等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職业能力以提高学生对实际工作岗位的期望值。

三、工作过程导向的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构建采购与供应专业课程体系是基于采购与供应管理行业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校企联动、工学结合而构建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特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基本上分成五大部分:公共基础课程、双创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技能课程、拓展课程。

综上,基于工作过程构建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搭建专业课程与工作岗位之间的桥梁。在这种新的思路下改革课程体系对学生提高职业岗位适应性和突出职业院校专业特色有一定促进作用,为培养适应采购与供应管理行业企业需求的综合技能型人才有一定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桂婷.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中国电力教育.2010(4)::19-130

[2]李雪峰.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1-15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建设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老年大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