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反思

2019-09-10 00:11常其征
学习与科普 2019年7期
关键词:导学案概念教学数学思想

常其征

摘 要:针对初中生的“导学案”教学的成功,现有在新课改呼声日高的大背景下,多所高中也加入了“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大军中,本文是观摩一节“导学案”教学后的反思,从一个一线高中数学教师的眼光阐述个人对于“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优点以及自己心中存在的疑惑。

关键词:导学案;数学思想;概念教学

“导学案”教学模式现在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渐渐的实施起来,尤其是老师在进行公开课教学时很多会选择采用“导学案”模式。笔者有幸在市里召开的高二教研会上观摩了一堂《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导学案课。现来回顾其教学流程,并阐述笔者对于“导学案”的点滴思考。

上课的老师首先是朗读了高考对本节课的要求,然后让学生自主交流,展示学生的对学案的交流成果,学生上台展示,其中有一个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老师指出了其中的问题。紧跟是一个例题,两个变式。最后是几个自我检测的练习。而这一切都是学生很积极的主动展示的。课堂上老师除去阅读的部分,其他也不过说了十几句话,能展示的同学很是活跃,不能展示的同学则部分是好像课堂教学与其没有多大关系。笔者课后就在思考:现在如此热门的“导学案”教学是否是万能的,它的优点在哪里,它的局限性在哪?笔者认为就其优点而言,大家都很清楚。

大致的优点是:

1.课堂的容量大,在相同的时间里学生解决了更多的问题。

2.更加提高学生了那些主动学习的学生的积极性。

3.给了学生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塑造了其自信心。

4.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

5.体现了集体备课的结晶,达到了资源的共享。

6.结束了老师满堂灌的历史。

但是笔者所担心的是“导学案”教学模式同样也存在以下问题,在教学中如何去克服。

1.“导学案”教学模式会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写到“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功能”。因此数学所教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导学案”教学模式开篇都是直接给出一节课的课程或课时目标要求,确实明确了考试目标,但是课程目标的要求是不是就是这一节课的课时目标要求,课时目标与课程目标的定位难道是一样的?一节课贯穿其中的数学思想是学生查阅一些相关资料就能体会出来的吗?“导学案”对于解决某个问题经常是给出了一系列的提示性问题,试问数学教学的目标是什么,是培养机械性寻求答案的学生,还是培养能提出问题的学生?

2.“导学案”教学模式会不会远离课本?

课本是那些教育专家们历经多年打磨而成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而很多的所谓创新的“导学案”却标榜着“以案导学”的名义,忽略书本的重要性,甚至抛开书本,把新课上成了习题课,一节课出现多个例题,多个练习题,让学生们完全陷入题海中,让学案变成了习题集,完完全全失去了集体备课的意义,更加浪费了专家们精心编写的课本。

3.“导学案”教学模式会不会限制年轻老师的成长?

“导学案”教学模式确实体现了集体备课的思想,但是就一个学校而言,老师毕竟在年龄、性格和专业水平上是不同的。统一的模式会给老师们节省很多备课时间,但也会使得年轻教师产生依赖感,而不去研究“导学案”上所没有设想到的相关问题。另外,“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一个学校基本上是固定的,那么教师的教学风格长此以往会不会也变得千篇一律?同样对于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年轻老师如果使用的不是经过自己精心备课的学案,而是别人编写的学案,他会进行二次创作,会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吗?如果他没有自己的思考,那么会得到成长吗?

4.“导学案”教学模式会不会导致优生忙展示,中生忙抄写,差生看热闹?

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毕竟不同学生在智力上、性格上、学习态度上是有区别的。喜欢展示的同学就乐于接受这种模式,因为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性格内向的学生则不爱展示。成绩好的同学经常展示,一般化的同学看别人展示,差的同学则把课堂当做一个看热闹的场所。

5.“导学案”教学模式避开了探究,它是不是适用于高中数学,甚至是高中数学中的所有内容?

“导学案”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确实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初中生不同于高中生,后者的的年龄更大,更加的追求自我的个性,不一定喜欢事先设定好的条条框框。笔者不得不承认导学案的确节约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它所设定的步步启发,避免了学生走弯路。但是就是这样的面面俱到却恰好使得学生的探究精神慢慢的消失了,因为学生在导学案的帮助下渐渐的失去了对数学神秘世界的好奇心。所以,“导学案”教学模式是否适合高中数学的教学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同时在高中数学中如果实施导学案教学,那么,这种教学模式是否适合完全都符合概念的教学、定理的教学、解题的教学、复习课教学?以概念教学为例,任何数学概念的引入都有它的背景,考察它的形成过程、应用以及与其他概念的联系。所以概念的教学需要从实例以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从中抽象出数学概念。仅靠导学案上的一个定义,几点说明,多个例题练习是不能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从长远来看对于学生的发展来看是要打折扣的。所以笔者认为即便在高中实行导学案也不一定非要面向所有的数学知识点教学,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6.实施“导学案”前是不是要考虑好学生的层次?

学校是有差别的,如果一个学校的优生都不优,自学能力相对已经比较差的情况下还是去一味的追求“导学案”教学模式,只能理解为为了课改而课改。真正的课改应该建立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的,不同层次的学校必然会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这就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7.“导学案”教学模式是不是很浪費纸张?

一个学校如果运用导学案教学,多个学科每天复印大量的导学案,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单就数好每班每科的导学案可能就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同时耗费了大量的纸张,教育也向高能耗发展了。若是导学案编写不合格还不如人手一本教学参考有效果。

总之,笔者认为“导学案”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的尝试是可取的,在特定的学校、特定的学段是很适合的,但是这不意味着所有学校,尤其是高中就能采用“拿来主义”。毕竟学校有别,学生有别,一成不变的模式是走不通的,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就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因为数学教学是“不断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

[2]高中数学教师专业能力必修,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

[3]曹才翰、张建跃. 中学数学教学概论,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导学案概念教学数学思想
《复变函数》课程的教与学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