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中幼儿攻击行为的干预性教育方式研究

2019-09-10 07:22沈星楠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中班幼儿干预

沈星楠

摘 要:父母对幼儿的极度宠爱,无所不依无所不顺,导致幼儿从小就缺乏抗压能力和受挫能力,进而使得幼儿在进入一个大集体比如幼儿园時就会表现出或多或少的不适应,而这些不适应环境的表现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愈发突出在中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上,当幼儿遭受挫折或遇到无法令他们满意的事情时,缺乏抗压能力的幼儿便会做出攻击性行为来宣泄他们不满的情绪。中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仅会对他人乃至集体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还会造成幼儿本身较为困难的融入集体中,进而影响其身心发展。本文分析了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及形成原因,并提出幼儿园教师对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干预措施,以期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教师;干预

随着社会迅速发展,人们对幼儿的关注不再局限于学科教育上,而是各个方面,所以随之发现的问题也接踵而来,其中中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成为幼儿教育关注的焦点之一。一方面许多人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认识不恰当,忽略了对幼儿在此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仅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还会对他人和家庭造成消极影响。研究幼儿园教师对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干预方式,有利于丰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理论,进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帮助中班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情绪激动,爱发脾气,对外界事物很敏感,易暴躁。二是破坏物品,比如故意摔打桌子椅子、文具等物品。三是与他人相处充满敌意,比如因对某人或某事不满意,幼儿的敌意便会通过殴打谩骂、威胁他人表现出来,其中表现形式最为普遍的是第三类。根据中班幼儿家长和老师的调查发现,很多幼儿在情绪不能完全释放时,更多的选择用身体上去攻击他人,而非简单的发脾气,辱骂他人,同时这种现象则是更多的出现在男孩儿身上,发生在女孩儿身上的情况相对较少。

二、中班幼儿形成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原因

(一)内部原因

中班幼儿较小班、大班幼儿的不同之处在于,中班幼儿处于一个刚刚建立起伙伴关系的阶段,结交的朋友数也较小班时有所增加,幼儿开始从心理上承认了朋友的重要性。随着中班幼儿在心里上对选择同伴的标准越来越高,也会逐渐深入对伙伴的了解,随之带来的便是喜欢和厌恶,由于一些消极的交往行为比如抢玩具等,幼儿便会从心理上排斥他,中班幼儿心理发育尚不成熟,他们不会选择隐忍,而是会直接将他们的不满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则更多的体现在攻击性行为上。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何中班幼儿的交往冲突明显增多。

(二)外部原因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一个不融洽的家庭氛围是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父母离异或父母双方脾气暴躁,经常打骂,使幼儿长期笼罩在一个消极的家庭环境中,这会极大程度的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发展以及性格的培养,很容易导致他们性格上出现暴力倾向,于是在幼儿园里幼儿便会展现出他们在不良家庭氛围中形成的这种倾向。成人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的发展,中班幼儿随着年龄增大,不再仅仅出现简单的哭、闹等极度幼稚的行为,一些新的问题随之浮现出来。对于幼儿出现的各种问题,成人的处理方式和教育方式发挥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正确的教育方式可以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相反,成人不正确的处理方式极可能诱发幼儿的反社会行为。

三、幼儿园教师的干预方式

(一)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不同的教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有着不同的干预方式,之所以不同是由教师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结果。为了更好的对幼儿进行教育,以及使用合理有效的方式干预幼儿的攻击性,幼儿园教师必须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根据自己班幼儿发生的攻击性行为,综合教育经验,逐步科学的儿童观。这不仅有助于培养教师科学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得到了保障。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应该认识到幼儿是独立存在的人,和成人一样享有独立人格,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有自己独特的认知且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作为幼儿园教师应深深了解到这些特点,并且根据这些特点制定合适的对策以进行对幼儿的教育,幼儿的教育得到了提升其攻击性行为自然也会随之下降。

(二)进行认知智能训练,提高认知能力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相对较多和其自身认知能力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幼儿选择通过攻击性行为欺负他人也能反映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不够,不能意识到此行为的影响的严重性。因此,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增加户外活动,比如参观图书馆、博物馆等,活动的同时让幼儿学习体验人际交往中各种礼仪,培养幼儿的积极向向上,宽以待人,文明礼貌的性格,这种正面教育会极大地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从而使他们在一些易发生冲突的问题上能够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教师还可以通过给幼儿讲故事、情景表演等形式教育他们攻击性行为的危害,提高他们对攻击行为的认知能力,使其意识到这种行为是不受认可的,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给幼儿树立一个受欢迎的儿童形象,并鼓励他们向其学习。通过这种面对面的教育,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会大大减少。

(三)正确利用大众传媒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传媒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幼儿某些性格和做事方法。幼儿园教师应该利用如今先进的传媒技术,比如电脑多媒体等,学习之余给幼儿播放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节目或者具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短片,这些方式都有利于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性格。幼儿园教师还需告诫幼儿家长,尽量减少幼儿观看暴力节目的时间甚至不看,另外一些含有暴力元素的动画片也应少看。

(四)培养幼儿自控能力

当幼儿产生矛盾时,有时攻击性行为是很难避免的,这时就需要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幼儿园教师不仅需要借助外部因素减少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还需要通过提升幼儿本身的能力,比如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幼儿园教师需要在幼儿有发生攻击性行为的欲望时,加以劝阻并且耐心的有技巧性的使之换位思考,让幼儿体验到由于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痛苦,学会对这种错误行为的反省、控制,从而有效地减少此类行为。

(五)建立良好的校园氛围

环境是幼儿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校园则是幼儿在幼儿园里学习发展的一个大环境,幼儿在幼儿园里无时无刻的与这个大环境发生关系,因此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极为重要。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食物,温馨的教室环境以及玩具等材料丰富的区域环境,幼儿在这种适宜的环境下更容易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进而降低了攻击行为的发生率。

四、结语

经过以上一系列分析我们发现幼儿园中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因为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的,其中不仅包括外在因素,还有自身原因。中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仅会影响到他人还会对幼儿本身造成消极后果,导致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因此幼儿园教师对中班幼儿的干预则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借助外界因素同时也要更多的关注幼儿本身,多方位全方面考虑以降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努力促进中班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良好品德的形成,养成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贾守梅. 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家庭系统研究[D].复旦大学,2013.

[2]鞠路宁. 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攻击性行为中班幼儿干预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干预与反思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灵动指尖的艺术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一例攻击性行为学生的个案研究
多维并举,激发“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