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治学的必备条件

2019-09-10 12:25何红星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学习提高阅读

何红星

摘 要:教师不仅应该熟悉所教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社会作用等,而且对于邻近的几门学科也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丰富自己学识,从而把课讲活。

关键词:阅读;学习;提高

阿拉伯有句谚语:“多则价廉,万物皆然,唯独知识例外。”可见知识越丰富,其价值就越昂贵。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曾说过“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也”。

在当今世界上,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人类已经进入崭新的时代,如果对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事实充耳不闻,那就会变成有眼睛的瞎子,有耳朵的聋子,社会前进的步伐之声听不到,人类创造的文明之果看不见,崭新的信息嗅不到,这与契科夫笔下的“套中人”没有区别了。在当今大力倡导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广识博览显得尤为重要。更何况,古人还说过“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不知道。”作为人类文明和知识的传播者,学习,广识博览是必须的。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对教师应有的学识水平作过许多表述,比如说,“要让教学大纲和教材只能成为你最基本的知识”,“应使教科书成为你科学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等等。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强调教师必须要具有如此广博的知识呢?他认为原因有两个,第一,教师具备了渊博的知识,在课堂上就不会仅仅局限于课程内容,被教案束缚自己想象的翅膀,就可以旁征博引,把课讲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第二,教师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发掘学生的天资,帮助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如果教师只局限于教科书,而不能在学生面前打开科学的视野,不能指出哪些地方是尚未被研究的领域,那么就会使学生厌恶日复一日的消化教材知识的“份饭”,会使学生失去求知的欲望。

那么教师广博的知识又从何而来呢?苏霍姆林斯基响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列宁在逝世前不久,在口授的《宁可少些,但要好些》一文中,谆谆告诫说:“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学习;第三、还是学习,然后要检查,使学问真正深入到我们的血肉里去,真正地、完全地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还强调指出:不读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一切措施都将失去意义。他认为教师的全部教育素养的形成和提高,都跟读书分不开,都要从书籍这个丰富的源泉中汲取养料。

广识博览,是治学的必备条件之一,我们强调学习的“广和博”是有别于茶余饭后消遣式的阅读,不是指泛泛的,而是指根据自己任教专业情况并围绕这个中心的“广和博”。试想祖冲之要不是从小就“专攻数术”,并围绕这个中心进行“搜炼古今”,怎么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推算到第七位准确数值的南齐大数学家呢?别林斯基指出:“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书籍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值得精读的;二是可供参考用的;三是没有参考价值的;四是误人子弟的。“开卷有益”是指前两类而言,并非一概而论。那么,教师应该读哪些书呢?

第一,要读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著作,用以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从而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教育,首先是人学”。而马列著作里就包含了“共产主义人学”,如: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它要求教师要到马列著作里去求教,去看看共产主义新人的标准和理想形象是怎样的,全面发展的个性的观念是什么,从而把它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

第二,要读与自己所教课程有关的书籍。教师不仅应该熟悉所教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社会作用等,而且对于邻近的几门学科也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丰富自己学识,从而把课讲活。如数学老师应懂点物理、化学,英语老师应懂点英国、美国的历史。这里必须强调广和博的同时还要考虑精和专。因为,一个教师根底深不深,重要的是看他的基础知识扎实与否,专业知识精通与否,所以,忽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的阅读,把主要精力放在其他书籍上就无异于舍本逐末了。实践也证明:“博而不精以致杂,精而不博以致陋”,唯一正确的途径是把博和精结合起来,在博的基础上图精,既广博且精专。这对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必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要读教育科学方面的书。一个教师如果教育的起源、教育的本质、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育方法和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一窍不通,那么,他的教育教学是很难深入下去的。教师不懂得心理学,而且在自己全部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中也不去丰富自己的心理学知识,这就如同一个心脏专科医生不了解心脏的构造,眼科医生不懂得眼睛和脑半球皮层的神经联系的最细微的机制一样。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精读教育学和心理学,才能懂得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和了解学生的心灵,才能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能手。

第四,要读文艺方面的书籍。文艺和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关系密切。大教育家孔子非常重视文艺和教育的关系,认为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培養学生。《史记》上的孔子传记,就说他“以诗、书、礼、乐教子弟。”影响我国教育两千多年。文艺书籍不仅可以使我们学到文学大师们的精湛语言,丰富自己的语言素养,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同时对学生的心灵可以施加无形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青少年没有自己喜爱的作家和喜爱的书,那么我不能想象他们会得到真正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自己首先要广泛阅读这个方面的书籍,从而去影响学生、培养学生。

总之,一位不学习的教师,即便基础再好,也无法应对教学的发展的需要。所以教师首先要广识博览,才能为教学打开一道道知识的闸门,这是教师治学的必备法宝之一。

参考文献:

陈益、曾娅玲、何贵著《教学艺术漫话》

王泽普主编 《学习学概论》

猜你喜欢
学习提高阅读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