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德育工作探析

2019-09-10 13:25高馨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探索德育

高馨

摘 要: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紧紧抓住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铸造灵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师生;突出主题,帮助师生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握精髓,在师生中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打牢基础,引导师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向新水平。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关键词:民办高校;德育;探索

一、构建德育创新平台提升德育育人功能

德育工作是高等院校重要的工作之一。作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等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关键问题。其核心问题不仅仅是在于培养的人具备多么丰富的专业知识,而更在于所培养的人能否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报效祖国、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才”的道德素质问题,是其所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的问题。

(一)首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书育人是古今中外教育的一贯传统。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在学校教育中要求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专门教育,提出:“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主张。意思就是说教师要对学生传授广泛的文化知识,同时还要教育学生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我国现代教育家徐特立说过:“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做人。”徐特立在强调教书育人时,明确提出教师应是“经师”和“人师”的合一。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也认为教书与道德教育是不可分离的。他说:“教学如果没有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 (或称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致的目的。”美国的教育家杜威也说过: “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学的共同的、首要的目的。”

(二)其次,教师的言传与身教要统一。

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言传”,即讲清道理,也就是通过讲授教材内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勤奋学习、社会责任感等思想品德教育,是指导学生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如何做是对的,如何做是不对的;二是“身教”,即以一个教师的行为影响学生,用自己的灵魂去“传授”品格。教师的“言传”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可以用科学知识去启迪学生的心灵,使之懂得做人的道理。但是,教师的“言传”能否深入学生的灵魂并化作行动,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身教”。因为模范的行动更具有榜样的作用。如果一个教师只有“ 言传”而没有切实行动,甚至言行不一、言过其实,这种言教就没有力量,学生其至会产生对教师空口说教的逆反心理,久而久之教师就会失去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听其言,观其行”。如果我们教师自已组织纪律性就很差,却要求学生遵守纪律,那就难以收到预期效果。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处处都以自己的入格魅力感化学生,所以他的弟子才视他如日月,敬他如父母。

(三)再次是课堂教学功能的需要。

课堂教学通常被认为是组织教学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是一种育人艺术,既包括师生间道德思想的交流,学术的切磋,也包括艺术的感染和陶冶等。优秀教师都善于以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优秀教师的讲课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乐趣,一种美感,一种享受,一种心灵上的震撼,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奋发,甚至献身的激情。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和条件有诸多方面,它不仅与教师的知识基础、业务水平有关,而且也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自我表现能力以及教学组织能力有关。良好的教学效果是诸因素综合协调的表现。

二、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渡追求分数,导致德育缺失。

目前,由于教育评价标准出现的偏差,有些学校、教师、学生误人了歧途,把分数放在首位。尤其在中学阶段表现得比较突出。

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切为了分数,忽视对学生品德培养和对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甚至有些教师将提高学生分数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所以出现了只重教书不重育人的现象。导致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后失去了追求的目标,学生普遍感到茫然,思想品德、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的缺失和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到了大学阶段,如果我们高校再顺其自然、放任自流,不及时予以弥补的话,最终会造成学生人格的缺失,这样不仅会危害学生个人,而且也将危害社会。

社会的不断开放,多元文化的激荡,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环境影响的强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削弱了。有学者经过调查认为,环境与教育的影响比例是8: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为什么不理想,这不是我们不努力,也不是水平低,教育环境发生变化,影响力增强是重要原因。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高度重视环境的影响,直面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在多样化的教育环境中,正视道德冲突,解决思想困惑,帮助分辨是非,学会判断选择,根据所处环境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二)国外环境对我国德育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主要解决大学生民族自信心。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最显著特点是全球化。对全球化我们头脑要清醒,它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导下的全球化,是在一种不公正国际秩序下进行的全球化。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讲,绝对不是机会均等、利益均分,挑战和机遇也不是半斤对八两。专家预测:发达国家将进一步摆脱物质生产的桎梏,而成为向全球经济提供知识、技术、智能和思想的“头脑”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将成为利用这些知识、技术,智能和思想进行物质生产的“躯干”国家,整个世界将出现社会财富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国家聚集的趋势。全球化是机遇,也是挑战,但如果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观念准备、人才准备、文化准备,未必机遇大于挑战。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西方各种文化产品纷至沓来,在给青少年提供多样化文化体验的同时,也把其承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进校园,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尤其是视觉文化产品的兴起,吸引了青少年的眼球,对青少年的文化心态和解读各种事物方式的变化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们不能忽视美国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以文化“软实力”西化、分化中国的策略和手段。以美国文化为主导的西方文化的渗透,潜隐着深层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比如,美国电影占据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互联网上访问量最大的100个站点中,有94个设在美国境内。种种文化产品的输出,不仅攫取了巨大商业利益,同时还公开或隐藏地传播其社会政治理念、价值理念,鼓吹西方政治制度,宣扬美国生活方式, 疏离人们与本国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联系。

而全球化也容易使国内一些人淡忘国家意识,消解民族身份,失去传统认同感。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使青少年既懂得保持本民族价值规范体系,又能融入世界优秀文化之中;既有国际眼光、世界意识,又有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课题。                                                                        (接295页)

(转296页)

三、在信息多元化的环境,要对青少年进行更深层次的引导

新科技、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大量涌现的现象和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给我们管理好、引导好、教育好青少年提出新要求,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网络、博客、手机文化等对青少年的影响,在活动方式、活动场所设置、对社会不良倾向的防范上,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改进。有适应到不适应,再由不适应到适应,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不能墨守成规、一劳永逸,要在变化中不断探索新路子、新手段。

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主要解决青年学生团队精神。现在学校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实现公寓化管理,推行学分制,对现行学生管理机制,将产生很大影响。如果说后勤社会化改革对传统学生管理模式是冲击性的,完全学分制的推行,对以班级为主体的传统学生模式将是颠覆性的,学生管理模式將面临洗牌。学生是以兴趣为组合的学生群体。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学生组织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学习环境越来越呈现出小型化、分散化、个体化。学生分散型的个体学习环境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培养团队精神。团结合作是人的生存方式、道德规范、品格培养。具有团队精神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现在重要的创新活动已经很少靠个人单打独斗,更多的是跨学科“集群” 式的创新,没有团队精神,协同攻关,集思广益,就很难产生大的创新成果。个人只有融人到集体之中,才会有个人的全面发展。国内外很多学校非常关注团队精神的培养,这是德育的要求,也是学业的      要求。

学生组织形态的变化。具体讲,班级是流动的,杜团是全流动的,网络是虚拟的,只有学生宿舍是相对固定的。这就要求思想教育进公寓、进社团、进网络,覆盖固定阵地,占领渗透流动群体,占领虚拟空间。

思想教育要进公寓。公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其气氛如何,对学生的成长,对人格的形成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将产生很大影响。我们要积极探索以学生公寓为基地开展思想教育的方式和途径,组建一些面向公寓开展活动的社团组织。在公寓区逐步建立各种咨询、服务机构,以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为重点,面向学生提供生活、心理、卫生、学习等各类咨询服务,把思想教育工作与帮助学生排忧解难结合起来。

思想教育要进社团。学生社团是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社团组织具有组织的民间性、结构的松散性、活动的自主性和成员的广泛性等特点。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组织的管理,积极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大力促进学生社团发展,建立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文化需要的学生社团。学校要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研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使学生社团既体现学科特色,又注重传统社团和新兴社团的融合发展。

思想道德教育要进网络。网络深刻影响和改变着青少年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认识网络,以创新的精神运用网络。根据“修好路、造好车、供好货”的工作思路,积极构建网上德育工作体系。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差异性是一种普遍的规律,学校与学校之间有差异,一个学校内部也存在着差异。正是因为存在着差异,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我们就要因势利导,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思想道德状况、心理状态等采取不同的德育教育方法,以达到育人育心的目的,就一个学校而言,不同的年纪,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历层次,都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要求和采取不同的德育教育方法。

作为一所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在学校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要以法规为指导,以实际需要、管用为准绳,不断建立和健全符合学校实际的管理制度体系,其中包括校规校纪。建立和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制定必要的校规校纪,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育人”,这是学校得以不断发展,师生不断进步和提高的必然因素,是遵循教育规律的体现,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探索德育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