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难于其易”

2019-09-10 07:22黄明朗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假货灾民条件

黄明朗

北宋时期,范仲淹任襄城知州,号召百姓栽桑养蚕却无人响应。他想出一个办法:对情节轻微的罪犯不收监,罚其栽种桑树,并按栽种成果减免罪。为了减罪,犯人们精心植桑养蚕织布,收益颇丰。几年后此事渐成风气,百姓因此致富。然而,现实中,一些地方在推行政令时,往往手段强硬,作风“霸道”,层层施压,费尽周折。是采用“蛮办法”好呢,还是四两拨千斤好呢?老子《道德经》有云:“图难于其易”,解决难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做起。现实中,面对接踵而至的难题,有人一夜急白头,忙得焦头烂额,仍费力不讨好,有人却有条有理,事半功倍。这说明难和易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化难为易。试举几例。

首先,下定决心,迎难而上。上世纪80年代,温州假货猖獗,屡禁不绝。时任浙江省副省长柴松岳在温州买了根皮带,老板信誓旦旦说是真牛皮,没成想一个月后,柴松岳打个喷嚏就把皮带震断了,这让他对假货猖獗有了切肤之痛,决心釜底抽薪,彻底整治。温州全市动员,把堆积如山的假冒伪劣产品付之一炬,通过霹雳手段,终于刹住假货之风。为官避事平生耻,破解难题的成效跟决心大小关系极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出事就是有本事”,徘徊等待,知难而退,只会错失良机,使问题积重难返;反之,看准了、想清了,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就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其次,把握规律,指导实践。孙中山先生认为“知难行易”。面对困难,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就盲目实践,注定会碰钉子;认识它,理解它,吃透规律,措施周全,解决起来就相对容易。抗日战争时期,针对甚嚣尘上的速胜论和亡国论,毛主席发表了《论持久战》,全面分析敌我双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清晰地预见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确定了持久战的方针,高屋建瓴地指出抗战的根本途径、战略战术……毛主席的科学预言同后来战争的发展和结局惊人一致,驱散了人们心头的迷雾,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夺取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再次,运用智慧,精准施策。跳出格局,讲究策略,开动脑筋,增加行动的智慧含量,是克服困难的良方。困难越大,越需要大智慧,以最小的成本、代价,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针织名城”象山爵溪,常住人口不足1万,外来人口却有3万,赌博、斗殴、欠薪、劳资关系紧张……问题接踵而至。若囿于陈法,无非是增加编制,多配管理人员和警力。爵溪独辟蹊径,组建3个流动党支部,吸收“新爵溪人”加入街道党工委,建立“以外管外、以外治外、以外服外”机制,一旦发生矛盾,外来务工人员一听乡音,便觉得见到了自己人,因此心平气和。最终结果出乎意料,“3个支部管好了3万人”。

此外,创造条件,水到渠成。辩证唯物主义的条件论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要承认条件、尊重条件、依据条件办事;同时,经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条件,也可以创造出某些原先不具备的条件,促成事物向预期方向发展。1980年,胡启立任天津市委书记、市长,因唐山地震重创,15万仍住抗震棚的市民怨声载道。胡启立承诺,一年内让灾民回家过年!但住房缺口太大,更主要的是广大干部缺乏克服困难的精气神。重压之下,胡启立请求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视察天津。万里视察后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大动肝火:若再不改变面貌,我向中央报告撤换你们!市政府乘风借势,把压力变成各级干部的动力,一改拖拉作风,抓紧抢修地震受损房屋。同时特事特办,借用各单位新盖住房安置灾民,一年内临建棚拆光,灾民全部搬进住宅。

最后,分清主次,循序渐进。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是前无古人的宏大事业。小平同志从国情出发提出“三步走”,如今已经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標,全党全国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发努力。矛盾有主次之分,事情有轻重之别,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势必老虎吃天无处下口,欲速不达。从容易处着手,先解决温饱,再达到小康,将来实现现代化,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既相互衔接,又层层递进,渐入佳境,遇到的阻力小,并能积小胜为大胜,为更加宏伟的目标奠定基础,可谓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猜你喜欢
假货灾民条件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一个“太阳能灯”男孩
假货地图
奢侈品假货是正品的6倍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虎虎生威”的隐含条件
网购假货现象调查四成用户对假货“忍了”
把老妈整成“不知道”
可口可乐的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