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构建精准特审批体系

2019-09-10 07:22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江北区办事服务体系

近年来,江北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以提升营商环境、回应民生关切为目标,从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出发,客观分析企业群众对政务服务的需求,努力构建“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精、准、特审批体系。

夯行政审批之基助“三服务”又实又精

建立健全窗口工作人员审批服务多维度能力提升机制。对窗口工作人员开展场景式精准实战培训,分析个体个性特征,结合为群众服务的视频资料,找出在专业服务、沟通协调、系统应用、数据共享、综合受理、现场应急等为民服务力方面的短板。目前,已对66个一线窗口工作人员建立13个能力指标的考量档案,并进行针对性强化135条。

建立建强项目审批代办服务专业队伍。设立专项考核激励资金,建立了一支科学化运作、企业化考核的“通才”型审批代办专业队伍。为具体项目量身定制最简申报材料清单、最优审批流程、最快审批路径,谋划出具体项目最佳审批方案,同时实施联动审批,打通审批末端,促进审批微循环,达到审批服务高效运转,推动基本建设项目快速落地投产。2018年共代办代跑帮办指导累计约270亿元的基本建设项目。

建立优化数据材料信息共享机制。在全市率先设立数据共享服务窗口,定制并公开单个审批事项数据共享材料清单,实施线上数据信息共享、线下材料互通共用。目前已编制完成《江北区单个审批事项数据材料信息共享后申报材料清单》,对25个审批职能部门的631个行政审批事项实施数据信息共享,精简相关申报材料和证明1039份,缩减23.6%。

抓行政审批之要助“三服务”又快又准

创新制定了《江北区单个行政审批事项效率提升常态化推进工作制度》。力争每一个审批事项承诺办理提前率、实际办理提前率进入全市前三,要求各审批职能部门主要领导签字承诺,从而实现江北区每一个行政审批事项的高效运行。目前全区审批事项承诺时限提前率进入全市排名前三的事项数已达84.1%。

重塑审批审查内容体系。明确并对外公布了行政审批事项形式审查、实质审查清单,共涉及22个行政审批职能部门604个审批事项,其中形式审查事项256项,实质审查348项,要求对采用形式审查已能满足法律法规和社会管理要求的审批事项不再进行实质审查。同时编制形成了《江北区高频行政审批事项审查要点清单》。

以“七大企业群众办事主题视角”构建各类审批服务体系。一是个人生命全周期办事服务体系。编制了《百姓个人全生命周期办事一本通》,共涉及114个事项、838份申报材料清单,使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浸透到群众办事的“毛细血管”中。二是乡村振兴审批办事服务体系。创新编制了通俗易懂的《江北区乡村振兴战略政务服务一本通》,系统设计了农家乐等27类多部门多环节农业农村领域“一件事”的最优审批流程,涉及177个审批事项,1405份申报材料清单。三是行业市场准入办事服务体系。分行业领域编制形成了《企业群众办成一件事办事手册》,系统设计了民办医院等41类“一件事”最优办事流程,涉及266个单个审批事项,2697份最简申报材料清单,并按一表一图一次整体告知市场主体,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制度供给优势。四是基本建设项目审批办事服务体系。编制了《江北区一般投资项目数据信息材料共享后申报材料清单》,一般工业类项目涉及9个审批部门、18个审批事项,7个中介机构、9个中介服务事项,申报材料从原先的142份压缩至90份。一般商务综合体项目涉及15个審批部门、30个审批事项,10个中介机构、18个中介服务事项,申报材料从原先的195份压缩至113份。五是国际人才全流程办事服务体系。编制了全省首个《国际人才全流程服务一本通》,涉及13个审批部门或机构,51个事项,581份材料清单,34份申请表单及样本材料,同时设置专业代办窗口。六是对外投资审批办事服务体系。编制的《对外投资政务服务一本通》共涉及市区商务局等19个部门(单位),97个事项,643份材料清单,推动企业对外投资办成一件事的“最多跑一次”。七是数字经济等新兴行业一站式全流程审批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层级的审批主动发现、审批快速响应、“2+6+X”会商会审、分析研判审批方案、审批快速处置、审批案例总结、审批标准制定、建议修规等8个机制,梳理形成审批材料最简申报清单,量身定制具体项目最优审批流程,谋划具体项目最优审批服务方案,切实解决数字经济等新兴行业在审批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痛点。2018年“七大办事主题”审批服务体系已惠及企业群众1.2万余人次。

强行政审批之本助“三服务”又好又特

建立窗口服务“事前强化咨询”“事中争优服务”“事后促进提升”工作机制。针对办事群众来电咨询、网上咨询、现场咨询三种情况实施精准式的“跑”前服务,强化“事前”咨询;针对办事群众已咨询、未咨询、申报材料缺失的三种情况实施容缺受理、申报材料审批结果双向快递、24小时自助办、节假日预约办、工作日延时办等改革措施,争优“事中”服务;通过建立一件一回访常态化工作机制,确保当日办件当日回访,回访数据全覆盖,促进“事后”提升。以2018年12月为例,回访群众1000余人次。

建立特殊人员服务工作方案。对语言不畅、行动不便等特殊人群实施特殊服务,让无助者有助、不便者方便,把温暖送给群众、麻烦留给自己,以2018年12月为例,共对聋哑人、盲人、外籍人士等特殊人群提供特殊服务50余人次。

建立《行政服务中心“百姓不离开,窗口不打烊”工作制度》。开展节假日及午休时预约办理、工作日延时办理、24小时微信预审查、高峰警示提醒服务等,确保有办事群众在现场,窗口服务就不停顿。以2018年12月为例,延时办理210余人次。

建立难办事项服务窗口。形成了《江北区行政审批矛盾困难解决对策库》,目前共涉及审批矛盾解决对策138条,整体告知企业群众在审批办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矛盾困难、审批部门的一般方法对策和思路。同时设立难办事项服务协调窗口,对问题进行协调解决。

猜你喜欢
江北区办事服务体系
多元协同视角下宿迁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各自为政
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公共心理服务体系”
宁波市江北区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明天有事
宁波市江北区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快递企业在高校快递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分析
宁波市江北区洪塘实验学校
靠制度来实现办事“不求人”
大连成为首批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