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优化与挑战

2019-09-10 07:22乌佳伟郭全岭
新教育论坛 2019年5期
关键词:资助育人新时代优化

乌佳伟 郭全岭

摘要: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教育教育扶贫的重要组成,是帮助高校贫困学子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也有了新内涵、新目标,随之而来的是新挑战。本文将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新内容,以及工作现状及其优化方案等几个方面浅谈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关键词:新时代;资助育人;优化

资助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中的重点环节。高校资助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尤其是资助育人成效问题, 需要从制度、监督、机制等领域入手, 寻求有效解决方案。高校资助工作评价是上级主管机构对下级资助实施部门关于资助政策落实情况的综合考核, 是对精准资助与资助育人成效的有效检验。鉴于资助评价的重要地位, 资助评价的功能已不限于考核工作本身, 更重要的是一种导向, 引导高校资助工作者为实现资助目标而追求工作方式的改进。因此, 优化资助工作评价体系, 创新资助工作体制, 更好地发挥资助评价对育人工作的导向监督作用, 是探索建立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有力举措。

新时代资助育人的使命、内涵得到丰富, 实现路径多元化、体系化,开展新时代资助育人研究成为新的方向。本文将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新内容,以及工作现状及其优化方案等几个方面浅谈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1.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新内涵

新时代背景下,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一是新的资助育人工作目标。从“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到“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 体现了高校学生资助目标从“应助尽助”到“应助尽助和资助育人”的转变, 且更加注重资助育人,注重贫困生的全面发展。二是新的资助育人工作重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围绕“精准”, 探索识别精准、发放时间精准、指标分解精准等, 实现资助精细化;二是围绕“科学”, 探索资助育人的内涵、载体、工作评估等, 实现资助育人的科学化。

2.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会议上精辟阐述了扶贫开发在“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 是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工作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再次重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 2020 年全员脱贫。高校作为教育扶贫主阵地,高校精准资助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教育公平和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1实现高校精准资助是打赢扶贫攻坚的必然要求

全面脱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标志性指标。如今,扶贫脱贫工作进入白热化攻坚阶段, 面对贫中贫、困中困的现象,许多常规方法和思路在复杂的形势下已然奏效缓慢。制定科学精准有效的扶贫举措迫在眉睫。目前,高校精准资助工作亦十分复杂。我国高校在校生人数约 2700 万, 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遍布各高校,几乎一个学生就代表一个家庭。只有全盘了解学生家庭详细情况,找准思路,构建机制,才能真正把困难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从而确保识别的精准,从根本上解决“资助谁”的问题。对于不同致困家庭学生,高校需采取合适的方式,结合物质资助和教育引导,确保脱贫的持续性,从根本上解决致贫问题。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的开展与精准扶贫国策密不可分,做好高校精准资助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然要求。

2.2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

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贫困生往往因生长环境的特殊性而倾向于自卑和放弃自己。这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当把对贫困生的教育帮扶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进行开展。高校资助工作的出发点是通过物质的帮扶传递人文情怀,更好地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帮助大学生克服思想上的包袱、心理上的自卑障碍,树立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需要,两者紧密结合,使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现实,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 。

2.3实现高校精准资助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给国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诚实守法、技艺精湛、博学多才、多专多能的人才。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教育者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发展。高校资助的目的在于让每一位大学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高校精准资助一方面将有限的资助落实到需要资助的学生;另一方面,高校以严谨、公开、公平、公正的态度贯穿于资助全过程,实则在为学生做榜样,传递教育公平的理念。

2.4促进贫困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

高校通过构建科学的资助体系、严谨的工作方式客观公正地辨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结合“奖、助、勤、贷、补、减”方式在经济上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解决学生学习所需费用困扰;贫困学生由于成长环境、家庭条件等的各种影响,多少都有自卑等不同程度、类型的心理问题,面对不同情况学生采取心理辅导和合理化的教育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感恩意识,解决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困扰;通过创新资助模式,培养自立自强、励志成才、报效祖国的大志向大情怀,使学生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对梦想的追求,安心投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为其自身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高校精准资助是大学生三观教育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有力保障。

2.5促进校园的和谐稳定

高校资助工作的持续开展,使贫困大学生感受到了大学生活的温暖和公平,使他们在和同学相处的时候,彼此之间不会再有因物质问题产生的贫富之间的差距和成见。在帮助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的同时,使高校大学生彼此之间能够更加真诚友善、和平相处。进而,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可以无忧无虑地投身到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合理地解决了贫困学生的经济和心理问题。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弘扬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使其更加和谐稳定,使贫困大学生在相对公平的学习环境中,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3.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问题

近几年高校不断扩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增多,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贫困生的思想、心理等特征发生变化,从贫困生认定到补助发放到位过程中实际操作环节很多,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为资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增加难度。

3.1完成时效短

有关学生资助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有关政策要求也是极高的。但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大都集中在每年的9-10月份,时间短,任务重,资助工作的高要求与工作完成时效短是一对矛盾问题,这也为很多辅导员的工作开展带来了很 大的压力。资助工作的开展包括困难认定和 数据录入等诸多方面,这也对辅导员自身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3.2资助名额有限

高校的扩招进一步带来了困难学生比重的增加,很多贫困学生的父母文化程度都不高,父母收入有限,且家庭子女多,这无疑 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新形势下,高校的资助比例虽然在进一步扩大,但是毕竟名额 有限,面对比重较大的贫困生数量,资助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因经费的限制,也不可能完全照顾到每一位贫困生,更不可能彻底解决贫困生在大学期间的经济问题。

3.3贫困生的认定机制不够完善

高校家庭經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是依靠《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地方开具的贫困证明材料、生自述及民主评议等就可以对贫困生的贫困程度做出公平、公正、科学、全面的判断,其中包含诸多复杂因素,其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各区经济发展不一样,各地民政部门对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标准不一样,甚至有些地方政府部门和学校都搞不清困难程度等级的概念,导致学生家庭所在地的官方认定的可信度和精确性不高, 这就给学校对贫困生的鉴别造成一些影响。

第二,新时代大学生具有自尊心强的特点,资助申请由学生本人主动提出的方式导致部分贫困学生因个人认识的偏颇,害怕被同学尤其是异性同学瞧不起等因素,不愿提出资助申请 ;相反,想法活跃的部分学生却因利益驱动,投机取巧,利用民政部门出具贫困证明时审核家庭经济情况不严的漏洞,获得不真实贫困证明材料,虽不贫困却提出申请。

第三,按照高校现有贫困生认定办法中,除学生家庭所在的地方部门开具证明之外,还需在班级内部以投票方式进行民主评议,对于刚入学新生来说,他们接触时间很短、彼此之间缺乏了解,因此评出班级内部真正需要获得资助的同学难度很大,导致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更加困难。第四,综合数据的获取需要跨部门跨领域合作,由于高校资助缺乏一个完整的数据库,虽然高校每年都通过电话、班级民主评议、走访等方式对贫困生资格进行复查,但是在实操过程中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无法确保精准认定。并且,随着每年贫困学生数目的扩大,使得资格复查工作难度不断加大。

3.4部分贫困学生心理问题明显

根据有关贫困生心理的调查显示,49.5%的特困生心理压力很大,而且特困生的抑郁因子测试比非特困生高。新时代大学生尤其是 95 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自负、自卑、焦虑无助等心理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新时代大学生大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父母关爱下成长,容易经常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淡薄,而且意志薄弱,抗压抗挫能力较弱,一旦遇到困难易产生焦虑无助的心理。例如,在参加校园竞赛或评奖评优失败时易激发自负自卑的消极心态。其次,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大一贫困生,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的突然变化导致其出现生活与学习上的双重压力,日渐形成心理落差,更易激发其自卑感。同时,当他们遇到难处却没有人关心帮助时,孤独感 逐渐在其内心萌芽。对于高年级贫困生,面临学业和就业压力及 恋爱情感问题时自我调节能力有限,其心理同样敏感脆弱。这些心理或能力层面的问题制约着贫困大学生今后的成长成才,同时,也导致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中一些资助政策在推行时遇到阻碍。

在贷款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诚信意识不强的学生,他们为了达到贷款的目的,以夸大、虚假材料骗取贷款资格,以取得优惠政策和照顾,甚至一些大学生毕业后不履行还款责任,逾期不归还贷款,损坏高校助学贷款的信誉环境。 一些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将自己受到资助当作天经地义的事,缺乏责任感,不参加任何公益性集体活动,不认真学习,没有一点感恩之心。

3.5资助育人理念待提升,资助满足层次低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则指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契合人民的满足感,将人民的满足感作为评判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 1943 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一直以来,各高校并未从根本上确立资助育人理念,大部分高校把贫困生认定和助学金的发放作为资助工作的主要任务,并未对资助后的育人工作给予充分重视。高校资助工作的基础是经济保障和物质支持,本质在于思想育人和精神激励,但教育工作者对思想育人和精神激励缺乏重视。受助者则缺乏主动接受教育的意识,认为资助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漠不关心。工作就是资金发放,经济帮扶,不需要接受相应的教育,对学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漠不关心。仅能满足受资助学生的低层次需要。部分高校在资助过程中为确保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会在一定程度上公开受助学生的部分信息, 甚至在遇到学生提供信息与其他信息不对称时要当面核实,从而导致受资助学生对于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不满意不接受。

3.6育人功能不突出

育人是高校一切工作的中心,育人是资助工作的灵魂。然而,高校在贫困生资助工作实践中,往往表现出对资助政策机械地执行,而忽视对贫困生的思想培育。高校普遍缺乏行之有效的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方法举措,一些教育活动坐而论道,流于形式,缺乏实效。高校外延式资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内涵式资助育人体系尚未建构完善,学生资助工作正经历着资助结果显著和育人效果不佳“两重天”。

育人机制不健全。目前常规性资助、发展性资助项目也仅仅局限在经济帮扶、技能培训上面,没有把学校的资助工作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高校内部相关部门并没有形成联动,没有形成包括从学生处、资助管理中心、团委到二级学院、辅导员,从行政部门到教学部门这样“一体化”的思政工作体系,造成“有事临时处理,没事无人问津”的局面,导致资助工作在现实中出现学生资助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张皮”的分离状态。部分专职负责人员单纯地认为完成相应资助工作就是自己的职责,育人认识不到位,甚至缺乏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从根本上无法保证工作的系统性和长期性。

整体育人的导向不明显。一是在资助过程中学生缺乏主体意识,参与性不强,只是被动地接受资助,而高校资助基本上是程序性、行政化的操作流程,育人导向性不强,仅仅将学生当作是受助者,难以增强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和成才意识等;二是高校对学生受助后的资金使用以及个人的消费行为没有相应的管理约束,影响育人作用的发挥。少数受助学生拿到了助学金,进行高消费肆意挥霍,而高校资助只管给学生发钱不管学生如何用钱的资助制度会导致学生节约、奋斗意识的淡薄。

4.新形势下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

4.1建立科学有效的贫困生评定机制

大数据是新时代的重要资源,使用校园卡消费是高校大学生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可以积极探索以分析校园卡消费记录的方法辅助认定。其次,加大实地考察范围,实地调查核实争取学生生源地基层政府的配合與支持,保障信息的真实可靠。后续构建以学生的家庭人口和收入状况、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家庭的教育支出以及当地居民生活保障线等多个因素相结合的辅助认定模型,建立动态贫困生电子档案,建立学生贫困程度的量化公式,实现贫困大学生多方位准确的科学认定。同时,完善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以及班干部、班主任、辅导员的反馈信息了解贫困生认定中出现的问题,对贫困生的电子档案数据进行动态管理,实时更新数据并据此及时完善认定机制。

4.2资助育人队伍建设

高校资助关乎教育公平和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目前负责高校资助的一线工作人员均由专职辅导员兼任,因此要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效率,首先要从核心力量辅导员队伍入手。一方面需要辅导员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以优良的品质,公正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贫困认定,对所有学生尽心尽责,以此来取得工作实效,辅导员要善于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做好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贫困学生对学校的资助政策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并能以乐观成熟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经济状况,维护学生在资助工作中的权益,另一方面,学校要对辅导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提高辅导员资助育人工作的理论和实际能力,尤其要加强辅导员的心理咨询能力、团队辅导能力、主题教育能力。帮助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并对所开展的资助育人工作进行理论性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辅导员的科学文化水平。除此之外,高校可根据工作实际需要设资助专干人员,专门从事学生资助工作。另外对于资助工作者而言,新时代干好资助工作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绝非易事,高校在绩效分配等方式上也需进行适量倾斜确保资助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4.3强化对贫困学生的心理教育

贫困生的认定工作,要取得所有学生的满意,必须要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这就要求加大在学生当中的诚信教育力度。诚信关系到一个人的未来与命运,只有大学生对家庭情况如实上报,学校才能根据学生的贫困程度做出真实的预判,才能使真正贫困的学生得到资助,真正实现高校资助育人的目的。所以高校应当加强诚信教育工作,从学生入校时就教育学生要诚信应考、诚信待人,整个诚信教育要贯穿整个大学生活,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使高校资助工作能够在公正公平的环境中运行下去。

贫困学生最容易出现自卑和自弃心理,隐刺高校资助工作不仅要帮助解决贫困大学生外部的经济困难,更要从身心上给予关怀和引导,即“经济扶贫”与“身心扶贫”相融合,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地学有所得,学有所成。“身心扶贫” 关键是加强贫困大学生的自强自信教育,教导贫困大学生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和信念,使其从内心深处逐渐产生对自身强烈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贫困大学生能够吃苦耐劳,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主题演讲,通过一个个鲜活典型的实例感染学生,从平凡的事迹中走入贫困学生的内心,告诉他们贫困都是暂时的,将来美好的生活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来创造。要鼓励他们在学有余力时组队参加校内外各项大赛,在大赛过程中不但能够激励受助生的上进精神,而且有助于提升受助生的自信品格。另外,鼓励贫困生课余时间勤工助学或从事一些兼职,当他们以自己的双手赢得报酬时,那份成就感会进一步促进其自强自立的。作为从事学生资助工作的老师,真诚关心,温暖关注贫困生的同时,更要给他们加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立自信教育,引导他们远离自卑自负,克服消极心理,逐渐培养自强、自信、自立、自爱的品质。

4.4注重人文关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专门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 心的工作,在关心人、帮助人中教育人、引导人,为社会和谐稳定注入正能量。学生资助工作从 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学生资助工作的服务对 象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为本,关注他们的成长诉求,助力他们的成长成才,是学生资助工作的着眼点。资助工作应当是 一个有温度、充满爱的育人事业。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成长过 程中往往会伴随着自卑、敏感、焦虑等情绪的影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予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则 显得非常重要。在资助过程中,我们要始终贯彻 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聚焦人文关怀,打造“情感化”资助育人特色,推动资助育人工作可持续发展,真正将这项做人的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彰显资助的人文关怀、开展隐性资助。相比于冰冷、僵硬化的显性资助而言,隐性资助是一种充分关照学生尊严的资助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讲,“贫困”也是一种需要保护的隐私。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弱化“贫困生”的概念,有意识地避免将学生的家庭贫困等信息曝光于公众视野,变显性资助为无痕扶志,在进行“经济上助困”的同时,实现“精神与心理层面的助心”,体现出制度层面更多的人文关怀。高校学生资助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 环节都要体现人文关怀,做到见人见物见思想。对于一些家庭经济有困难但自尊心强又不愿主动申请资助的学生,恰恰可以通过借助大数据了解其贫困指数,实现隐性资助,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苦难而失学”。

二是充分保护学生的个人信息和隐私。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充分的保护空间,以制度化的手段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隐私权保护,例如尊重保护学生个人隐私,在公示学生受助情况时,学生的个人及家庭隐私一律不得公开; 在宣传受助学生典型上,拧紧“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这根弦,涉及学生个人的事项,发布前必须征得学生本人的同意。在发放资助物品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尊严,不能大规模集中发放明显将困难学生和非困难学生割裂区别开的物品,鼓励采用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隐性资助方式。要坚决杜绝公开演讲比惨、当众诉苦,挑选所谓“贫二代”现象的发生,避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造成心灵上的“二次伤害”。

三是瞄准学生发展需求,提升能力资助水平。为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升其科学文化素养、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自身特点不同、发展诉求不同,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其面临的困难也各不相同,因此产生的资助需求也有所差異。新时代资助育人工作应从学生个体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优化环境,为他们拓展更多更好的发展平台。

4.5回归育人本质

新时代背景下,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已基本实现,让高校学生资助回归育人本质,推动资助育人工作全面落地生根,是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实现可持续、内涵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展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新作为、开创学生资助新局面的实践路径。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 本任务,也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根本任务。学生资助的形式是助学,助学是为了筑梦,但最终目的是为了树人。新时代资助工作要回归育人事业的高度,坚持育人导向,将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发挥学生资助的育人功效,护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致力于开创学生资助工作的新局面。

5.总结

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发展,在工作过程中要建立适宜的评定机制,加强资助育人队伍建设,强化对贫困生的心理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回归育人本质,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贫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希.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研究[J].智库时代,2018(41):282-283.

[2]金淼.信息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改变与创新[J].文教资料,2018(25):93-94.

[3]李阳.关于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的思考[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8,33(03):107-112.

本文系西北大学2018-2019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研究专项课题(名称:班级建设角度下的大学生班级学习动力调查与提升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乌佳伟,生于1987年12月,男,汉族,陕西乾县人,研究生学历,西北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资助育人新时代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探析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