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生产管理中的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

2019-09-10 12:55张韬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电力生产应对措施安全管理

张韬

摘 要: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是国家能源安全的保障,并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与舒适,但有些方面还与电网的发展要求存在差距,尤其在安全管理生产上还有许多问题。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对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应该要有新的理念和方法。

关键词: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应对措施

1 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责任没有真正落实到生产的每个环节,各类事故没有根本上杜绝

虽然电力生产企业针对每个岗位签订相应的安全责任书,但是大部分班组安全责任没有进行层层分解,安全压力未层层传递,签订的安全责任书千篇一律,安全保障措施针对性不强,落实不到位。除此之外,日常巡视存在做表面的文章,走过场、流于形式的问题,虽然近年来电力企业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事故总量出现下降趋势,但是各类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一直居高不下。

1.2 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制度还存在执行难或未严格执行的问题

电力企业制定了许多的规章制度,但是这些规章制度并不能严格地被执行,存在说一套做一套,规章制度的穿透性严重不足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规章制度繁多,部分规章制度适用性不强,甚至出现不同的规章制度间打架的现象,一些工作人员对于规章制度的学习理解不够深入,有的虽然对规章制度非常熟悉,但是为了操作方便或者为了赶工期,盲目追求效率,忽略企业的规章制度,而采取自认为方便有效的固有方式,这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一个比较常见的原因。

1.3 技术监督不够以及设备的管理不到位

在供电企业中存在着日常维护到岗不到位的问题,很多设备的维护以及运行管理责任并没有真正地落实到位。部分新投产设备试验、验收把关不严,有的施工单位在试验过程不认真,试验项目不完善,试验报告随意性强,验收人员只看试验报告,未参与安装、试验过程管理,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大打折扣,致使部分新设备过早夭折,设备投产时就埋下定时炸弹,影响设备健康运行。同时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大,施工人员质量意识不强,施工技术力量不足,施工艺差,部分施工过程埋下的隐患隐蔽性强,难以发现。

1.4 职工素质低,缺乏相应的岗位技能

电力生产企业中的一些工作人员对于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不太熟悉,他们还不能熟练地进行相关地操作,对于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排除,成为了电力企业一大的安全隐患。这些人往往安全意识非常薄弱,他们不能有效地处理安全、稳定以及业绩三者之间的关系。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也不强,自我感觉良好,凭经验开展工作,对新技术、新工艺接受能力差。

1.5 部门间沟通协作不够,存在本位主义问题

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过程存在各部门、各专业各自为政的现象,每个部门都在执行自己部门的规章制度,从减少部门工作量、降低部门安全责任、维护部门利益的角度出发,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作精神,工作中出现相互推诿,造成有些问题无法及时有效的得到解决。

2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分析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了具体采取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

2.1 生产准备阶段

(1)对新建、扩建项目初步设计经过审批后,上级单位即应按部颁规定提高配备生产人员并组织培训。

(2)生产单位在新设备投产前应组织专业人员结合实际编制各种电力生产现场规程制度和技术管理基础资料,经审批后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通过考试合格。

(3)电力生产单位在新设备投产前应指派有关人员参加新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工作。

(4)新设备试运前应完善各种安全设施。

2.2 设计制造阶段

(1)电力生产的规划设计工作应严格按国家和部颁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充分听取电力生产部门意见,满足电力生产部门提出的安全生产要求。

(2)生产单位应会同施工单位分别派出熟悉业务、责任心强的人员对电力设备生产全过程的质量进行现场监造。

(3)在审核设计文件和图纸时,各级审查人员应对设计负有安全责任。

(4)设计部门应按规定编写《安全和劳动卫生》专篇,对人身安全等都应有完善的措施。

(5)设计部门要及时吸取生产中反馈的威胁安全生产的问题和事故教训,改进设计,必要时修改设计标准。

2.3 施工建设阶段

(1)一切设备和建筑设施的安装建设均应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要求进行。

(2)工程中有关安全和劳动卫生的项目不得任意削减。

(3)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会同生产单位加强安全质量监督,严格执行验收制度,质量不合格的不验收,没有取得生产单位发给验收合格证的设备不能试运行。工程项目未全部完成的机组不能投产。

(4)对于新建或者扩建工程必须贯彻执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原则。

3 电力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3.1 科学落实安全奖惩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强调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责任,但是效果一直都不是很好,究其原因主要安全责任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每个人,部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淡薄,未能主动履行安全职责,在安全生产过程等靠要现象依然突出。安全奖惩制度没有科学落实到位,在企业内部出现“多干多错、多干多考核”的怪象,在部分员工心目中存在“不干不错、不干不考核”的扭曲心理。只有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具体的人员身上,与员工签订的安全责任书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具体的工作内容制定不同的安全责任书,对于安全责任的分解工作不能让安全监管部门完成,而是要让具体的岗位或者专业人员完成,然后通过专业的管理人员把关,最终敲定。为了保障员工能够真正按照相关的责任书的要求工作,负责人一定要做好日常的督查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安全责任制度的有效执行。

3.2 科学完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提升规章制度执行力

如今,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虽然比较多,但是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不足,分析原因有的是规章制度过于繁琐造成执行难,有的是规章制度标准不统一和理解偏差造成执行不到位,不同部门不同专业出台的规章制度没有经过平衡,造成顾此失彼,降低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只有通过科学完善规章制度,通过制定简单、务实的规章制度,才能高效的执行。在出台规章制度时,不但要充分考虑技术层面的问题,还要充分考虑执行问题,规章制度的制定部门要加强执行指导,监督部门加强检查考核。

3.3 综合落实检查与评价制度,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要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首先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的检查以及监督的工作。相关的监管部门要确保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对于生产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要防止工作人员的不正确的指挥以及习惯性违章操作的出现。

3.4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明确职责分界

通过制定完善各部门职责界面,通过多部门、多专业的共同协作,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做到凡是有章可循,凡是有人负责,凡是有人监管,凡是有据可查,提升安全管理实效。

4 结语

安全工作其实是一项系统工程,安全涉及到很多方面,必须要引起重视。作为为人民提供方便与舒适的电力企业,在电力生产管理中要尤其重视安全问题。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许多特点,必须由全员参与其中。对于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有足够强的安全意识,有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对生产设备也要有检修和维护的制度。最重要的是,必须把所有规则制度都落到實处,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善泽.如何加电力生产安全管理[J].民营科技,2017(12):148.

[2]张全元.变电站现场事故处理及典型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8.

[3]陈家.变电设备运行异常及故障处理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电力生产应对措施安全管理
电力监控系统在电力生产中的应用
供电企业电力技术发展与电力生产的安全探讨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