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护理

2019-09-10 07:22周舟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2019年5期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高压氧护理

周舟

摘要:目的:对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34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后给予两组突发性耳聋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在高压氧治疗基础上给予参照组170例患者基础护理,给予研究组170例患者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效果差异。结果:两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评分及症状缓解时间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的疗效显著,加以针对性护理措施能显著缓解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利于预后。

关键词:高压氧;突发性耳聋;有效性;护理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可能会永久丧失听力。研究发现,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血液黏度会上升,表明突发性耳聋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关。突发性耳聋,可在短期内即达耳聋高峰,一般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有效率在70%左右。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并观察患者的血液黏度指标,以期为该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34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后,参照组170例中男98例,女72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32岁,平均为(55.30±3.46)岁;研究组170例中95例,女75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33岁,平均为(55.32±3.62)岁。对两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小且可比性高。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案,包括治疗方案制定、身体检测等,观察组使用循证护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高压氧、突发性耳聋、听力下降、氧中毒等作为主题,查阅相关资料确定循证护理方向,通过信息调查表收集患者信息,分析对患者的影响因素,从而制定具体护理方案,并针对个体差异建立个性化护理措施。然后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在患者进舱前向其讲解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原理和相关知识,解答患者的疑惑,消除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告知治疗中的质疑事项。在患者进舱后,护理人员需要按照操作规范严格执行,保证舱内的通讯正常,在加压过程中保持对患者的询问,及时掌握患者的情况并做出指导,保证患者能够充分吸氧。在患者出舱之后对其进行鼓励,询问患者的感受并提出解释,使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后续治疗。需要对患者在舱内可能出现问题进行预防,与患者有效的沟通,并强调一些注意事项,向患者演示捏鼻鼓气的正确方式,面罩的正确佩戴方式等问题,并告知患者在出现异常情况时不要惊慌,及时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避免乱中出错对自身造成损害。安排有治愈经验的患者与他人进行沟通,通过自身体验进行有效指导。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以心理护理为辅导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在入院时对患者的身心状态进行评估,患者因听力问题可能出现孤独、烦躁、郁闷等消极情绪,护理人员应当通过文字、手势或聊天软件等,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掌握患者的身体情况,帮助排解心理压力,与患者建立互相信任的医患关系,并在平时帮助进行放松训练,使患者保持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建立并发症预防和应急预案,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做好预防措施,舱内高压需保持在适宜水平,使患者能够充分吸氧,避免出现氧中毒或减压病。还需要制定应对方案,避免并发症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伤,保证治疗效果。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录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進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治疗及护理后的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1所示。

2.2心理状态评分及症状缓解时间

研究组治疗及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及症状缓解时间与参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2所示。

3.讨 论

突发性耳聋是指正常人在短时间内耳聋突发,是一种感音神经性聋,突发性耳聋发病原因复杂,尚未明确,但多数学者认为与病毒性迷路炎和内耳循环障碍有关。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施加高压氧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血氧扩散量和扩散距离,抑制病毒增殖、防止血小板粘附、溶解血栓、解除痉挛,改善患者内耳毛细血管内皮的通透性,消除水肿,促进听力恢复。有研究发现,突发性耳聋主要由于水肿,耳蜗内水肿,血流减少,导致缺氧,高压氧可以减轻水肿,改善循环,加快内耳毛细胞,前庭神经的修复,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高压氧疗法是指患者在大气压环境中吸入纯氧的治疗方法,高压氧疗法能够提高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增加氧储备粮,改善内耳缺氧情况,扩张椎-基底动脉,促使患者内耳血流加快,改善内耳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减轻内耳损伤。

综上所述,高压氧能够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治疗效果良好,是一种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理想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任丽娟,徐家兔,朱燕飞,王青美,王立君.综合护理干预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效果观察[J].浙江医学,2018,40(05):505-507.

[2]王竹樵.前列地尔配合早期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07):131-132.

[3]袁野,曲红娟.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应用与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2):19-20.

[4]吴笑英,陈顺金,何锦添.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8,26(10):36-38.

猜你喜欢
突发性耳聋高压氧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吸氧真能减压缓解脑疲劳吗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葛根素联合利多卡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观察
突发性耳聋120例疗效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甲钴胺对6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耳鸣症状的疗效观察
高压氧治疗3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