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赠与”有风险保险传承显优势

2019-09-10 22:40罗兴
财富管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投保人保单分配

罗兴

赠与是一个主动管理,主动分配财富的行为。在财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一些工具,如婚前财产协议、婚内财产协议、离婚协议、遗嘱等。

赠与是一个主动管理,主动分配财富的行为。在财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一些工具,如婚前财产协议、婚内财产协议、离婚协议、遗嘱等。但是由于缺乏知识结构,碍于中国传统文化等等因素,大部分人不容易主动签订夫妻间的财产协议,更不愿意主动触及遗嘱这样的敏感话题。此时,赠与作为一种主动管理财富的工具,其优势体现在可以根据个人的意志、主观意愿进行分配,但是,赠与也有一些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谁赠与?

(1)自然人:个人用个人资产赠与其他人

个人赠与的常见情形便是用家庭资产赠与亲属或其他人。个人赠与所涉及到的问题需要明确几点:

第一,个人赠与的资产源头必须合法;

第二,个人赠与的资产必须经过剥离;

第三,个人赠与的资产必须进行税务处理;

第四,个人赠与的资产不能是夫妻婚内共同财产,必须要抗婚变条件;

第五,是否具备赠与便捷性。

(2)企业法人的赠与

作为一个经过国家相关法律制度合法建立的机构,它包括了法人组织,法人组织中又包括了营利性法人组织和非营利性法人组织。如果企业在面临一些重要事件时愿意拿出部分资产进行赠与或者对接慈善基金,那么就可以实现一些对整个社会弱势群体救助的赠与。

当然,一些非营利组织,如慈善基金会,尤其是公益慈善基金会,他们更多的是关注到社会当中的一些慈善项目,所以完成的是一些慈善赠与。私营企业主的赠与首先毫无疑问是一笔企业收入,如果把这笔收入在进行必要的增值税缴纳之后,赠与给相关的个人或特别有需要的人,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会面临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问题。

其次,如果企业将其缴纳过增值税的一些收入捐赠给相关的慈善基金或通过慈善基金进行必要的扶贫救济,那么对接的公益慈善基金是免税的(根据《慈善法》及配套文件,如2016年第45号文件,免企业所得税)。企业的赠与经过税务处理后是安全合法合规的,否则将来的税务隐患也会比較明显。

赠与谁?——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

赠与给不认识的人:从善意的角度出发,主要是针对慈善公益事业,换句话说就是为家庭修福报。所以,赠与给不认识的人就是赠与给一些需要帮助的特殊群体,用于慈善公益并且为家庭修福报的过程。

赠与给认识的人:最主要就是赠与给直系亲属,一个持有合法资产的人赠送给不同直系亲属(如父母、子女等)的法律效果和法律目的是不同的。

当把资产赠与给父母时,毫无疑问主要目的是赡养老人,尽孝心。出于这个目的,用资产的赠与给到父母好的医疗养护、添置个人资产、采购的费用等等,赠与给父母也就是不再期待此资金反哺给子女。

如果除了父母的养老之外,把其他财产赠与给父母,那么背后很可能就是一种代持行为,也就意味着由父母代为持有资产,等到合适的时候再由父母反向赠与给子女。赠与人通过赠与财产给父母的方式由父母代持,在这种代持化管理中,父母一定要配上遗嘱。如果赠与人有兄弟姐妹,当财产由父母代为持有时,财产很有可能会成为父母遗产,被法定继承进行分配。

因此需要父母通过遗嘱的方式指定给赠与人传承。其次,父母可能还需要配一份婚内财产协议,防止父母中一方再婚而再婚配偶未来作为遗产继承人或有夫妻共有资金的混同状态分割财产的一种风险。这种赠与需要配上其他工具,才能规避风险。

当把资产赠与给孩子时,此时涉及到的核心问题就是财富传承。目前,我国没有规定赠与税,而在其他国家,如美国等,是存在生前赠与税的,赠与的对象不同,涉及到的税率也不同,因此,赠与谁的问题也就尤为重要。财富传承事实上也是赠与的本源。

赠与什么财产?

赠与财产一定要列明出处、类别、是否有权利证明,包括金融资产是否有账号、从哪个账号转出,越详细的赠与会是越好的。中国人最主要的财产包括股权、金融资产、不动产、艺术品等等,在这里简单聊聊股权、金融资产与不动产。

股权:当赠与人选择用个人股权赠与给慈善机构,那么个人股权需要缴纳个人增值部分的个人所得税;当赠与人选择用法人股权(即法人股,由个人持有的控股公司所持有的法人股)赠与给慈善公益基金,此时是免企业所得税的。 金融资产(股票、基金等):金融资产的赠与多数情况下需要通过变现的方式来完成。如果要把变现现金赠与给子女一定要有转账记录,并备注赠与,这样会更加有保障。当然,关于艺术品的赠与,毫无疑问要证明艺术品的来源就必须要写赠与合同,再加上一定的公证。在我国,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被赠与艺术品风险很大,要申报财产来源,也要能够证明资产来源的合法性。

不动产:在中国,父母名下房产的赠与、过户有两种主要的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通过买卖的形式过户,这种方式的过户首先需要按照买卖缴纳相关的增值税及附加、个税、契税等等,成本接近8—10%,交易成本比较明显。其次,一旦买卖成立就意味着房屋的所有权过户到子女名下,这一行为具有一定的不可撤销性。此时,赠与的优点得以凸显。

第二种方式是通过不过户、只赠与的方式,也就是赠与给成年子女或者非成年子女,因为未成年子女不能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购买房屋。根据国务院关于直系亲属无偿赠与不动产的相关公告显示,最新的标准只需要带赠与合同(不需要公证)去房产交易中心即可过户。国家用这种方式鼓励直系亲属间无偿赠与体现了一种信号:未来很有可能在一个合适的节点,赠与税、遗产税会开征。

另一方面,子女在接受父母赠与之后未来买卖还是会面临要交高额的个人所得税的风险,因为子女的购买值是O,所以需要全额缴纳个人所得税。这种风险确实存在,但是子女也可以选择一直赠与下一代,所以这就取决于子女未来对受赠资产的处理路径。如果处理路径是买卖,就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如果处理路径是赠与,一直赠与,在赠与税不开征的情况下,当然也就一直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赠与的方式与风险

赠与方式包括房地产股权登记和过户、现金转帐等方式,其中赠与合同是重要的赠与方式之一。

在赠与合同中,一定要注意一些重要细节:

第一,赠与行为一定要完全实施;

第二,赠与本身应当是赠与人自愿、真实的意思表示。

如果父母已经年迈,很难证明其在赠与资产时的意识形态足够清醒。所以为了防止赠与行为不是本人作出,最好到公证处进行公证,从而有第三方见证赠与人的意思自治以及其具有完全的民事法律能力。

父母赠与资产给子女,那么到底是赠与给儿子、儿媳还是两个人?

如果要实现《婚姻法》第18条的单方赠与、不受婚姻的混同,就必须在赠与合同中明确赠与的是一个只针对赠与人直系的子或女,而不是媳妇或女婿。

一定要标注赠与给谁以及不赠与给谁,这两个意思表示都得独立完成和作出。

最后,所有的赠与合同都需要选择一个巧妙的制度——撤销制度,约定不同的撤销条件,以此可以对抗子女不孝顺、子女私自处分财产去抵押、子女私自变更产权证财产变为夫妻共有的风险,一旦出现上述风险,赠与人都有机会撤销赠与。

综上,赠与相比买卖有一个重要的优势:资产的回转和回流。

人寿保险相对于赠与的优势

保险金:保险金是在保险事故发生之后由保险公司支付的一笔保险的款项,这笔款项最大特点就是免个税,而且在我国法律体系下虽然没有遗产税,但是在《遗产税暂行条例》(草案)的免税清单上规定了保险可以实现免遗产税的功能。因此,保险金是免个税、免未来可能出现的遗产税的,它是没有税务风险的。

保单的现金价值:保单是有现金价值的,保单现金价值的赠与,本质上是通过投保人在合适的条件下将保单的投保人变更给一个人,如变更给子女,这就实现了保单的现金价值对应的保单财产权的赠与。因此,如果确定好单方赠与,并附上赠与合同,也能够实现定向传承。投保人变更同时也解决了一个重要难题。因为所有金融产品的配置、保单的配置需要录音、录像。而录音、录像的行为也就证明了投保人的意愿明确、意识清醒、直系血缘关系清晰。

不动产与保险的赠与对比:当父母将房子赠送给孩子,往往会产生遗产大战风险。原因有两个,第一,如果父母只有一套房子,却有两个子女,那么子女对于房产如何分配、分割产生不必要的风险。第二,如果父母有多套房子,而房子的价值、地段都不一样,那么进行分配、分割时就很难做到每个孩子所获得的房子未来的增值完全一样以及受赠的金额完全相同。因此赠与不动产或其他不易分割财产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分配不均,并且没有分配的私密性,從而导致子女未来可能会产生情感上的不愉快,甚至不.陪诉讼。

投保人变更实现的保单赠与则恰恰具备了私密性的优势。因为本质上不同保单对应不同受益人,这就解决了分配私密性的问题,同时投保人对于不均匀的分配保险金和均匀的分配保险金可以通过确定受益人比例进行自由选择且人寿保险不受资产本身增值或贬值或无法立刻变现的困扰,从而避免了遗产大战。

保单对于赠与财富的控制:赠与的背后还有一个重要话题,即子女受赠财产后会如何使用?子女很有可能会将这笔财产盲目挥霍,或者这笔财产可能会收到子女婚变的干扰,或者子女未来在投资、创业的过程中这笔财产可能会被侵蚀。这些问题的背后也就意味着父母对已经赠送的财富有着控制、监管的责任,要掌握控制权。

而保单中的投保人恰恰具备这个功能。投保人是保单的财产所有权人,对保单享有解除权,同时投保人还可以加上生存金控制年金类保险中子女年金收益的领取。

作者为上海埃孚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猜你喜欢
投保人保单分配
Crying Foul
遗产的分配
急用钱,试试人身险保单贴现
阅读理解Ⅳ
我会好好地分配时间
人身保险,不容忽视的告知义务
保险理财 四大要点获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