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导学案的有效方法

2019-09-10 01:20李晓峰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41期
关键词:学案情况教学方式

李晓峰

:在新课程的改革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和教育观念正在发生变化,高中的数学教学对导学案的运用,为教学工作者的课程改革奠定了极为关键的教学基础。然而,导学案在真正的教学体系当中仍然有着非常多的漏洞。这篇文章对高中数学教育体系下的教学方式进行探讨与思考。

: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导学案;问题;策略

随着入新课程体系的逐步推广,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被教育工作者们认知并实际运用起来。导学案的主要特点,也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点,是在课堂上,教师主要让学生自学为主,教学为辅,让学生更多的自己去学习。从各种的角度提出各样的问题,经过小组的探讨,从而达到学习的目标。这样的教学方式相对的符合新课程体系的要求,还能在教学中还能让学生发现问题,一步步的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满的提高。

1.1导学案的编写存在问题

导学案的如何编写,会直接影响到高中数学的实际教学实践的课堂效果和课后的实际情况。据调研可知,在教师编写的过程中有这么三个问题存在。

(1)形式单一,定位模糊。导学案是目前最新颖的教育模式,被逐渐的认知并推广。因为种种原因,有些老师没能去分析教材的内容以及班里学生的实际情况,只能很机械的从书上照搬照用,不仅课题类型没有被突出,制定的导学案的目的定位也不明显,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并没有被调动起来,导致教学的实际情况并没有达到新课程体系所要求的理想的效果。

(2)内容错位,背离要求。新课程的体系理念是导学案的的理论基础。在完成教学目标与计划的前提下,与其他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研讨所形成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学生站主动地地位,老师在旁加以辅助。根据老师在课堂上的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会发现在设计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上面有着很多很多的问题。

(3)认识不清,随意性强。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得知,其实还是有很多的教师对于什么是导学案还是很模糊的,有些人甚至会认为这就是备课,因此在写的时候会有随意感包含在里面,从而导学案的编写质量比较低,实际情况的教育情况不是很理想。

1.2导学案的使用问题

(1)课前使用导学案所出现的问题。在上课前,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使用导学案都出现了问题,主要的有这样的两个问题:一,学生对于导学案的认识并不很完全,所以并不能很好的使用导学案,也没有办法在课前使用它对于预习起到辅导作用。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没有很了解,教师没有有很知道导学案的使用对象其实是学生,所以他们的编写的导学案不能很好的去帮助学生去学习。

(2)导学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使用出现问题。目前,有两个比较极端的问题出现在课堂的教学中。一是完全忽略导学案的存在。导学案跟传统的教学方式完全不一样,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长期的学习习惯与新型的教学模式,大部分的教师与学生会选择前者。另一问题就过分的依赖导学案。结果便是教师成了掌握课堂的主导者,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效果不佳。

(3)导学案在课后使用时出现问题。“补备”环节是课后使用导学案的一项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更多的是学生在课后对课上学习过程的一种反思,以及教师对课堂上实际情况的一种归纳总结。学生对于课堂上的所学到的内容加深,导学案中的设计的缺乏也能被老师发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在课后都会完成完成导学案的反思,教师对于课后的归纳总结并不是很到位。另外,导学案中设置的习题,有些学生因对知识点的不理解,不能独立的及时的完成,抄袭他人的答案,都会大大的降低导学案的效果。

2.1提高教师对教材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

教師,在学生的学习路上,是他们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投入的精力在教材的分析上,并且在平时的教学中仔细观察并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知识点中的重难点内容和简单内容,教师能够在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能够充分地思考学生的实际学习等状况,循环渐进,提高导学案教学的效率.

2.2使学生的课上积极性有所进步。

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会使导学案的应用实际效果大大的下降。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现象,在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安排,是他们从小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上,教师可对学生进行随机提问,提高学生在课堂的专注度。课堂结束后,学生可以以书面的形式反思课堂的实际情况,有助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反思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改进.另外,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活动来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师生交流加强教学改进。

在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得到学生对于课堂的想法,便于教师进行反思,改进课堂的教学.教师也可以跟学生对于课堂产生的问题进行讨论,找出问题的源头,进行改正。

国家进项教育改革的初衷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的独立去学习和思考问题,在课前课上课下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效的完成学习目标,导学案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导学案的实际开拓者是老师,他们需要不断的去学习,去分析问题,不断地优化导学案,解决问题的根源,可以使学生积极并正确的使用导学案,让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1]胡继华.高中数学教学之我见[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11-14.

[2]蒋夏军.视觉思维理论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6(18):17.

猜你喜欢
学案情况教学方式
我觉得自己在三种情况下最有阳刚之气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比例尺(一)”导学案
我们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