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企业资金运用效率研究

2019-09-10 04:55史露露赵璐张敏鲁艺

史露露 赵璐 张敏 鲁艺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现代金融体系中,保险业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其作用愈发凸显。随着保险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保险资金投入和分配的要求也逐渐加强。保险行业逐渐加强尤其是寿险行业的特殊性,高负债率和高杠杆水平的经营,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偿付能力和资金安全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限制。鉴于此,本文借助了DEA效率研究方法对国内37家寿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寿险企业;资金运用效率;DEA效率研究

一、引言

保险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保险资金的投资和管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合理有效的资产配置是保证保险资金的安全、满足偿付能力的监管要求、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维持良好的流动性的重要保证。

从理论的角度看,寿险企业经营效率一直备受各界关注,研究寿险经营效率的视角多种多样。从寿险企业的资金运用效率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寿险企业资本效率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拓展我国的保险理论,构建和完善保险效率评价理论体系,对保险效率研究也是一种更有意义的理论创新。

从现实的角度看,对保险企业的监管重点在于企业的偿付能力,而寿险企业资金运用效率的情况以及其安全性、流动性和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到其偿付能力。研究寿险企业的资金运用效率,有助于帮助保险监管部门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寿险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险政策,督促寿险企业更加健康优化发展。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关于保险资金的运用研究,大部分学者进行了关于投资动因、运用方式、运用效率、运用效果的研究并就研究结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Sharpe(1964)使用Sharpe Ratio作为基金绩效评价的标准化指标,综合考虑收益与风险以选择最优投资组合。John D. Stowe(1978)构建了寿险公司资产组合选择的“可能性约束模型”。结果显示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和企业盈余与投资组合的风险系数呈正比。Goodfriend(1995)讨论了将保险资金投入到不动产当中的可能性,并提出保险公司在进行投资时应该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这样优化的投资组合才能够更好。MorganStanley(2001)认为相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投资资本市场的意义相当重大,由于大量保险企业的新生力军参与进来,所以保险企业承保的利润越来越低。

(二)国内文献综述

王全良、鄧旭升(2015)运用Bayesian VAR和动态Wurgler模型对我国银行业和信托业的资金运用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市场化改革对效率的提高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鲍静海(2016)通过模型分析,结论显示纯技术效率对我国寿险公司的姿态资金运用效率水平的影响高于规模效率对其的影响。李怡烨(2017)通过理论和实证结合分析我国财产保险企业资金运用的效率,分析了影响企业效率的因素。其研究结果是财产保险资金运用效率偏低,并且中资公司的效率水平要高于外资公司的。瞿栋(2015)主要探讨了保险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保险公司资产配置的最优选择、保险公司的政策基于copula-cvar函数的风险限制,以及保险公司资产管理机制的四大问题。

(三)文献评述

对保险资金的研究在早期主要是关于保险资金运用方面的,后来才逐渐关注保险资金的运用效率。而国内关于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效率研究,大都基于中国加入WTO后背景的研究,现在中国的经济进入新常态,保险资金运用面临新的问题需要在新经济背景下研究保险的资金运用。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多数学者站在如何对保险行业的资金进行优化配置并且多数是研究财产险的资金配置,对于寿险公司方面公司收集到短期的寿险资金运用于长期投资的研究较少,而这部分资金配置往往会因为时间差导致资金配置的一系列问题,本课题就此项问题进行初步研究以期提供的解决方案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寿险公司发展现状

(一)资产规模连续增长

我国保险行业中寿险公司发展十分迅速。据保监会统计,2004年我国寿险公司才有28家,而到了2017年就增长到了84家。近几年来,我国的寿险公司资产规模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原保监会官网统计显示2017年我国保险公司的总资产达到了16.7万亿元,其中寿险公司的资产规模达到了13.2万亿元,约占保险行业总资产规模的79%。可见,我国寿险公司的资产规模在整个保险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保费收入增长迅速

保险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于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保险费收入是衡量保险公司保险业务经营绩效的标准。从2011年到2017年,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保险费收入持续增长。据原保监会统计,2017年,全国保险业实现原保险费收入366万亿元,比2016年增长18.16%。保险业务同比增长12.72%,寿险业务同比增长23.01%。保险业务原保险费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8.58%;事故保险业务原保险费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0.19%。可见,我国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增长迅速,并占了很大的比重。

(三)资金运用余额稳步增长

随着中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保险业的资金使用平衡也在不断扩大。根据原保监会官网的数据,中国保险业的资金使用余额不断增加。从2011年的5.55万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4.92万亿元,成绩令人瞩目。有了这么多可以运用的资金,可以增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但是如何合理的运用这些资金,去获得收益,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对保险行业的资金运用效率的研究也受到了很多学者的重视。

四、我国寿险公司资金运用概况

(一)资金配置比例不合理

截至2017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4.92万亿元,较2017年初增长11.42%。其中,固定收益类占比47.51%,较2017年初下降3.19个百分点;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占比12.3%,下降0.98个百分点;长期股权投资占比9.9%,上升0.73个百分点。我国保险公司一直以固定收益类投资为主,占据半壁江山;股票和证券配置比例较低,收益贡献小。和发达国家相比而言,我国保险行业的投资更加重视注重安全性,收益率低,资源浪费大。

(二)投资收益率低

2011年我国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为3.57%,2015年达到最大值7.56%,之后在2017下降为5.77%,投资收益率是波动上升的,但是整体偏低,平均只有5.33%,与资本市场平均收益率还有差距。而且投资收益率受宏观环境的影响较大。可以说我国保险投资在整体投资技术、金融环境、政策监管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长期不重视保险投资对保险公司的利润贡献,共同造成了我国投资回报率低且不稳定的局面。

(三)市场集中度高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寿险公司还是存在集中度高的问题,截止2017年10月,从原保费收入来看,人寿保险市场份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寿股份、平安寿险、安邦人寿、太保寿险、泰康人寿、太平人寿、人保寿险、新华寿险、华夏人寿以及富德生命人寿占据了寿险市场71.6%的市场份额。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寿险市场存在垄断性,市场份额大半都被少数几家公司所垄断,市场集中度高。

五、实证分析

(一)模型介绍

针对效益的研究方法1978年Charnes提出的DEA效率研究方法,2002年Fride在Charnes的基础上提出了三阶段DEA模型分析方法。保险行业对于资金运用效率的衡量有自有资本、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各项准备金和其他资金投资等形式,本文的选取了其中的自由资本和资本公积、人力成本和业务及管理费作为投入变量。投资收益和保费收入作为产出变量,结合Fride的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寿险企业的资金运用效率进行分析。

1. 第一阶段:投入导向型DEA模型

第一阶段中借鉴了国内学者鲍静海(2016)年在研究中采用的模式,使用Charnes(1978)提出的规模报酬不变的CCR模型,结合Banker(1984)的规模报酬可变的BBC模型,通过Deap2.1系统测算出综合技术效率TE(CCR模型)、纯技术效率PTE(BBC模型)以及规模效率SE。其中三者的关系为TE=PTE×SE

2. 第二阶段:运用SFA模型,剔除环境因素

第二阶段对数据的处理中运用到了各个投入要素的松弛变量,结合环境因素、管理无效以及随机误差项等因素,求出管理无效下各投入指标的调整值。具体调整过程为:首先,求出各投入变量的松弛变量(松弛变量=原始投入值-Daep下求出的合理的投入值)。接着,通过松弛变量和环境因素求出相关参数。最后,运用公式分离出管理無效率项μ,管理无效率的分离借助了罗登跃提出的公式:

<F:\5.8\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04-p\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4\人文1904\图1904-005.tif>

其中,<F:\5.8\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04-p\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4\人文1904\图1904-006.tif>

3. 第三阶段:重新计算寿险公司资金运用效率效率

首先,在第二阶段消除环境因素的影响后,对管理低效进行分离,计算出最终调整的输入变量。利用调整后的投入变量和原始产出变量,采用BBC模型和CCR模型计算新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与第一阶段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1. 指标选取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在数据分析中投入指标有人力成本、金融资本和其他营业费用。而投资收益和保费收入作为产出变量。另外,在选取了投入与产出指标后,选取资产管理公司这一环境变量,为了更好的体现环境变量,对其进行了量化处理(有1,没有0)。

各指标含义:

投入指标:人力成本=手续费支出+佣金支出;金融资本=资本+资本公积;其他营业费用=业务及管理费;

产出指标:投资利润=投资利润=投资收益-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汇兑收益;保费收入=保费收入

2. 数据来源

考虑到2016年营业税改增值税可能会对保险企业保费收入产生部分影响,本文选取了2011年-2015年《中国保险年检》中22家中资寿险公司和15家外资寿险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另外,为使数据分析的完整性,在提出环境变量时参考了这37家寿险公司官网上关于股东变化的信息。

(三)实证结果分析

通过DEA的三阶段的变量计算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 寿险公司的整体资金运用效率(TE)的分析

调整前的TE值整体从2011年的0.641增长到2015年的0.672,中资寿险公司由0.65增长到0.73,外资寿险则由0.67减少到0.64。剔除环境因素后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TE值都有所下降,其中整体的TE值变为2011年的0.637和2015年的0.668,中资变为0.58-0.75,外资波动最大为0.18-0.61。并且数据调整前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TE均值大于外国人寿保险公司。表明,2011-2015年我国寿险公司的资本利用效率略高于国外寿险公司。另外调整后,外资寿险公司的TE下降幅度明显大于中国寿险公司,表明资产管理公司对外资寿险公司的影响大于中国寿险公司。

2. 寿险公司资金使用效率(PTE)的分析

PTE是影响资金运用效率的因素之一,调整前的PTE值整体而言分布在0.702-0.816,中资为0.64-0.81,外资则为0.69-0.86。调整后整体的PTE值降为0.45-0.797之间的数值,中资则略有上升分布在0.63-0.85之间,外资整体下降极为明显分布在0.19-0.71。

由此可知,就调整前的PTE均值而言,中资寿险资金运用效率的PTE整体有所提高,表明中资寿险公司应加强公司的资金管理以及公司制度的执行。对于调整后的PTE值,我国寿险公司的PTE均值大于国外寿险公司,表明我国寿险公司的资本管理和执行状况优于国外寿险公司。将调整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外资寿险公司的PTE均值下降幅度明显大于中国寿险公司,表明资产管理公司对外资寿险公司的影响大于中国寿险公司。

3. 寿险公司规模效率(SE)的分析

SE值受TE值和PTE值的大小影响。在剔除环境因素之前,整体的SE值在0.874左右,中资的在0.92左右,外资则较为分散在0.82-0.99之间不等。调整之后,整体的SE值范围变大,在0.839-0.938之间不等,中资略有下降在0.9左右,外资则在0.77-0.99之间。并且在2011年与2012年中资寿险公司的规模效率低于外资寿险公司,在2103年-2015年规模效率高于外资寿险公司,因很多中资寿险公司在实际经营中逐渐成立了资金管理公司,可见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促进了中资寿险公司的资金管理效率。

调整前后的结果通过对比,中外寿险公司的规模效率有所下降,外资寿险公司的规模效率比我国寿险公司的规模效率略有下降。说明我国寿险公司集合管理公司数量低于国外寿险公司。

六、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随着对保险业的逐步认可,保险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随之而来的是寿险业剧烈的竞争。近年来,我国保险业的盈利能力已达到瓶颈期,甚至一些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出现了下滑。本文经过对国内37家寿险公司资本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就整體而言国内寿险行业的资金运用效率较低,但逐渐改善。从实证结果的数据分析可知,整体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在调整后都有所下降,说明资产管理公司对于寿险企业的资金管理效率有着较高的影响。

第二,我国寿险公司的整体效率高于国外寿险公司。TE、PTE和SE的分析表明,中资寿险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基本优于外资寿险企业。其中多数中资寿险企业的最大股东为国有的公司或政府,可见政府的控股对于中资寿险企业的资金管理也有促进作用。

(二)建议

1. 合理规划多元化投资,搭配投资结构

寿险企业在收到参保人的资金时,多是对资金进行投资进而获得收益。在投资时,寿险公司应投资期限较长的债券和回报较为稳定的房地产。因此,在提取各项准备金时可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提取期限较长的准备金。例如,寿险责任准备金的期限较长,在投资时可以将该部分资金投资到债券。而对于期限较长的准备金,可以投资到期限短,收益较少,回报较稳的基金等投资。

2. 培养及引入资金管理专业人才

专业的资金管理人才可以洞察到市场准确的投资机会与投资风险,合理系统性的投资需要这些人才的指导。但目前,国内还有部分寿险公司缺乏这部分人才,在投资时不能合理的进行投资配置,不能使公司达到最大的收益。因此,寿险公司应建立系统的人才战略思维,培养并引进专业的资产管理人员,制度合理有效的激进措施。这样才能留住和引进有用的专业人才。

3. 开发寿险产品,增加市场份额

寿险在日常运营时应该结合各个分公司所在地人们生活习惯与资金管理观念制定合适的保险产品。保险产品在开发设计过程中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但合理的寿险产品,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保费收入。若不愿意开发新的寿险产品,应对已有的寿险产品进行优化完善,保障投保人与寿险公司的利益。制定合理销售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保险行业将保险产品投入到了网络销售,寿险公司应完善这种渠道的销售模式。

参考文献:

[1] Markowitz H M.Portfolio selection:efficient diversification of investments[M].Yale university press,1968.

[2] Goodfriend.The Prie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J].Journal of Politieal Econmy,1997:37-59.

[3] 姚欣.我国寿险资金配置现状与趋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6.

[4] 李怡烨.财产保险资金运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7.

[5] 贺剑.江西省H财产保险公司保险资金运用的调研报告[D].江西财经大学,2016.

[6] 王全良,邓旭升.我国银行业与信托业资金运用效率评价——基于资产管理表外业务的比较[J].经济经纬,2015.

[7] 孙蓉.中国商业保险资源配置论——机制设计与政策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4.

[8] 刘美君.中国寿险资金投资组合优化配置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7.

[9] 李怡烨.财产保险资金运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7.

[10] 肖鑫.我国寿险公司资金运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6.

[11] 王延朝.中国寿险公司保险资金运用效率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模型的实证分析[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6,30(4):9-14.

[12] 鲍静海,王楹,徐丽琳.我国寿险公司资金运用效率的实证分析——基于三阶段DEA模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6,(2):104-109.

[13] 刘晓庆,刘玮.寿险公司资金运用效率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4):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