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中历史高效教学的策略探究

2019-09-10 05:43候俊萍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情境

候俊萍

摘 要:打造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的毕生追求,但由于新的教育时代的来临,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学生,如此,若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不进行改革的话,课堂效率就会很底下。而高效课堂的打造,不但有利于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关键词:高中历史;高校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目前高中历史教学已摒弃了原来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各种历史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原因和意义的传统应试教育的老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总得来说,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仍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阻碍了教学的开展和学生能力的提高。以下,笔者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论述几点实现高中历史高效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借助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不应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然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与其他诸多事物相比,学习自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愉快的事情。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他们对于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使他们不再觉得学习是一件多么困难、多么无趣、多么枯燥的事情,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出了高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如,学习“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这一内容时,笔者便将从古至今中国交通与通讯方面的变化给学生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像“交通工具”的变化是从车马到自行车、汽车、火车;“通讯”的变化则需要给学生展示各个朝代所用的通讯方式,像烽火等,直至清末时电报的出现。通过多媒体教学,便可将书本上的文字变成学生可直观感受的视频,如此一来,他们便可立体感知历史知识,这对他们学习、掌握历史知识大有裨益。

再比如,学习“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时,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历程以及因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巨变。以此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知识的欲望,这样的话,学生便有了继续学习知识的动力,也会在课堂上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这便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二、情境教学法,促进学生理解

情境,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或结合的境况,包括戏剧情境、规定情境、教学情境、社会情境、学习情境等。而情境教学是则以学生经验为基础,通过生动形象的场景激发学生情感体验,使其顺利理解知识的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件。它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科学。说它是学科是因为它由人书写,有人物,有时间,有事件,有意义,有影响,需要由学习者记忆和理解;说它是科学是因为它有逻辑性、趣味性,需要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探究。在高中阶段,运用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产生了解历史、探究历史的欲望,摆脱枯燥的文字描述,通过设计问题、巧设悬念、观看历史影像资料、阅读成语典故和人物传记等多种方式重新审视历史,更加深刻、理性地评判历史。如在讲解《鸦片战争》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电影《鸦片战争》来还原那段屈辱的历史。电影具有很强的“带入感”,能够将学生带回1838年。毋庸置疑,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触景生情”,使学习变得更简单、更有效。情境教学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感其情,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把握知识内涵,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专题教学,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学得好与坏首先取决于对知识的掌握。如何掌握知识?我认为,建立历史知识网络体系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专题教学,能够有效综合各个单元的历史知识,对历史知识、历史事件进行系统的梳理,从而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

比如,笔者开展过一次主题为《大国崛起》专题的教学,在教学中,以基础知识入手,着重以时间轴方式对英、美、日、俄、法五国历史进行时空定位,将内容整理为“大国崛起”和“大国关系”两个模块,以大国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确立和扩展为主线,穿插同时代影响世界历史的大事。结合材料题当堂训练的形式,既表现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又落实了基础知识识记、提升学生材料阅读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邹老师关注落实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测和巩固,注重通过教师提问、生生互相探讨、点评、练习评讲等环节,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四、利用影视资源突破重难点知识

突破重难点知识,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的教学环节,也是一堂课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因此,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可适当插入影视资源,进而帮助学生突破较难理解的知识点。

如,学习“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选择《大明王朝1566》中的相关片段让学生了解明朝的政治制度以及帝王与地方政权之间的关系,还可让学生了解明朝为何屡出奸臣;学习古罗马的政治时,可选择BBC的纪录片《古罗马:一个帝国的兴起于衰亡》,来帮助学生了解罗马帝国是怎样形成、达到鼎盛以及最终不可避免的走向衰亡的过程;学到“五四爱国运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选择播放《我的一九一九》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历史。除此之外,《大秦帝国》、《我的法兰西岁月》、《甲午风云》这些影视剧或者纪录片皆有可參考的意义,历史教师可在其中选取可帮助突破重难点知识的相关片段,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另外,教师还可播放一些夸大某位历史人物的、像《康熙王朝》、《雍正王朝》、《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一类的影视剧,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找出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的片段并予以指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体系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指正历史错误的同时,还能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印象,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历史史实,这样便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细化历史人物

人物是高中历史教科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历史发展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各种人物的变化。历史的发展趋势也是人的方向。对于人物的探究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无论哪朝哪代都有值得探究的历史人物,他们在历史的发展,以及阶段性的历史走向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像那些开国君主、封疆大吏、朝堂大臣、宦官佞臣等等。

教材内容有限,不可能细致的展现这些人物的成长历程、人生经历,也没有突出这些人物的特点,只是客观论述了其所作所为,客观的对其进行了评价。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进行资料的查找,给学生补全这方面的知识。比如:这些人为何会成为如今的他,这些人以前的生活环境,他的家庭和朋友对他的影响等等,通过这些内容,让学生真正深入到历史发展中去,让学生知道,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帝王、伟人、圣人,也会经历一些普通人会经历的事情,拉近历史人物与学生的距离,以此改变学生对历史和历史人物好像与自己无关的想法,提高高中学生对历史的求知欲。

总而言之,教师应在与不同学生的磨合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打造高效课堂的方法。学生的性格特征使得过去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课堂,教师的观念也不再适应新时期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师必须在教学观念、教学思维上做出改变。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远离刻板、无趣的课堂,使学生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打造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胡佐国.信息技术在课堂融合中各环节呈现的特点研究——以历史学科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

[2]杨妮妮.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历史课程教学实效性[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

[3]杨芳.浅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02)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历史情境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