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助力乡村振兴

2019-09-10 12:27鲁飞
农经 2019年4期
关键词:牧原龙头企业生猪

鲁飞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在两会期间表示,希望把龙头企业的力量发挥出来,把行业的转型升级做好,从而带动乡村振兴。

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談得最多的,是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他提交了《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养殖行业快速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两份议案,希望把龙头企业的力量发挥出来,把行业的转型升级做好,从而带动乡村振兴。

一体化养殖模式的范本

今年以来,随着股市回暖,牧原股份的市值突破1100亿元(以3月22日收盘价计算),成为河南省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现任董事长秦英林和钱瑛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二人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牧原股份65.05%的股权,身价超过700亿元,坐稳了河南首富的交椅。

随着牧原股份的成功,其经营模式引起了普遍关注和深入研究。如今的规模化养猪企业,主要有两大模式:一是以温氏股份为代表的“公司+农户”模式,由温氏为农户提供猪苗、技术指导、饲料、动保等服务,农户按照温氏标准建设养猪场,将猪养大,获取劳务报酬;二是以牧原股份为代表的一体化养殖模式,从科研、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到商品猪饲养,全部亲历亲为,形成完整的封闭式生猪产业链。实践证明,这两种模式各有所长,都取得了成功,这两种模式的形成,与企业的发展历史、经营理念有关,是在长期经营发展中探索实践的结果。

牧原股份位于河南省南阳市,于1992年开始生猪养殖。2009年,由河南省内乡县牧原养殖有限公司改制为股份公司,2010年,经河南省商务厅批准变更为外商投资企业,2014年于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2009-2017年,牧原股份的营业收入从4.29亿元迅速增长至100.4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8.31%。根据业绩快报,2018年,牧原股份的营业收入和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33.88亿元和5.20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33.32%和78.01%。

牧原股份坚持采用大规模一体化的养殖模式,经过27年的发展,己形成了集科研、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为一体的完整封闭式生猪产业链。截至2017年年底,其养殖板块全资子公司数量已经达到80个,分布在13个省区。

牧原股份自建饲料厂和研究营养配方,生产饲料,供应各环节生猪饲养;自行设计猪舍和自动化设备;建立育种体系,自行选育优良品种;建立曾祖代祖代父母代商品代的扩繁体系,自行繁殖种猪及商品猪;采取全程自养方式,使各养殖环节置于严格控制之中,从而使公司在食品安全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疫病防治、规模化经营、生产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特色和优势。

养殖企业的主要成本是饲料,随着粮价波动,牧原股份的营养技术和动态成本管理优势凸显。营养替代技术是牧原股份的传统强项,在拥有“玉米+豆粕”配方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南阳是小麦主产区的优势,因地制宜研制了“小麦+豆粕”饲料配方。在饲料原料中,小麦和玉米同属于能量原料,具有一定的替代性,由于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比玉米高,使用小麦一定程度上节约豆粕等蛋白类原料的使用。根据原材料的性价比及时调整饲料配方中的主要材料,可有效降低饲料成本,从而形成了较强的成本优势。

生猪属于无差异化产品,成本是最核心的竞争力,谁的成本低,谁就能够在行业的跑马圈地中胜出。再加上农业的技术更新周期慢,成本优势并不容易被颠覆,因此成本护城河是长期有效的。

据统计,目前牧原股份肉猪完全成本为11.6/公斤.温氏股份约12.3元/公斤,其他上市公司约12.5元-13元/公斤,散养户约13元-15元/公斤。显而易见,牧原股份的成本是最低的。

2015年-2017年,牧原股份的生猪养殖毛利率分别为24.6%、45.7%、30%,由于2016年猪肉价格上涨,毛利率比行业其他龙头企业高出7个百分点以上,利润可观;2015年和2017年也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牧原股份的综合成本控制能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凭借成本优势有效抵御猪周期价格波动,在猪价下行期间,亏损时间和幅度最小,相比于其他企业现金流更为稳健,能够在行业低迷时期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在猪价上行时取得更多营业收入,赚取更多利润。

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

中国是猪肉第一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年消费总量在5500万吨左右,占肉类总消费量比重的60%以上。根据公开资料,2009-2017年间,中国年均生猪出栏约7亿头,按照生猪出栏体重115公斤/头、生猪年均价格14元/公斤计算,中国生猪产业的市场规模高达1.13万亿元,相当于智能手机总销售额的2.3倍,对GDP贡献率超2%。万亿市场空间的生猪养殖行业,足以孕育出几家大市值的上市公司。

从行业格局来看,中国生猪养殖行业表现为明显的“大行业、小公司”特征。我国生猪养殖业长期以散养为主,规模化程度较低。2008年之前,年出栏50头以下的散养户出栏生猪占全国生猪出栏总数的50%以

上。2008年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养殖户出栏生猪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比例提升到56%,首次超过一半,但总体规模化水平仍较低。2011年年出栏5万头以上的养殖户全国为162家,2016年年出栏5万头以上的养殖户增长到了311家。

在2014年,即牧原股份上市之时,生猪行业前五大公司市占率只有2%左右。反观生猪产业成熟度较高的美国市场,其前十大生猪养殖企业市占率高达41.2%,其中前五大市占率为30.9%,市占率最高的SmithfieldFoods达到14.5%。

财报显示,2014-2018年,牧原股份生猪销量分别为185.9万头、191.9万头、311.4万头、723.7万头、1101.1万头。5年时间销量增加了4.92倍,生猪市占率从2014年的0.4%快速提升至2018年的2.5%。

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如果中国生猪行业龙头企业未来能够达到同样的市场占有率,那么前五大公司的成长空间有15倍左右。因此,随着集中度提升,在经歷了多年高增长之后,牧原股份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生猪养殖集中度提升的根本驱动力是生猪养殖的规模效应,大型养猪场有更多的专业设备,每个劳动力可以养殖更多的猪,在劳动效率方面具备优势。另外,大型养殖场的饲料可以集中采购或者自备饲料厂,在饲料成本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

2014年以来,环保禁养、限养政策更是加快了生猪养殖的规模化进程,促使落后产能加速退出。为应对与日俱增的环保压力,近年来,生猪环保政策密集出台,各地区逐步划定限养区、禁养区等,由地方政府依法关闭或搬迁生猪规模养殖场,引导生猪养殖向非超载区转移,特别是南方水网地区的政策执行最为严格。现阶段,环保紧箍咒持续收紧,落后产能的退出速度十分之快,散户进入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

业内分析认为,尽管近年来生猪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但是目前的集中度仍然处于非常低的水平。目前体量最大的龙头温氏股份仅占2%-3%,在规模化的过程之中,市场空间巨大。未来3-5年,行业内规模化企业进入到跑马圈地的最好时期,这期间将有一批千万头出栏

的企业诞生,例如温氏股份、牧原股份。

农业龙头企业的责任

作为一家以生猪养殖为核心的“三农”企业,牧原股份与农业、农村、农民密不可分。与猪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秦英林,在今年两会上关注的焦点是如何让生猪养殖优势企业更好地实现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融合。

据悉,牧原股份致力于将企业的养殖主业做成长效的扶贫产业,己在13个省(区)55个贫困县完成扶贫产业投资200多亿元,带动贫困县用工2万余人。

“我们希望通过解决我国养殖业转型升级中生产效率低、疫病防控能力差、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充分、养殖设施用地紧张等问题,构建节约高效、种养循环、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秦英林说。

秦英林认为,在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同时,农业龙头企业应该努力推进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过渡。一方面继续扩大扶贫产业规模、提升扶贫产业层级、完善长效扶贫机制,确保贫困百姓脱贫不返贫;另一方面,要在乡村振兴中找好切入点,既巩固扶贫成果,又促进乡村振兴。秦英林说:“农业龙头企业一定要发挥好自己拥有的庞大资源优势,千方百计把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这个关键点抓紧抓好。”

在《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议案中,秦英林建议,设立由政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参与的乡村振兴扶持基金。探索开展乡村振兴建设的试点工作,打造一个乡村振兴的样板村,实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同时,构建多层次的乡村产业发展金融服务体系,为农业企业产业发展、乡村产业兴旺提供金融资本支撑。

秦英林在回答“农业龙头企业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一问题时说:“农业实体经济方面主要是发挥‘产业创造价值’的带动作用。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市场化,如果没有市场经济的支撑,而是全靠财政计划支持,将难以达到战略目的。振兴过程当然需要社会资本引入,资本引入一定要走市场化,一定要产生价值和利润,才能够形成良性循环。”

秦英林表示,农业扶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农村进行扶贫的过程中,着力点是在那些体力、智力上竞争力不足的群体,要给他们一个就业机会,一个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机会。就近的贫困地区是企业能发挥扶贫效果最大化的地方,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农业要素特征。比如东北冬季工作量少,所以在那里促进冬季就业的社会价值就更高。在中原地区,冬季也有一定工作,但不饱和,牧原就通过不同的渠道把大家引入到养猪业务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价值以及当地的资源价值。2016年,牧原股份结合创业地内乡县,探索实施“5+”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用足用活国家扶贫政策,通过建立合作社的形式,将贫困户嵌入到牧原这个优势企业和养猪优势产业之中,不但可实现就业,而且使越来越多的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培养出脱贫致富的经济基础和内生动力。目前,该模式已实现对内乡1.6万户贫困户实施全覆盖,累计分红近亿元,带动该县即将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同时,牧原集团还充分利用企业产业遍布全国的优势,将该模式复制推广到全国10省(区)38个贫困县,直接帮扶30多万贫困人口。

“乡村振兴,一定要靠产业,我们做的是农业产业,有责任、有能力做好这件事。”秦英林说。

猜你喜欢
牧原龙头企业生猪
不同经营模式下的头均生猪养殖成本核算
引发投资者质疑 牧原股份不断加码生猪养殖
兴宁19家企业获评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2016年2月生猪市场行情及分析
海南橡胶被认定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牧原股份上市“变脸”另有原因
微历史中的大师们
湖北2009年7月13日企业收购生猪价
2009年5月18日湖北企业收购生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