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一个前提 夯实两个基础 抓好三个关键 构建四个体系

2019-09-10 07:22
校园足球 2019年4期
关键词:足球队足球青少年

福建省霞浦县历史悠久、区位特殊、山海兼备、物产丰富、台缘深厚、景观独特、人文荟萃,距今已有1730多年的建县历史,素有“闽浙要冲”“鱼米之乡”“海滨邹鲁”的美誉,现有12个乡镇、2个街道,全县总人口54万多。霞浦县中心校以上的中小学共48所,中小学生近5.3万人。

2015年,霞浦县被认定为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霞浦县围绕落实一个前提,夯实两个基础;抓好三个关键;构建四个体系”来开展校园足球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致力于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竞赛、保障等四大体系建设。2017年5月26日,县人民政府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签署《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改革发展备忘录》。全县现有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41所(国家级38所、省级3所),占学校总数的85%;霞浦县第一中学、霞浦县第七中学、霞浦县实验小学、霞浦县下浒中心小学4所学校被确定为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示范学校;霞浦县第一中学、霞浦县第七中学、霞浦县实验小学3所学校为省级足球传统学校。中小学校级足球队83支,球员约1400名,经常参加校园足球活动的学生达4万人,占学生总数的80%以上,校园足球的开展,为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综合改革探索提供了经验。

一、落实一个前提:组织机构建设

机构是完成工作的前提,有效落实机构、人员,才能在开展校园足球时有人可用,真正做到有人想事,有人做事。霞浦县把建立健全县、校两级校园足球工作机构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落实。2015年,霞浦县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霞浦县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青少年校园足球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全县校园足球的统筹规划、教学训练、竞赛组织、条件保障、政策落实等工作。并落实各学校的校园足球特色校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的建立健全,要求由校领导、分管负责人、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等组成,负责本校足球活动的开展,制订切实可行、符合本校实际的校园足球活动方案,做到年度有计划、周周有会议、工作有落实。

二、夯实两个基础:制度建设和场地设施建设

制度规范着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场地、设施是校园足球开展的必备条件。霞浦县把这2项作为校园足球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来抓。

(一)制度求创新、立规范、重落实

霞浦县是全省第一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在开展试点中,没有先例可循。对此,霞浦县在制度建设中,根据实际,考虑校园足球的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依据上级有关文件的规定和要求,大胆创新,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制订了《霞浦县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五年规划(2016-2020)》《霞浦县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实施意见》,出台了《霞浦县校园足球发展专项基金会资金管理及使用办法》,下发了《关于加强校园足球活动经费管理的通知》等,从工作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经费管理使用等方面,初步建立起了包括教学管理、课余训练和竞赛、运动安全防范、师资培训、条件保障和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等规章制度和工作制度,为推动霞浦县校园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管理体制保障。同时,注重制度的落实,将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纳入学校工作的考核内容,在中小学五项评比中进行考核,保障校园足球的开展能够落到实处。

(二)场地设施立足实际、符合标准、适当前瞻

场地设施的建设,霞浦县根据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建设十一人制、八人制、五人制、笼式足球场地及KT足球室等,在建设中坚持建设标准,做到“建一个、成一个、用一个”,并根据校园足球发展的需要,适当前瞻,为后面的发展留有空间。近2年来,投入资金2200万元,用于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共41个足球各类场地的新建和改扩建,总面积达10.3万多m2(其中硬化3.8万m2、草皮铺设6.5万多m2)。同时,投入资金500多万元,按照规定配齐配足各学校足球训练器材、比赛器材等,为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抓好三个关键:管理者、师资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

在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中,抓好校园足球管理者和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校园足球经费的投入这3个关键,让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有人能用,有钱可用。

(一)管理者观念到位,措施到位

校园足球管理者的观念、能力关系着校园足球开展的成效。霞浦县派出县局分管领导、各学校校长、学校分管副校长参加国家级、省级校园足球管理者培训,邀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球类运动——足球(第2版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教材)》主编王崇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科研工作组副组长蔡向阳,让校园足球管理者明确新时代校园足球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以及开展校园足球的途径、方法、措施,让校长们树立正确的校园足球观念,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对学校校园足球活动开展进行顶层设计,推动学校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

(二)不断提升足球教师能力

足球教师是校园足球活动的具体实施者、实践者,足球教师的能力关系着校园足球活动的成效。霞浦县立足本县挖潜力,引进外力求提高,加强足球教师的建设。一是足球校本研修。以本土足球教练员、足球裁判员、原专业足球队员等资深足球教师为依托,组织全体足球教师进行交流,探讨校园足球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提高足球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二是“请进来、走出去”。霞浦县先后3次邀请前国家女足队长孙雯到县内19所学校为20多支球队指导训练,并2次进行师资培训,参加培训的足球教师近200人。霞浦县还邀请张恩华、王崇喜、蔡向阳等足球专家为500多名足球教师进行培训,并前后安排300多人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的相关培训。2017年6月,霞浦县委托上海体育学院举办专题培训班,开展为期1周的足球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参加学习和培训的教练员、裁判员共60人。2018年,委托北京體育大学进行了60人的足球师资培训。三是政府购买服务。霞浦县以政府采购的形式购买服务,聘请足球专业队伍提升霞浦县的校园足球水平,一方面指导足球队的训练,另一方面派足球教师跟队参与训练,在跟队中提高水平。

(三)经费投入,满足活动开展

校园足球的开展,经费的投入十分关键,霞浦县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筹集模式,加大对校园足球的资金投入。近2年,全县投入2200万元加强足球场地、设施的建设;投入500万元添置器材、设备;每年投入350多万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进高水平校园足球工作团队帮助全县开展包括教学、训练、比赛等内容的校园足球工作;2016年,县财政拨款200万元,以后每年投入不低于100万元建立校园足球发展专项基金;每年预算拨款不少于200万元用于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展教学、训练、竞赛和学习交流等活动;还有各学校从学生公用经费中按不少于10%用于校园足球开展,累计达到100多万元。这些经费的投入,有力支撑、促进了霞浦县校园足球的开展。

四、构建四个体系:教学、训练、竞赛和保障体系

校园足球的开展,主要致力构建教学、训练、竞赛和保障体系等四大体系,从而做到以教学促普及,以训练促提高,以竞赛促推进,以保障促发展。

(一)构建足球教学体系

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教学是基础。通过足球课的开设,让每名学生都参与到校园足球运动中,扩大足球人口,做大校园足球的分母。霞浦县在构建足球教学体系中,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开齐开足足球课程。全县各学校在开齐开足体育课时,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每周至少1节足球课,部分校园足球示范校每周开设2节足球课。

2.落实足球课程常规。足球课的上课要求与其他学科的要求一样,要做到计划、教案(教学设计)、训练内容、作业完整合理。

3.加强足球教材建设。全县除了统一使用人教版的足球教材外,各学校还针对各学校的特色,编写足球校本教材,目前,霞浦县有41所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有足球校本教材。

4.开展足球社团活动。学校组建足球社团,对足球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测试,通过测试的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的足球社团,学校定期开展足球训练,培养学生的足球意识和足球技能。

5.营造校园足球文化。霞浦县各所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普遍开展以足球节为核心、以环境建设为抓手的活动,组织专题活動、征文、演讲、队旗、队标、队徽设计比赛等积极宣传和扩大校园足球影响力,营造良好浓厚的校园足球活动氛围。

(二)构建足球训练体系

在足球训练体系的构建中,霞浦县从“全覆盖”和“提水平”上做文章。“全覆盖”即每个学校都有足球队,每个年龄层都有足球队,每周都有足球训练。“提水平”重在以练提质,以赛促练,做强校园足球的分子,并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组建各学校足球梯队。各学校选拔在班级校园足球联赛和足球社团训练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学生组成学校足球队和预备队。并根据学生的体能、协调性、爆发性等身体素质,在低年级组建贝贝队和星星队。因此,各学校组建的男子足球队、男子贝贝队、男子星星队、女子足球队、女子贝贝队、女子星星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足球梯队。

2.开展针对性训练。星星队主要侧重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对足球兴趣的培养,以足球游戏等为主要训练手段;贝贝队主要侧重于学生足球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训练基本功的培养,为学生之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校队主要是提高球队的技战术水平,通过对抗赛、友谊赛、亲子足球赛等比赛,提高球队的比赛水平。

3.组建县级足球队。每年选拔县级足球联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组建县级足球队,县级足球队小学组依托霞浦县实验小学,中学组依托霞浦县第一中学进行训练、管理。霞浦县采取政府采购服务的方式,引进高水平教练员进行训练,并配备教师加强管理,对训练出勤、训练过程、训练态度、训练成效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关注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和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在综合评价中如果有不适合再参加训练的学生,给予退出,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在表彰与参加上级足球夏令营和高一级的足球学校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4.举办足球夏令营。霞浦县每年举办足球夏令营,选拔在校园足球联赛中表现突出的队员参加,邀请足球教练员对他们开展足球训练,通过封闭式训练,提高他们的足球水平。

(三)构建足球竞赛体系

竞赛是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关键,抓好足球竞赛,促进足球内涵发展。

1.竞赛体系完整。全县建立健全了横向三级和纵向四级的校园足球联赛制度。横向三级的校园足球联赛是小学、初中、高中的足球比赛,小学开展小星星队、贝贝队和男女队足球赛,初中开展男女队足球赛,高中开展男女队足球赛;纵向四级的校园足球联赛是班级、年级、校级、县级的足球比赛,现在校内的班级联赛、年级挑战赛等竞赛活动已基本形成,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班队和段队之间经常开展对抗赛,校级足球代表队每周按计划进行训练或比赛活动,全县每年定期举行春、秋季2次校际足球联赛,并在暑假举办全县中小学足球精英赛,每年参加县级足球比赛的学生达到2000多人。

2.竞赛开展规范。霞浦县在开展足球比赛中,坚持场地、设备、设施、人员安排、竞赛组织等标准化,以标准促规范,让足球竞赛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3.教育宣传。霞浦县建立“互联网+足球”智慧平台系统,及时、大量、多角度宣传和报道各级校园足球联赛和相关的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完整报道霞浦县球队参加全国、省、市各种赛事和取得的成绩,以及涌现出的各种优秀人物和先进典型,以此扩大校园足球的影响力。

(四)构建足球保障体系

没有保障体系的建立,校园足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是一句空话,霞浦县从制度建设、经费投入、场地建设、设施配备、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安全风险防控等方面构建起了保障体系,让相关领域、相关组织、相关部门形成合力,推进校园足球的发展。

霞浦县校园足球的开展,基本构建起了足球教学、课余训练、竞赛、保障四大体系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了足球的普及程度和竞技水平。近年来,霞浦县足球队在全国和省、市级的各类比赛中均取得了较好成绩。霞浦县第一中学U13男子足球队代表福建省参加内蒙古自治区“一带一路”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获得亚军。霞浦县实验小学女子足球代表队参加2017年“人教杯”中国科技城(绵阳)全国校园足球邀请赛,获得亚军。霞浦县第一中学U12男子组和霞浦县实验小学U11女子组曾获2017年全国青少年足球冠军杯赛总决赛团体二等奖。霞浦县第一中学初中女子足球队曾获2017年福建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初中组)冠军。

近年来,中央教育电视台、福建省电视台综合频道、公共频道、体育频道及闽东电视台、闽东日报和霞浦县电视台等媒体均对霞浦县的校园足球工作情况进行过专题报道,较大幅度提升了霞浦县校园足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社会和家长的好评与支持。

今后,霞浦县将继续以足球为突破口,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为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足球队足球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Top football team rises from slum 贫民窟中崛起的足球队
大山里的足球队
让足球动起来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少年快乐足球
球迷悼念 这一夜为沙佩科恩斯足球队流泪
团购
认识足球(一)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