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巴蜀

2019-09-10 07:22徐俪桥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19年34期
关键词:耳根肘子烤红薯

徐俪桥

挖几株折耳根(鱼腥草),清洗干净,生蘸着辣椒面,就这样直接吃,简单的方法却吃出不一样的味道。

折耳根清凉的甜,还有它清新的泥土味中的涩,再加上火辣的辣椒面,这是一种独特的味道,也是一种独特的情怀,是本地最原始也最常见的吃法。

除此之外,烤红薯或紫薯,以及烤冻粑片,都是我味觉的盛宴,散发着当地的风俗人情。

烤红薯,顾名思义,从地里挖出来,连面上的泥土也不必洗,用根铁丝穿插,放在火堆上烤即是。等到红薯的中心部分都烤软了,就可以轻易地撕下它的外皮,尽情享受了。第一口下去,满嘴香甜,入口即化。当然,刚烤熟的红薯自然是炙手的,手心的滚烫能让人感受到古朴的温暖与淳朴。

烤冻粑片就更简单了。将买来的冻粑切成片,放在火堆上烤熟为止,烤到面上起一层薄焦最好,吃起来外脆里酥,爽口而不腻。

当然,无论是烤红薯、烤冻粑片,还是折耳根,都算不上精致的小吃。当我手捧烤红薯时,我的手已是布满泥垢,我并不以为脏,反而感到亲近——這是对大自然的亲近。至于情怀,使这粗糙的吃食变得意义非凡。从前,那些家庭不富裕的人迫于生计,才吃红薯这些粗粮填饱肚子的。即使祖辈们一贫如洗,他们依然能把这些食物变得有滋有味。而今天,同样的场景,同样的食物,怀着不同目的的我们,又是否能达到同样的心境与情怀呢?

我想,这正是巴蜀的情怀……

传说一次,苏东坡的妻子王弗在炖肘子时因一时疏忽,肘子焦黄粘锅,她连忙加各种配料再细细烹煮,以掩饰焦味。不料这么一来,微焦的肘子味道出乎意料的好,顿时乐坏了苏东坡。苏东坡不仅自己反复炮制,还向亲友大力推广,于是这道菜被冠以“东坡”之名,并得以传世。

而这道名菜便是我最喜欢的川菜之一“东坡肘子”。“东坡肘子”不仅是老家团圆饭中的大菜,也是招待尊贵客人的必备菜。肘子与各种各样的配料加在一起,光看着就令人垂涎三尺,一口下去,配料酸甜辣与肘子的肥而不腻混在一起,显然,这是一道老少咸宜的名菜。

外公煮的“东坡肘子”最好,还有一样菜也是他的拿手好菜,那就是具备川菜两大特点的“麻辣香肠”!过年,家家户户都会飘出香肠腊肉的香味,而外公做的香肠,是其中的佼佼者。

辣的瘦肉、香的肥肉被包在脆的肠里,这其中最富技术含量的,就是控制瘦肥的比例。瘦肉多了塞牙缝,肥肉多了太腻,两者保持在三比二最为恰当。外公做的香肠实在令人欲罢不能,一片下去,口齿留香,甚至耳鼻中也弥漫着麻辣香;几片下去,大汗淋漓,连肚子都是辣乎乎的……

不论是肘子,还是香肠,都是团圆时的家常菜。平日里则吃不出其中的风味。因此,两者给我的印象都是:一群人,老老小小,围在大圆桌上,边吃边聊。的确,只有外公的菜才能勾起如此韵味,也就是家的味道。其次,几乎所有的川菜,都讲究一个“辣”字,辣得人大汗淋漓,辣得人神往,辣得人心怡。这是原始的粗犷的辣,却寄予了浓浓的巴蜀情。

【点评】小作者用心体验生活,细心品味美食,最可贵的是在品尝美食的同时,真切地领悟到食物中蕴藏的那份人情美、亲情美、世故美。文笔如话家常,亲切、自然、轻松,透过文字能读到四川人的饮食个性,文中的人物真实可感,仿佛就在我们的身边。

(指导教师:陈思晓)

猜你喜欢
耳根肘子烤红薯
舌尖上的美味
秀逗蘑菇村
寻宝记之采折耳根
烤红薯
肘子的一百种吃法
折耳根炒腊肉
一块烤红薯
田间美味折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