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化工原理教学改革探讨

2019-09-10 00:17张秋荣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5期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

张秋荣

摘  要:顾名思义,应用型大学就是以“应用”为学校教育宗旨的第一位,所以本文探讨的化工原理教学也应该本着以实际应用为主的教学理念展开。在国家教育部新课改规划的要求下,以及新型教育发展理念的普及,应用型大学教育都向广大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课程内容、落实教学相关实验课程、改善传统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以此促成化工类专业、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化工原理教学;改革创新型教学

本文所探讨的化工原理教学改革是对于应用型大学的教育体系所说的,应用型大学的教育宗旨当然是注重实践运用,与其相对应的是研究型大学。基于应用型大学的培养宗旨和侧重点的重实践、重应用性的特点也必然导致化工原理教学的侧重点也如此。化工原理这门课程是化学应用、生物化工、食品、轻工业、化工、环境资源保护和材料等专业学生的学科基础课程,也可作为读取上述专业理论研究的学生学习参考书。从受学学生的多专业性也可以看出化工原理这门课程的基础性,基础性学科的特点大都是内容比较丰富,知识涵盖面广,所设计该学科的分支知识也较多,化工原理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上述专业学生的化工类专业知识以及后续要学习的化学类课程有着重要影响,对学生们的未来就业、从业生涯和事业发展上都有着奠定理论基础的重大作用, 因此对应用型大学的化工原理教学改革创新的要求刻不容缓,本文将对如果进行改革创新以及目前我国改革探究的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概述。

1 应用技术型大学化工原理教学改革方向分析

基于化工原理这门课程的基础性和知识涵盖面广且深的性质,就使得化工原理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高度的理论概括总结性、超强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学习知识的严谨认真性以及较强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们来说,化工原理学科的理论概然性,强操作性单凭教师的传统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勤奋认真的学习态度必然是重要,但如若化工原理教学的教师能改变传统教学策略,或改善教学方法理念,在保障课堂有效授课的同时诱导学生对生活实际中化工操作的发现与思考,并在思考中展开认知实践,才能使得学生一面扎实理论知识理论原理,一方面锻炼实践操作能力以此使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因此应用技术型大学化工原理教学改革创新的方向应摒弃传统单一化的课堂教学,教师应注意结合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操作、课外社会实践、实践操作大赛等众多形式组成复合、多元化的新型教学模式。就课堂教学方面来说,教师可以通过采用适当、新颖的的教学课件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化工原理课程的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学生的一大良师”,激发学生自主的學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化工原理这门课程动力的一大强有力催化剂。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在于教师的教学课件、教学案例的全方面精致化。教师可以在教学课件中适度拓展化工原理教学内容,并采用丰富、合理、恰当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教育资源,要尽量将静态的文字信息和抽象、高深的理论知识概念转变为动态的、形象的、声情并茂的课件信息或实际化工操作案例中,通过不断刺激学生的视听觉达到激发学生化工原理学习兴趣的目的。

2 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化工原理教学改革应结合新课改要求,转换传统教学理念,灵活、巧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随着目前国际信息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各类课堂教学带来更丰富多元的辅助手段,给教师的化工原理教学课件设计、规划带来更多选择,给学生带来更直观、形象、丰富的教学体验。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成果日益突出。同样,在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化工原理教学进程中,若教师科学合理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展开多媒体教学操作,能够很大程度上突破化工原理知识的深奥难懂性,能够有效改善学生对抽象概念的记不清、记不住、记不久现象,同时也给学生带来全新的课堂学习体验,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化工原理学习资源与便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化工理论研究的兴趣。一方面多媒体课件的图文声像并茂,多方位、动态的反映化工原理教学中研究对象的同时调动学生情绪和注意力。通过多媒体放映,可以实现学生们对实际生活中化工操作的情景再现,并通过对该现象的认真观看产生感悟与思考。培养学生们关于化工操作背后原理的深入理解与感悟,并加深学生对相关化工原理概念的印象。这些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优点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在良好学习体验的同时也提高整体学习素养,从而带动整个应用技术型大学化工原理教学的改革进程。

3 加强对化工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

马克思曾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同样,真理的探讨也来源于实践认知,化工原理知识与实践化工操作具有紧密的联系性,化工原理知识来自于实际操作的总结概括,只有在实践体验后才能理解原理知识的背后运用意义。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高效补充剂。如果说课堂上的化工原理教学是严谨认真严肃的,那课外化工原理实践活动便是丰富活泼充满未知性的。教师正事可以利用这种未知性、好奇性打开学生对未知的化工原理知识的“猎食”,让学生在一种相对开放、放松、真实的化工实践环境下,挖掘出其学习化工原理知识的潜力,也更能通过真实的化工操作体验将课堂所学的纸质版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灵活生动的实践操作,这即是对理论知识记忆的巩固加深又是对化工原理教学的升华。高频率的化工实验后教师也可趁热打铁,组织开展有关化工原理操作的创新改良的比赛,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巧妙运用于实践化工生产生活中,一场实践操作中的改良创作是对多个理论知识点的透彻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想象力、动手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是将学生培养成适合现代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举措。

结束语:

纵观全文所述,对于化工原理教学这门课程的改革创新教学,应本着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总体理念,紧抓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实践操作性强、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技术型人才的目标,着眼强调教学的重实践,相对轻理念的教学目标,立求大规模、高强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讲理论知识巧妙运用于实践化工操作中,为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技术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白娟, 张兴法, BAIJuan, et al. 应用型高校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 广州化工, 2014(22).

[2]  朱慧琴, 赵春梅, 王婷. 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广东化工, 2017(12).

猜你喜欢
应用技术型
工业设计专业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面向模具行业需求的模具专业应用技术型创新人才内涵研究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园林AutoCAD》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新建本科高校Java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浅谈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应用技术型民办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探索
应用技术型大学动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应用技术型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改革路径探析
应用技术型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