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

2019-09-10 00:43陈绪华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5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教学模式

陈绪华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在现如今语文阅读极其重要的前景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对语文的阅读缺乏充足的兴趣,同时教师也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不能够充分提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本文认为教师应当提升自我素养,唯有教师充分理解文章时,学生的阅读水平才能够得到提高。

关键词:阅读兴趣;教学模式;创新性阅读

阅读是查找信息、获得文学感知与作者情感的一个渠道。若想让学生提高阅读的能力,教师应当让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文章,让学生自发性的体验文章中的情感与作者的思想活动,从而能够有实质性的思想感悟,并得到语文审美的提升。我们需要知晓的是,阅读并不单单为了提高语文成绩,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它是国民素质教育与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与产物。以下将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学生的语文阅读缺少合适的引导

小学学生生性活泼好动,甚至有些浮躁,面对需要安静环境的语文阅读,很难从书中积淀与自省自己,静下心来好好地阅读书籍。久而久之,学生的浮躁之气只会不降反升,而文学的积淀则会大大下降,缺乏本年龄段应有的文学素养与底蕴。另外,因为小学学生缺乏指导,面对各式各样眼花缭乱的丛书,并不知道哪些是适合自己的,而哪些又是纯粹浪费时间的,因此,便可能通读各类书籍,泥沙俱下,导致小学学生在书籍中得到不良的影响。其次,在社会的高速发展下,孩子的成绩成为家长与老师最为关注的话题,也正因为如此,学生为了达到老师与家长的期望,常常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疲于完成校内作业、补习班作业,参加各种补习班与特长班。在学生的眼里,一切都变得富有功利性、目的性。因而,学生在心里便会认为,像语文阅读这般不能带来“积极作用”的活动是纯粹浪费时间的。这种心理暗示是大错特错的,阅读虽然不能像试卷上的成绩般显露出效果,但是小学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将来是受用终生的。要想语文学好,阅读的好习惯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语文的文学素养不是他人能口头授予的,而是从阅读中感悟到的。

2教师的教学观念仍较为陈旧

为了达到小学语文新课程的要求,有些教师并没有正确的理解语文教学者存在的实际意义,而是成为了各项小学语文硬性指标的执行人,没有深入思考学生是否能够有所得,是否能够理解与吸收所传授的课本知识,反而生搬硬套的讲述语文教学的各类参考资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成了被动的聆听者,而不是一个主动学习语文的思考者,日积月累下,学生将渐渐地缺少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甚至开始厌恶语文课程。笔者认为教师的首要职责最应是教书育人,在教书的前提下,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教师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赶课程进度而剥夺学生阅读时间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良好的阅读兴趣是在阅读的实践中获得的,倘若教师没有为学生留有充分的阅读时间,学生是不可能达到良好的阅读水平的。另一方面,有些教师会把参考答案当做第一奉行之物,在教授学生语文课文时,一昧的讲参考答案生硬的输入给学生,在真正授课时缺乏自我的见解,使课堂缺乏信服力。不仅如此,生搬硬套参考答案的做法也会使学生缺乏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不能做到独立性的思考,老师一提问,学生就会猜测参考答案,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变得没有思想与主见,一遇到问题就想看参考答案,甚至养成在考试前就开始死记硬背结论的坏毛病。事实上,教师在小学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学生的命运就掌握在学校与教师的手里。倘若教师能够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学生的一生将会改变很多。

以下将针对学生对阅读缺少兴趣以及教师如何做能够增加学生阅读的涉猎面的方面和改变陈旧教学方法来提出一些建议。

3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若想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教师应该极度的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因为只有学生在对语文做到充分了解的时候,学生才能够对语文科目产生足够的兴趣,从而在阅读上增加涉猎与学习时间。其次,教师应当适度在课堂上扩充语文的知识量,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教学,在语文的其他方面也可以适当对学生讲述一些内容,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在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上,更重要的一点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不仅仅停留在文字之上,而要对作者背后所要传达的东西也有所洞悉。因此,教师应当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去品味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内涵,应当用自身的经验感悟作品背后的人生。正如歌德所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上的话,另一只眼睛要看到纸的后面。”在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之后,学生在课后的阅读时间便有可能大大增加,从而从被动汲取化为自发性的阅读体验,在获得成就感的过程中实现对语文阅读的良性循环。

4改变陈旧教学方式,对语文教学进行创新

教师在对学生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度对不合适教学方式做出适度的改变。只要是合适学生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的语文阅读得到提升的方法都可以一试。事实上,教师在作为教授者的角色中是有些无法言语的困难的,教师育人的职责至关重要,但实际上家长与学校对于学生的成绩也有着硬性的要求。那么在这种窘迫的环境下,教师仍可以努力重视起对学生的培养与教育,对学生负责。教师有时其实不必总计较于学生一时成绩的不稳定,多为学生着想,站在有利于学生未来發展的角度上进行语文的教授更配得上教师这个崇高的称号。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若能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进行适当的引导,不再拘泥于陈旧过时的语文教学,适当的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多与学生交流,聆听学生的想法与需要,引导学生对阅读的精粹之处进行巩固与加强,那么学生的语文阅读得到有效的提升与进步将是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43):95.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J].湖北教育出版社,2017(89):121.

[3]  徐艳.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8(51):108.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简析亲子阅读中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