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9-09-10 07:22张绍翠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巨人书籍习惯

张绍翠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情”是一切“行”的源动力,可见让这么小的孩子能主动的去阅读,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前提。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的确,兴趣的力量是神奇的,它不止能让孩子主动阅读,还能调动学生内在的潜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从而对书中看到的知识进行发散,甚至还会出现创新呢。而在我们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1)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培养阅读兴趣。在语文课堂开始时,设计精彩的开场白,创设有效且生动的学习情境,引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起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他们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为整堂课拉开序幕。而这份兴趣要靠和谐的课堂气氛保持,一次课堂教学不只是一次认识过程,也是一场情感交流过程,所以在课堂持续中,要精心设计各个环节来保持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我们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一些课堂学生活动激发阅读兴趣,如铺设场景,组织讨论、辩论、看图说话、分组竞赛等活动,使学生保持那份炽热的兴趣。

(2)合理选择阅读语段或内容,调动阅读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选择文中重要的语段或者学生自己喜欢的语段来朗读,阅读内容应选择贴近学生实际,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寓言、童话、儿歌等,这样的内容能很好地吸引学生们的眼球。在课外阅读方面,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可逐步放手,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如《成语故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选》、《木偶奇遇记》等,也可以推荐各种系列各个领域的书目给学生,让学生从中自由选择,读他们感兴趣的书,了解最想知道的事。从而在内容上吸引学生,调动学生阅读兴趣。

(3)重视朗读指导与训练,提高阅读兴趣。朗读的形式有领读、个别读、一起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丰富的朗读形式既可以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朗读能力和朗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在指导朗读《巨人的花园》的时候,首先让学生明确巨人回来前后花园发生了什么变化。巨人回来前花园是很美的,是孩子们玩耍的乐园,巨人回来后花园里就算到了春天依然是一片冬天的萧条景象。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理解采用适当的语调去读。教师可指导学生想:为什么巨人一回来花园就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那是因为巨人不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整篇文章巨人醒悟前后的变化也是至关重要的,从一开始的训斥,孩子们的害怕到巨人醒悟后变得和蔼可亲,教师指导学生带着理解朗读课文,特别是巨人说的话。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演一演的形式,演一演巨人和孩子们,让学生对文中的角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4)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激发阅读兴趣。在小学低段语文课上,因低段的孩子以直观思维为主,对抽象的知识要求需要直观形象地呈现,而低段语文教材中插图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在阅读教学中,根据他们这个思维特点,巧妙利用这些插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在孩子们有了阅读兴趣的基础上,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也尤为重要。在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阅读自主性明显不高,基本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势必影响阅读的效果。所以仅凭学生的产生一时阅读的兴趣来维持他们的阅读肯定是不够的,为了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1)学会精读习惯的重要性。大部分学生一开始没有精读的意识,也没有精读的意志,或不懂精读的方法,也没有精读的习惯,看看精彩的情节甚至好看的图片,连字词给的意思都不完全懂得,更别提理解文中的思想了。一味地泛读,却在这样的泛读过程中流失了多少文章的精华,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和升华。

精读可以得到理解、领悟与分析;泛读侧重于快速地捕捉某些信息。精讀与泛读都是小学生应掌握的阅读方法。但学生一般自我养成的一般都是泛读的习惯,一味的泛读,容易导致小学生阅读时追求高速度而影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影响他们对文本真正的领悟与分析,所以我们应该先让他们学会精读的习惯。

(2)培养学生主动收集资料的习惯。阅读不能走马观花,培养学生主动收集资料的习惯。在阅读后,把每次阅读得到的收获主动写下来,包括新认识的字,新理解的词,新得到的知识等等。在阅读前,可以先通过其他书报杂志的查阅,或者通过上网查阅甚至进行实验,加深在阅读时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受到更多启发。这个收集过程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如学习《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一文时,课前先收集资料,有的学生去了解了有关作者魏格纳的生平介绍。有的同学收集了关于大陆漂移说的内容介绍。当学生汇报交流时,同学们都听得兴趣盎然,以至于有的学生收集资料的活动课后仍在继续,有的同学对魏格纳的成就很有兴趣,所以课后又去翻阅了他的其他的一些成就。

(3)培养学生摘抄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过程中,多动动笔,能够帮助累积资料积累知识,特别是能够加深理解,领悟文本的思想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基本的摘抄习惯,让学生把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精彩片段、重点语句摘抄下来积累知识;把自己的思考、分析、归纳也及时记下来,形成读书笔记,产生知识迁移,更深刻地挖掘了文本的情感价值,使学生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三、创设阅读平台、时间,让学生快乐阅读。

(1)班级创设读书角。我担任班主任时,我会让本班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书籍,暂时租借给班级,集中到一起放置一个班级读书角,供全班同学借阅,等到学期结束后自行带回家。这样学生们会很积极把自己喜爱的书籍带来分享。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可以借阅,有专人负责借还流程,十分方便。让学生在班级里享受阅读的乐趣,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扩大阅读面。根据自己的喜好,借阅更重书籍,得到各方面的冲击与升华。有些书籍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辨识真善美,拒绝假恶丑,学会感恩、做人与生活;有些书籍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考意识,使他们形成缜密的思维。有些书籍让他们感受名人的成长,学习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确定奋斗目标……

(3)在学校设立阅读时间,让学生轻松阅读。首先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自我监督能力弱,有时做不到自主阅读;其次许多学生舍不得课余时间拿来阅读占用自己的玩耍时间。那么我们就在学校上学期间,设立专门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自愿自主的快乐阅读。有时安排老师督促、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阅读时间,也真正提高了学生阅读的效率和阅读的能力。

猜你喜欢
巨人书籍习惯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习惯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上课好习惯
国内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好习惯
书籍与少年
直立的石巨人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