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丽:月球车背后的女人不简单

2019-09-10 07:22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月球车玉兔嫦娥

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全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鲜为人知的是,这次探秘月球背面的主角——颇具科幻色彩的月球车所使用的14台关键电机,都出自80后工程师张艳丽之手,她被誉为“月球车背后的女人”。

从小就想与星星亲密对话

张艳丽于1981年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读五年级时,张艳丽就积累了丰富的天文知识。小学自然课本上的四季星图成了张艳丽的启蒙老师,读中学时,她便拿着爸爸送的望远镜仰望星空,按图索骥,沉迷其中。

高考过后,张艳丽被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专业录取。2006年,作为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张艳丽顺利进入大名鼎鼎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21研究所,从事航天电机研发工作。其实,生活中的张艳丽不仅爱与星星对话,还是个有情调的女子,喜欢看时尚刊物,穿衣打扮也很讲究。但限于工作特殊性,她只好割舍了。原来做航天电机研发工作,从产品设计、加工、生产、检测到售后服务、技术支持,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都需要设计工程师去解决。因此,他们很少待在办公室,经常要“泡”在车间工作。

为研制月球车呕心沥血

2007年,张艳丽接到一个大任务——设计用于弹道导弹的特种电机。张艳丽埋头苦战4个月,终于打破技术瓶颈,漂亮地完成了这个研究项目。由于专业技能拔尖,2009年,张艳丽接到了为月球车设计电机的任务,28岁的她做梦都没想到,领导会放心交给自己如此的重任。对于月球车来说,电机堪称“核心中的核心”。正因为月球车的电机异常重要,所里当时的计划是设计3款不同的电机。在研究方案阶段,张艳丽却大胆提出异议,认为通过设计和工艺改进,完全可以把3款不同的电机合成一款。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通过充分分析论证,张艳丽的方案最终被采纳应用。张艳丽说:“此举可以节省近70%的研制费用。”

虽然方案被采纳了,但张艳丽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要克服非常大的困难。“因为月球表面的环境非常复杂,要经受高低温差300多摄氏度的考验。”张艳丽很清楚,凡是航天产品,设计都讲究轻巧二字,因为每重一克,发射上天的燃料就要多用一份。此前,我国同规格的电机从来没有经受过高低温如此悬殊的恶劣环境,这意味着设计师需要从无到有,设计一个能够经受超大幅度温度变化的微小电机。

2013年12月15日,“玉兔號”月球车完美实现了在月球上软着陆。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在月球车着陆的那一时刻,张艳丽激动得眼泪止不住地夺眶而出。

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幕后功臣

月球车项目完成之后,张艳丽和团队一起,开始了被命名为“玉兔二号”的嫦娥四号月球车打造工作。张艳丽需要更深层次更加全面的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因为月球正面有较为宽阔的平原,着陆相对容易一些。而月球背面的地形则更为复杂,陨石坑更多,地势更陡峭,为了不撞到峭壁,需要采取近乎垂直的着陆方式。针对更为严酷的月球背面环境,“玉兔二号”也在“玉兔号”的基础上经过大幅升级,在性能上有了极大提升。

在质量管理上,张艳丽没有一丝马虎。有一台电机已经通过全部仪器设备审核,各项指标完全符合要求,但张艳丽却当众宣布电机报废,必须拆掉重做!张艳丽说:“这些线圈没有按规定缠绕,偷懒了!”原来,按照设计,这台电机的每一根铜线都应该由底部的小孔缠绕到定子上,但工人却先在转子上缠绕几圈,再从底部穿过,这样缠绕一台电机能比完全合规操作省力不少,而且仪器设备也检测不出来。但张艳丽知道,这批电机要用在探测器上,将在月球上经历昼夜300多摄氏度的温差,“一丝”在地球上检测不出来的误差,很可能在太空极端环境下被放大而造成设备停摆。

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据《恋爱婚姻家庭》 默然/文)

猜你喜欢
月球车玉兔嫦娥
12345,“嫦娥”奔月那些事儿
了不起的“嫦娥”家族
巨型玉兔
想过中秋的玉兔
月球车之最
嫦娥四号与玉兔互拍
Mining the Moon Becomes a Serious Prospect
“嫦娥三号”两器互拍结束 月球车开始月面测试工作
月球车总动员
“嫦娥”为何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