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对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现状的调查及角色定位分析

2019-09-10 10:28杨功平冯晓旭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8期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艺术类大学生角色定位

杨功平 冯晓旭

摘要:新媒体时代下,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引发了高校大学生群体或个体的心理危机事件。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实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已成为当前艺术类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理应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心理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本文通过实际调查全面把握当前辅导员对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现状,总结与分析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明确辅导员在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效。

关键词:辅导员;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现状;角色定位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

本文主要是围绕沈阳高校辅导员对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现状的相关问题,利用新媒体平台,对辅导员和艺术类大学生两个群体进行调查研究。其中,高校辅导员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院系辅导员,而且涵盖公寓辅导员。问卷全部是电子问卷形式,采取网上答题并提交。全面收集有关辅导员对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并组织辅导员和大学生代表开展4次集体视频座谈会,更加深入了解辅导员对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不同看法和具体的反馈意见。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Alpha分别为0.843和0.872,信度系数均大于0.7。因此,整体上观察调查问卷的内在信度是比较理想的。其中,《辅导员对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现状的调查问卷(电子版)》,调查期间共发放电子问卷680份,其中辅导员340份,大学生340份,有效提交642份,有效率94%[1] 。所有电子问卷调查结果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二、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关于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重要性分析

对“在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辅导员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项,在艺术类大学生中选择“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的比例为43.0%,有47%的学生选择“不赞同”或“非常不赞同”。由此数据可知:艺术类大学生中自身所具有的鲜明个性,对辅导员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往往持排斥或不认同,不愿意去接纳辅导员对自己所开展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进一步对具体原因进行剖析,一方面,学生当遇到心理困扰时,不愿意主动向辅导员寻求帮助,更多的是向同学寻求帮助或独自一个人去消化;另一方面,辅导员所开展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成效在艺术类大学生群体中没有得到一致认同。同时,对于“当出现心理危机时,你会依次向谁寻求援助,按照重要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如表1所示)一项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均值最小的是“家长”,依次为“同学”、“和你关系比较融洽的任何教师”等,而“辅导员”则排在后面,凸显出辅导员在艺术类大学生中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偏低。

(二)关于辅导员开展心理危机干预需具备的能力和条件分析

通过座谈和调查可知:辅导员和大学生普遍认为,从事心理危机干预时辅导员需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恢复能力;掌握心理危机干预技巧,比如倾听、交流、评估的技巧;具有较强的工作意识和责任感;熟悉危机干预的方法和流程以及掌握一定的心理危机干预理论等知识,在所有的电子问卷调查数据中显示,仅有45%的辅导员接受过心理学相关专业学习或培训,仍有55%的辅导员没有接受过心理学专业相关方面的培训和学习。同时。目前絕大多数辅导员具有理工科背景,心理学专业知识薄弱,这样的现状给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带来了挑战。不仅显现了现阶段高校提供心理学专业相关知识培训的机会比较少,再加上很多辅导员进行自主学习心理危机干预知识的意识不强烈。

(三)关于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和座谈会资料的整理发现:大多数辅导员对心理危机干预的步骤较为熟悉,在面临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能够具有应对策略,但是也存在不少辅导员坦言,自身在处理此类事件时有所欠缺,经验不足,常常出现恐惧、焦虑等症状;同时,经常与学生开展谈心谈话工作的辅导员占34.1%,有时与学生谈心谈话的辅导员占45.9%,有20%的辅导员“很少”或者“从不”跟学生开展谈心谈话工作。同时,55%的辅导员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能够根据心理档案及时跟踪和掌握他们的日常动态,当然仍有45%的辅导员没有建立心理档案,学生遇到心理危机时,无法第一时间获知,贻误最佳心理危机干预时间,对学生造成严重影响。[2]

三、实践中的角色定位

(一)辅导员应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探索者角色

曹连众老师在《略论辅导员角色的嬗变与定位》一文中,给予了辅导员更为具体的角色定位:“辅导员是学生政治上的引路人、生活中的贴心人、心理上的疏导者和学习上的指导者。”我们可以看出高校教师队伍当中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因此,辅导员具备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优势。在与学生日常谈心谈话过程中,辅导员应当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探索者”角色,做到对常见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异常举动,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辅导员应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全程参与角色

学生从新生入校到毕业离校,辅导员是陪伴着他们走过了整个大学生活,对学生情况也是最为了解。因此,在危机干预中,辅导员需要全程参与到学生的心理危机处理中,如与危机学生的谈话和安抚,与危机学生家长的电话联系或当面沟通,与学校保卫、院系、学生公寓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辅导员的全称参与。同时,做好心理危机干预专业人员的助手,为学生、家长和学校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

(三)辅导员应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后的跟踪者角色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工程,尤其遇到严重心理问题,需要辅导员全程的跟踪和观察当事人,利用自身的职责和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推动学生度过心理危机,尽最大努力避免学生心理危机二次发生。同时,在危机后期跟踪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比如趣味运动会中的速写接力等娱乐活动,并建立“院系-班级-工作室-公寓-家长”五级跟踪体系,进一步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从而营造有利于艺术类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为心理危机干预作用的发挥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桂芬,甘红缨,李志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318.

[2] 杨静.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现状的调查分析与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3-66.

[3] 邓黎崇.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角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4-175.

[4] 邱欣红,侯庆红.家校联合 转危为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家校联合的现状研究[J].科教导刊,2019:181-182.

猜你喜欢
心理危机干预艺术类大学生角色定位
让学生动起来、笑出来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特点分析与对策研究
浅谈艺术类大学生消费心理及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高校辅导员针对需要危机干预学生的帮助技巧
高校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培养研究
试论我国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构建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