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养殖场母猪衣原体病血清学调查

2019-09-10 07:22刘萍王悦萦颜鲁军马忠仁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23期

刘萍 王悦萦 颜鲁军 马忠仁

摘要:为了解兰州市周边县区小规模养猪场衣原体病感染情况,2019年8月分别采集榆中县、皋兰县与兰州新区猪血清共405份,采用IHA进行衣原体流行病学调查,共检出43份阳性血清,总阳性检出率为10.62%。该结果说明,衣原体病在兰州周边县区存在一定程度的流行。衣原体病对猪养殖业具有较大的潜在危害性,需要引起相关猪场管理人员的重视,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做好猪衣原体病的诊断防治工作。

关键词:猪衣原体病;血清学调查;间接血凝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3.003

0引言

猪衣原体病是由流产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以生产母猪怀孕后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为主要特征,公猪感染流产衣原体可引起睾丸炎,附睾炎等,也可通过配种传播该病。该病还可造成新生仔猪生长缓慢,抗病力下降甚至死亡等。患病猪只的粪便、尿液、乳汁、流产胎儿、羊水中携带有大量致病原,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衣原体病对猪养殖业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是仅次于猪瘟、猪蓝耳病等高危性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常见病种之一。小规模养猪场是兰州及周边地区生猪和猪肉供应的主要来源,因此,这些猪场的疫病防控对于稳定生猪和猪肉供应十分重要。

1材料与方法

1.1流行情况

2019年3-7月,兰州新区和榆中县2个小规模猪场发现有部分母猪发生流产,新生仔猪衰弱,生长缓慢的传染性疾病,整体发病率较高,造成的危害较严重。经过一系列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严格的试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猪衣原体病[1]。随后对猪场发病猪和疑似病猪进行隔离,以长效土霉素肌肉注射等进行紧急治疗,对流产死胎、胎盘及其他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彻底消毒圈舍。最终在该猪场有效控制该病的再次发生。为进一步掌握兰州周边县区猪衣原体病的具体流行情况,2019年9月采集兰州新区,榆中县和皋兰县部分猪场的生产母猪血清,对衣原体病的流行情况进行血清调查。

1.2样品采集

于2019年9月在兰州市周边县区几个分散的小规模猪场采集生产母猪血清样本进行衣原体病血清学调查。采样猪场包括榆中县的4个猪场(其中之一曾发猪衣原体病),皋兰县的2个猪场,兰州新区的3个猪场(其中之一曾发猪衣原体病)共采集405份,置冰箱-20C保存备用。

1.3检测方法

衣原体间接血凝检测试剂盒购买于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诊断中心,用于检测采集的猪血清衣原体抗体,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准确操作。在对照组成立的前提下,若被检血清阳性效价达到抗体滴度1:16,出现2个加号(半数红细胞抗原凝集)表示为阳性。抗体滴度为1:4,出现1个以下加号为阴性。抗体滴度1:4~1:16,判定为可疑样品,需要进行重新检测[2]。

2结果

3个县区养殖场的小规模养猪场的母猪血清学检测结果见表1,表2。各县区养殖场母猪均有不同程度的衣原体感染,榆中和新区猪场的感染率(13.25%和10.64%)高于皋兰(6.12%),曾发过衣原体病的猪场感染率较高,平均抗体阳性率为18.44%,未发病猪场抗体阳性率较低,平均抗体阳性率为7.95%。

3讨论

养猪业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非洲猪瘟疫情肆虐的当下,做好疫病防控工作,保证生猪的存栏量和供应量,对当前我国养猪业恢复健康发展以及保持人民生活水平都有重要意义。猪衣原体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引起繁殖障碍的疫病之一,该病由衣原体科衣原体属的流产衣原体感染引起。有些猪在感染后侵入部位会发生局部感染,导致局部性炎症,如结膜炎、肠炎、肺炎、繁殖障碍等,也能造成全身感染。妊娠母猪感染衣原体后会对所产的后代仔猪带来严重危害,部分母猪会发生流产、产死胎等。其中流产通常在妊娠后期发生,该阶段的流产率通常能达到0.2%~0.9%。感染母猪发生流产前,自身条件相对较好,体温、采食以及行走都非常正常。但在分娩后,部分母猪会发生胎衣不下,部分会由于胎衣而导致子宫感染,进而使其发生死亡。感染母猪所产下的存活仔猪;体弱,发生关节炎症状,即关节有所肿大,呈现跛行;部分表现出肺炎、肠炎等症状,能持续排毒。使用抗生素治疗能减轻症状,但容易出现复发,有些会变成僵猪,有些在断奶后缓慢死亡。公猪感染后会导致睾丸增大,用手触碰会产生痛感。在养殖实践中,可根据临床症状初步判断猪场是否有衣原体感染,一旦发生流产的情况,应迅速采取措施处理。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兰州周边县区小规模猪场普遍存在流产衣原体感染,抗体阳性率平均为10.62%,不同县.区感染率也有很大差异,尤其曾发生过猪衣原体病的猪场母猪抗体阳性率明显较高,尽管这些猪场不再发病,衣原体隐性感染状况依然较为严重。流产衣原体感染的猪只会持续向外排毒,可能导致新增感染。流产衣原体可侵人猪口腔、眼结膜、呼吸道或生殖道上皮细胞,并在上皮细胞中不断增殖。多数情况下猪在感染后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容易被忽视。这种隐性感染可通过血清学方法检测出来。对猪群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测,检出阳性猪及时淘汰,保证种猪群的健康,对目前猪的扩繁意义重大。

衣原体的感染宿主谱比较广,大多数鸟类,绵羊、牛和啮齿类动物都可感染,并成为猪的感染源[3]。因此,养猪场、养殖场应构建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重点做好养殖场进出入口、产房、圈舍的卫生消毒工作,有效控制衣原体的繁殖生长。母猪的流产胎儿、胎衣和流产物应该集中无害化处理,避免让其他猪只接触。常用的消毒剂为2%来苏尔溶液或2%苛性钠溶液。母猪在繁殖中应重点加强产房的卫生工作,防止新生仔猪感染衣原体而引发发病。还应重点做好圈舍内的灭鼠和防虫工作,避免动物传播病原。

4结束语

由于衣原体的宿主非常多,只有采用封闭式的饲养系统才能有效避免猪場进人携带病原的其他动物。同时使用有效消毒剂进行严格消毒,确保产房卫生良好,避免新生仔猪发生感染。还应做好疾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养殖场兽医掌握猪衣原体病的具体流行特点和诊断方法,一旦出现发病情况,应及时将患病猪只隔离饲养,同时彻底消毒圈舍,改善饲养管理方案,保障各项防御措施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唐万勇,丁文格,蒋文明,等.猪的衣原体感染[J].中国猪业,2016,11(3):45-51.

[2]李应国.动物衣原体分子检测方法研究和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D].重庆:重庆大学,2012.

[3]朱密.猪衣原体病特点解析及防治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17,38(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