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我见

2019-09-10 15:16兰元强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5期
关键词:师爱教学方法课堂

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不断地发展,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诚然,在我们教师队伍中,有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仍采用那套陈旧的方法。教不法,却埋怨学生素质低,殊不知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例如有些教师课堂讲授倾泻無余,课后作业纷纷而来,这样的教学在学生的脑海里哪有一点容其思考,自由支配的空间?学生没有思考和理解问题的时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失去了学习主动权。也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事事包办全盘“师”化,这样的教学却违背了教学的规律,学生创造力又从何谈起呢?这样的教学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和创造的能力,阻碍了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给人留下广阔思维空间的例子。如一幅图黄上,断画一截山峰,下面是树木人家,中间烟锁云断,出现了空白。出现这些空白,其目的是什么呢?那就是让观赏者在想象中体会到空白的丰富内容。再如是我们平时看到演奏家在演奏乐曲时,忽然旋律中断,嘱然而止,在这短暂的音响空白中,听众在紧张的节奏中松弛过来,仍觉余音缭绕,此时可真是无声胜有声啊!这叫做截断的“空白美”。画家是如此,演奏者如此,难道我们的教育教学不也应该来个如此的偿试吗?具体说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而学生则是主体。要体现这一观点,教师必须有意设计“空白”,让学生有补白的机会。

毛泽东同志说:“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因,而是在事物的内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教师的作用只能外因,学生才是内因。我们来看一位很优秀的教师提供的有趣例子:有一次,一位学生在上数学课时打瞌睡。下课铃响时,他醒过来,抬头看见了黑板上留了两道题目,以为是当天的家庭作业。回家后,他花了很长的时间,就是算不出来,但是他还是锲而不舍。终于,他算出了其中一题,并把答案带到课堂上。老师见了不禁瞠目结舌,原来老师认为那两道题目出错了,而且和很多拔尖的学生也算不出来,都以为是无解的。如果该生事先知道这些的话,恐怕他就不敢去演算了。我们姑且不谈这位学生是否优秀,但他能奇迹般地挖掘了自己数学的内在潜能,超常规地发挥,解答了这一道难题,这就是学生内在潜能所至。作为教师必须努力挖据学生的内在潜能。

总之,教师在启发学生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抛开“满堂灌”和“一言堂”的教学方法,要在中间留有一定“空白”,由学生在这块空白的地方自己活动,使其通过活动去索取知识,这是其一。其二是在这块“空白”里教师要吸引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假若没有留着一些“空白”来,那么学生诸多问题就得不到解决,相对智力也得不到发展。其三是在这块“空白”里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

现在,教师只有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更新旧观念,才能具有敏锐的洞悉力和足够的智慧去“寻金挖宝”,才能担负起培养祖国栋梁人才的历史重任。

教学工作中的我虽兢兢业业,但并未犹鱼得水、玩转自如。直到有一天随手翻到孩提时代的笔记,无意间再次看到这句话:“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我被这句话所撼动。此时的我若有所思……

我自信认为自己的课堂很精彩,因为我每次上课前都会花费十二分的精力来备课,唯恐漏掉一个知识点。但每次课堂孩子举手回答问题的人数,却是一次比一次少,直到不再有任何学生回答问题。我开始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每个环节安排都挺合理的,所涉猎的知识层面也在语文大纲的要求之内,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百思不得其解,在我抓耳挠腮之时,一个学生的话,提醒了我,准确地说是“点醒”得不到解的我。她说:“每次我们回答问题的时候,您都是板着脸,几乎都没笑对过我们,回答对了,也没有表扬肯定我们,尤其是回答错了,您会毫不留情的指责我们。其实大家很畏惧您的,不敢回答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点,我开始试着改变自己,开始对孩子微笑,开始鼓励孩子,肯定他们。慢慢的课堂氛围活跃起来了,孩子们的成绩也飞速发展。而我整个人都轻松起来。有一天,一个小女孩偷偷跟我说:“邓老师,您笑起来好帅啊,我们大家都爱上您的课。”

这个事例不就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吗?我并没有改变课堂内容与知识,我只是改变了一下自己严肃的面部表情和讲课时的语言风格,但收到的各方面的效果确实大之又大的。课堂氛围变得活跃了,我与孩子们的距离也更近了,而我整个人都轻松起来。“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可以说这句话引发了我对自己教学工作的一场思想变革。

随着时间的累积,与孩子们相处的点滴,汇聚成一个个小小的故事。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田,印在了我的脑海,而我对师爱的这个“爱”字,也有了自己更深层次的体会与理解。

师爱,是无私的爱,这种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师爱,是智慧的爱,这种爱是激励、包容、赏识和拒绝。师爱,是理智的爱,这种爱包涵了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师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促使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我深信:爱是能传递的,爱也是能创造的,爱更是能升华的。不过这种爱是需要无私、智慧、理智、积极主动来作支撑的,这四者是相辅相成的。同时,我也深信这种“爱”将会充斥在我整个的教育生涯中。

作者简介:兰元强,男,出生年月1969.01,广西,大专,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师爱教学方法课堂
欢乐的课堂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写给青年班主任:师爱,需要表达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师爱是一泓清泉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爱
写字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