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匠精神谈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2019-09-10 07:22陈国清
青年生活 2019年24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培养

陈国清

摘要:职业院校是与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紧密关联的职业型院校。提倡“工匠精神”自然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院校现在应从重视技能传授、文化教育而忽视职业素养培育的误区走出,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扎根”,进而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产生“蝴蝶效应”。从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分析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职业教育;培养;工匠精神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与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紧密关联的职业型院校。重振“工匠精神”自然离不开职业教育。眼下,确有不少职业院校存在多年来形成的优先保证就业和滿足糊口营生的办学导向,甚至在偏面追求升学和“绑架”技能大赛等现象,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职业院校对“传技”和“育人”关系的把握上出现了偏差,不够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新形势下,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尽快补上“短板”,走出过于重视技能传授、文化教育而忽视职业素养培育的误区,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扎根”,进而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产生“蝴蝶效应”。

一、对“工匠精神”的认识

“工匠精神”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其核心内涵在于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工匠精神”应该从以下方面去理解把握。

1、工匠,是长期受到工业文明熏陶,训练、培育出来的一种专门人才。这种专门人才,是在整个专门、专业活动中掌握技能、技艺和技术的人才,要达到一定高度才能称之为工匠,一般的小手作、一般的简单熟练工,不能称之为工匠。也正因为这样,工匠一定是与工业文明的发展、熏陶联系在一起的。

2、工匠的精神境界,工匠的精神境界有着独特的界定。一般来说,跟工匠匹配的精神,首先,应该具备极强的专业性,在专业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其次,应该具备强烈的专业追求,把这种不懈的追求,贯穿自己的职业生涯,当作人生的一个目标;再其次,应该具备坚定的专业操守,为了自己的专业坚持,舍得放弃诱惑,坚持企业忠诚,把自己的精神生活寄托在对专业的奉献上,这才是工匠具有的一种精神。

3、在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基础上,去看待“工匠精神”这一整体的概念和确切的内涵。真正的“工匠精神”应该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三者的统一。只有从专业性、职业性和人文性这三个特征来把握“工匠精神”,才能够对“工匠精神”有一种源于职业教育,又高于职业教育;源于教育,又跳出教育去看待一种教育的理想境界的追求。

二、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灵魂,成为每一个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所努力向往的一种境界。职业院校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去,要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和理解。

1、职业院校在工作的指导思想上,要从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要求出发,正确认识“工匠精神”对于职业教育的价值,从而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思想武器,奠定现实基础。职业院校要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改革全过程,那就必须在课程设置、实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中加强理性教育的内容。通过必要的人文课程的学习,必要的职业生涯教育,必要的技术理性培育和引导,使得职业院校整个教学过程包含良好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学生能力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

2、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的落实上,必须利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从而使“工匠精神”与技术活动、技能培育有机结合起来,并内化于学生的精神之中。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这种培养更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应该充分发挥企业作为育人主体的作用。职业院校对开设相应的理论课程进行系统的阐述引导,并在具体的实习操作中强化训练。

3、利用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都会有一段时间的实习、实训活动,为了把职业精神的养成落实到实习、实训环节,学校要和企业共同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上岗前请企业相关人员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和规章制度的学习,工作中请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员工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的教育,并在工作中加以示范。实习、实训结束后组织学生交流实训心得,并将实习体会等感想写进实训报告中,指导老师和企业师傅对学生评定实习成绩时要结合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表现。

4、职业院校在师生共同成长的实践中,要以“工匠精神”培育为抓手和载体,给学生、教师一个密切互动、共同成长的机制,只有这样,精神培养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机而又有效的、教与学统一的过程。我们经常以为技能的培育是学生的事,精神的培育也是学生的事,殊不知,精神的培育离开了师生的共同成长,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所以“工匠精神”的培育,对于职业院校的所有教师,也是一次全新的教育改革、教育理念创新的挑战。

5、职业院校在自身文化软实力构建过程中,要以“工匠精神”的培育作为切入点和制高点。一方面在院校构建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另一方面以这种文化软实力向全社会推送“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显然,只有弘扬“工匠精神”,才能真正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才能有职业教育文化软实力生存的社会基础。因此,职业院校必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自身文化软实力建设中,以“工匠精神”培育为重点,让职业院校的学生认识到工匠自身的技能、技艺和技术是他们的物质载体和最根本的职业生涯追求,要有与之相称的独特精神表现,从而获得受人敬重、体面的工作,成为具有高度、定力和魅力的“大国匠人”。职业院校在当今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更多优势的人力资源优势的时候,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培养大量既熟悉新经济又掌握传统产业技能的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职业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的今天,我们重提工匠精神,把职业精神提到了和职业技能同等重要的位置,就是要告诉大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既需要有高超技艺的工匠,也需要有高尚品德的工匠,工匠精神是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傅新平.论职业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特征[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2] 赵攀.职业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的新理念[J].改革与开放,2016(10).

[3] 邹子谦.追求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培养的融合[J].时代教育,2016.30.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培养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