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理念下的习作教学

2019-09-10 17:27陆唯一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习作笔者作文

陆唯一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语文素养考查的重头戏。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怕写作文几乎是一个普遍现象。有教师认为,“会写的不用教”“不会写的教了也不会”。从“不用教推脱”到“教不会的无奈”,彰显了作文教学的尴尬。如何实现学生作文教学的根本性转变?笔者认为,关键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树立生活化、儿童化的作文观。让学生着眼于自己的生活,写出充满“三味”的作文。

一、让习作散发浓浓的生活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观察周围世界,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许多教师追求作文辞彩的华美,于是学生不惜无病呻吟、无中生有,甚至有学生“背作文”“抄作文”。如此,写作与学生的生活渐行渐远。

习作教学,应当散发出浓浓的生活味。生活是七色的,是五彩斑斓的,也是多味杂陈的。一是要引导学生进行真观察,在生活中对学生多加提醒、多加引导;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生活情感;三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无拘无束的表达。比如,苏教版六上习作1,要求学生写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經历。在课间与学生交流时,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对暑假中的生活经历能侃侃而谈。但很少有经历的细节,更少有经历的鲜活。如果按照教材要求,让学生以回忆的方式完成习作,学生很可能会编撰。如此,反不利于学生习作素养的培育。为了给学生的习作增色添彩,笔者果断改变要求,让学生利用周六、日,回家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果然,学生能畅谈一些生活体验,如“学煎荷包蛋”“学洗衣服”“学烧红烧肉”“学滑冰”等。为了让学生写出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文章,笔者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精细分割”,如让学生深度描写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所见、所闻、所感。如此,学生的习作散发出浓浓的生活味。

二、让习作流淌着纯纯的儿童味

小学生的习作语言,应当是童言,充满着童真、童趣,应当能照亮学生的美好童性。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呵护学生的童心,守护学生的童性。对于小学生来说,习作的意思比意义更重要。

小学生单纯可爱、天真无邪,习作就应当让学生童言无忌、实话实说,应当让学生“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作为教师,要将表达的权力、表达的意愿彻底还给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包办代替,而应当释放学生的话语权。要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思绪,让学生产生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喷薄愿望。比如,教学苏教版六上习作2,作文要求学生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如何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教学前,笔者从网络上搜集了许多爸爸妈妈呵护孩子的图片,嵌入轻音乐,孩子们浮想联翩,讲述了许多感人的真事。在此基础上,学生自由表达,写出自己想写的话,说出自己内心的话。

又比如,一位学生在《爱在心里口难开》中这样写道:一想到我生病时,妈妈马不停蹄地带我去医院,陪我打针,照顾我,悄悄地流泪,我的内心就油然生出一种感动。我想,以后在妈妈劳累时,我要主动递给她一杯水,在妈妈有心事时,我要主动帮妈妈分担。这样的表达,虽然缺乏一定的文脉,但却是学生内心真实的表达。作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表达,调动学生习作表达的积极性,激活学生表达的创造性。

三、让习作飘散暖暖的真情味

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情感就是学生写作的生命线,是写作的灵魂。学生的习作,贵在真情实感。只有引导学生如其所是地描述生活,也就是引导学生写真人、叙真事、描真景,才能让学生的习作飘散暖暖的真情味。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首先要求说实话、抒真情,其次才是看写的好不好。唯独从学生心灵深处流淌出来,习作才能真正感动人。比如,教学苏教版六上习作五,要求学生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由于学生生活圈的制约,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深入实地参观、考察,让学生向农民伯伯、工人叔叔咨询。同时,将习作内容适度放宽,允许学生写家乡的特产。这样的开放性习作要求,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的写作充满情趣。

又比如,有学生写的是《家乡的董糖》,该生这样写:初见董糖,它并不惹眼:桃红色的纸里,码放着八块积木大小的董糖,颜色是暗黄色的。别看它长得不好看,味道可好了。轻轻抿一口,觉得清新、酥软,入口即化,那股香甜直流到胃里,令人爱不释口,妙不可言。再咬上一口,甜味便在舌头荡漾,甜而不腻,十分可口。试想,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过董糖,没有品尝过董糖,学生怎样写出如此生动的习作。在习作教学中,要消除学生与事物的陌生感、疏离感,让学生亲近自然、亲近社会、亲近自我。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习作充满个性。

作为学生作文教学的实践者,教师应当用生活化、儿童化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让学生借生活之眼、自我之眼来描习作之文。“三味”理念下的习作教学,转变的不仅是观念,更是行为。这些变化,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写作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郭里园小学(226001)

猜你喜欢
习作笔者作文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习作展示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