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心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2019-09-10 20:04盛莲月
青年生活 2019年24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应用

盛莲月

摘要:情感心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能忽视的心理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议上指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学习,忽视了大学生的情感需要,本文就从情感心理的涵义、理论、作用等内容出发,探讨在教育教学方法上,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借鉴的内容。

关键词:情感心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思政教育要有效的使社会成员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和阶级需要的思想品德,就要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实践活动。而情感心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其情感状态的积极与否对人的认知和行为具有截然不同的作用。

一、情感心理概述

(一)情感心理的涵义

1、情感的定义。《辞海》中将情感定义为:“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情感在大百科全书中定义为“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在心理学中将其定义为“人对客观现象一种特殊的形式,他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和自由激情等活动的态度体验”

综合以上的几种观点,情感是人的一种主观心理因素,同人们的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联系在一起,带有主观因素。

2、情感的分类和特征。情感的分类多种多样。其中根据需求的满足程度不同,可以分为需要被满足时而产生的积极情感和需要不被满足时产生的消极情感。积极的情感是维持人生理机能正常和身体健康的基础,积极地情绪还对教育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推动学生的认知发展,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情感按照内容划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道德感是指个人根据自己的道德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主观心理体验,我们在思政教育中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情感、责任感和正义感。理智感和美感也影响学生对世界的看法和认知,提高自身的知识理论水平和审美情趣,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形成高尚的审美能力。

情感的特征主要有两极性、情境性和感染性。情感的两极性表现为在动力性方面有增力和减力,积极的肯定增力能提高人的活动能力,消极的否定减力与之相反。情感的情境性是指,在与情感相适合的情景下能够促进产生积极的情感,反之,在与情感不相适应的情景下则会破坏积极的情感,甚至产生消极的情感。情感的感染性表现为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在一定的情景之中,一个人的情感可以传递到另一个人身上,使其他人也具有和自己相同的情感,以情动情。

(二)情绪理论

情感通常和情绪联系在一起,情绪和情感都是人的心理体验状态,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和表现,而情绪的外延更加广泛;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生理性的心理体验,而情感是人所特有的、社会性的、长期的心理状态。情绪主要包括心境、激情和应激,更容易随着情景的变化而变化,具有不稳定性和外显性。对于情感体验形成过程的探讨比较少,但是针对情绪体验的形成则有很多,这为我们了解情感体验产生的心理基础提供了借鉴。

1、詹姆斯-兰格的外周情绪理论。其提出情绪就是对机体变化的知觉,“在机体唤起和行为出现后,你感觉到心跳加快,呼吸加速,手心流汗,身体发热”,这些反应构成情绪体验。

2、坎农-巴德情绪理论。其认为刺激经由下丘脑进行加工,下丘脑将信息传输给大脑和机体的其他部分,信息输送到大脑皮质就产生了情绪,输送到内脏和其他部分就产生了生理反应,因此情绪的中心在大脑,丘脑唤起机体产生行为和情绪体验。

3、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这种理论提出情绪的产生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是机体感受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是这种机体对生理变化进行认知唤醒。

除此之外,阿诺德-评定兴奋说、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等当代情绪理论模型都认为机体的认知评价唤起生理、行为表情和情绪体验,被唤起得行为和表情可以加深情绪体验,同时情绪体验也可以影响评价进行下一轮生理、行为表情和情绪体验的唤醒,通过情绪理论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情绪和情感不只是停留在生理方面,这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包括认知、生理、行为等。

二、情感心理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依据和作用

(一)情感心理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理想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情感心理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提供了支撑。第一,马克思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能力和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情感心理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学生自由个性,进而使学生全面发展;第二,马克思强调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之间是全面联系和普遍交往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情感心理,能使学生扩大自己的交往,形成良好的师生和同学关系,形成更好的校园人文情怀。

2、人本主义思想。罗杰斯提出要创建安全、真诚与和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批判教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提出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者不是灌输知识,学生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两者都是具有丰富情感的人”,教育者要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的兴趣,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也可以自主进行学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引起师生进行情感共鸣,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以情促知,有利于改善学生乏味枯燥的学习,在教育过程中的情感共鸣,同时也能深化学生和教师相互理解。

3、教育目的和教学原则。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劳以及理想、道德、文化、纪律体现了对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要求,人多方面、全方位的发展,也需要情感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教学原则中的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和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知、情、意、行的发展规律,联系学生现实的直接情感经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进行学习,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情感心理,以情育理,加强情感教育也符合教学规律。

(二)情感心理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公选课,相比专业課,学生对其重视程度普遍比较低,抱有及格万岁的心态,加上思想政治课本身理论性比较强,课堂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实践机会较少等特点,使情感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显得更加重要。

1、情感心理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教育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些老师本身没有端正的工作态度,为了教而教,不能全心投入教育实践,学生也很难理解和体验,导致课堂气氛呆板和生硬,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教育效果堪忧。要让教育从认知到行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经过情,教师恰当的运用情感心理,用情感影响学生,才能使学生接收到知识的熏陶和感染力,内化于心,接受教育内容,最终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情感心理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种高级情感,这三种高级情感的培养就对应对人的德、智和美的培育。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教育,教师和学生进行教育实践和交往活动时,要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能够使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那么知识的记忆和提取就变得轻松,激发学生求知欲,进行智育;学生感受到优秀的道德情感,模范人物的精神力量,形成学生的正义感和责任感等,进行德育,进而增强其对真善美的价值判断和追求。

3、情感心理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推动师生之间形成和谐关系。师生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不信服容易产生对课程教育内容的反叛心理,改变传统教师的说教方式,进行情感沟通,教师关心、尊重学生,使学生感受老师的关怀和理解,能够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更好地沟通,建立亦师亦友的的师生关系,平等的进行交流,自由表达对知识的看法,更能发挥学生对学生的积极性。

三、情感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对策

通过上面我们对情感心理分类、特点和理论的分析,总结出情感心理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中的几点启示。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意培养不同的情感

1、着重培养积极情感,克服消极情感。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学科在意识形态、课程性质、教学任务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因此其克服消极情绪具有紧迫性。受教育者对一门课程或者对某个老师产生消极情绪,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达成起阻碍作用,因此,应该培养积极情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克服消极情感。

2、推动学生将一般情感发展成为高级情感。一般情感指的是感情和情绪等,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辨别学生的各种不同的心理体验,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要将使命感、责任感、爱国感等高级情感作为个人追求,而不是三分钟热度。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般情感,并趁热打铁,不断巩固一般情感,形成稳定、持久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运用情感的情境性和感染性

1、教师注意创设良好的情景。虽然有很多的研究者都致力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探究创新性的教育方法,但其实际的效果并不明显,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思想理论的阐述,需要学生自主实践的比较少,作为学校的公共课,不同专业,学生人数较多,课外的实践活动很难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就要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的情景和氛围,产生师生情感共鸣和思想上的碰撞。

2、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感召力。教师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教学方法,此外,他们还要通过和受教育者的交往,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魅力。教师应当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将自己的生活分享给大家,和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其实并不神秘,改变以往的师生关系。教师用个人的品质和修养无形的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示范的作用,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内容。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情感教育的理论

1、教师帮助学生形成适中的情绪和情感反应。情感影响人们生活的活动效率,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密切相关,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低点,学习较简单的问题则与之相反。而且经过研究证明,适中的焦虑水平有益于学习水平的提高,并且情绪的好坏还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水平,即情绪、情感的好坏在无形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而,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引导适中的情绪、情感反应。

2、教师要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评价。当代情绪理论模型认为“除了生理等因素,认知评价对情绪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对某事的评判往往决定了个体对其的态度,具有主观的价值倾向性,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应该避免学生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刻板印象。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思想文化的丰富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不断变化,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因而我们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发展新的机制和方法,占领和充实大学生的思想阵地。而对情感心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将情感心理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环节之中,对培育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人民日报 .2016-12-08.

[2]夏征农.大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980.

[3] 胡乔木.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人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245.

[4]张阔:普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242.

[5]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48.

[6]黄珉珉.现代西方心理学十大流派[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76.

[8]杨思思.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情感沟通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3:

[9]黄彦华.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环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26卷第3期:87-89.

[10]刘巍.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模式及其运行策略[D].重庆:西南大学,2010: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应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