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基层防控措施

2019-09-10 06:51刘丽云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非洲猪瘟基层建议

刘丽云

摘要:近期,中国部分地区发生禽流感与猪瘟等传染疾病,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同时威胁人们身体健康。该文针对基层强化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基层;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建议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3.030

0引言

养殖行业发展阶段最主要的环节是进行疫病防控。2018年中国出现非洲猪瘟疫情,给国内诸多养殖专业敲响了警钟。非洲猪瘟的出现是由于非洲猪瘟病毒本身导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通常寄宿于野猪以及家猪身上进行传染。非洲猪瘟疫病特征为热性与急性,不管是哪个品种与年龄的猪均易于感染非洲猪瘟病毒,进而被感染非洲猪瘟疫病,这种疫病的发病率高,同时死亡率也很高。因此,亟需寻找到有效的防控举措,避免疫病蔓延。

1概述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发热传染性比较高的滤过性病毒带来的猪病,该特点是发病过程不长,有极高的死亡率,严重威胁全世界的养猪行业,对养猪业未来发展百害而无一利[1]。非洲猪瘟目前已整合到动物疫病中,是一种烈性外来疫病,该强毒力毒株对于生猪带来病害的几率很高,导致生猪死亡的几率为100%,无疫苗、无特效药,因而倘若发现,需要及时捕杀且进行无害化处理。非洲猪瘟并非是人畜共患疾病[2]。非洲猪瘟病毒的宿主为猪,除家猪与野猪外,别的动物并不会出现这种类型的病毒。虽对于猪有致命的威胁,可是对于人并无太大的危害,是一种只传染猪而不传染人的病毒。

2防控现状

2.1基层养殖风险大,企业存在缺陷

相关报告表示,2016年国内生猪供给有缺口,外国与国内差价较大,因此中国猪肉进口量有一定的增加,可是从长分析,国内猪肉进口量较低,猪肉自给率较高。很多是依靠企业展开规模化养殖的,对基层散户养殖不利,进而构成大规模企业与企业整体上无竞争,散养户与部分大型规模企业竞争非常激烈的局面。但是,基层生猪养殖有一些缺陷,即无法确保猪肉质量,因为基层养殖采取的是散养的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有效确保猪肉品质与质量,食品安全问题无法获得良好的解决。还有一些不良企业,以次充好,企图使用质量不过关的猪肉蒙混过关,让其进人猪肉市场,导致畜牧市场秩序混乱。

2.2政府防控监管力度薄弱

基层养殖户与企业的目的一样,均是为获得相当的利益。对于企业,政府监管体系比较完整,可是对于基层,政府监管存在一些缺陷,如非洲猪瘟,诸多问题猪源出现在乡村,而政府常容易忽略这部分基层养殖户。2015年一些县构建了多合一市场监管局,该做法虽有益于进行行政执法,可以避免管理中的缺陷,可是却使基层人员疲于应对,针对突发情况不知所措,忧患意识薄弱,导致基层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3防控措施

3.1增强基层人员思想认知力度

首先,强化生猪检疫。对于输送中的检疫查验工作,应实时关闭交易市场与绿色通道,同时在国道与省道等主要干线位置设置关卡,增强对来往车辆的查验及消毒工作,同时实时对白条猪头开展检疫工作,防止发生违法现象。如非法运输没有通过检疫的生猪等,倘若遇到这些状况,应严格管理和把控。其次,有效落实自身责任。基层各个政府部门与主管公司需要对全国非洲猪瘟防控电话视频会议中提出的防控要求与举措进行严格制定,对该地区内的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展开合理安排,将防控工作有效落实在各村与小组成员,把防控责任切实落实在防疫人员与养殖户人员身上,在进行防控工作中,需要逐一排查每头猪。最后,进行相关非洲猪瘟知识的培训。乡镇需要不定期进行相关非洲猪瘟知识的培训,帮助防疫人员与养猪户准确认识该病情,同时把新的防控举措传播给这些人员,并且还需采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在平台中不定期推送相关病情的资料。如非洲猪瘟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情况等,如此有利于防疫人员与养猪户可以自行学习。还需要在平台上构建健全的非洲猪瘟上报制度以及疫病收集送检程序。

3.2构建基层防控专业队伍

在基层要合理防控非洲猪瘟疫病,需要把基层分割成若干范围,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构建防控非洲猪瘟的专业团队,积极联合食药与畜牧部门等展开协调控制和预防,经过制定非洲猪瘟防控措施,积极有效开展非洲猪瘟疫病预防,假设在可控范围以内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应在第一时间开启猪瘟防控举措,防止非洲猪瘟疫情快速扩散的问题产生。首先,队伍领头人。防控非洲猪瘟的专业队伍领头人,应交由乡镇畜牧兽医领导承担,以乡镇政府进行统一化的管理。其次,队伍副领头人。防控非洲猪瘟专业队伍的副领头人需要交给村屯书籍承担,在第一时间把疫情爆发实际情况与影响范围等各方状况汇报给上级部门领导。最后,队伍成员。防控非洲猪瘟疫病专业队伍的成员是以养猪户与乡镇畜牧兽医站别的工作人员构成[3]。

3.3防控重点

①严管车辆消毒。严控外来车辆与人员等进人养殖地区,对于进出养殖场生产区域的外来车辆与人员等,应展开严格处理与消毒,同时在销售养殖生猪的阶段,屠宰场的输送车辆在靠近养殖生产区时,需要挑选在养殖场生产区距离3km外的地区开展中专输送工作,给中转车辆在进行输送以后,应及时清洗和消毒,通过2d隔离,接着开展转运输送。②关注饲料安全。养殖场生产区应严格禁止采用食物残羹等喂养生猪,同时在选择购买生猪饲料中,应防止养殖场相互之间开展饲料调运,并且,生猪饲料供应厂商不能采用骨粉等当成原料,还有运送生猪饲料的车严禁输送生猪。③严控外来人的频次。处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重要阶段,严禁从外面引入生猪,对生产区人员应严控出人频次。外出人员应先隔离2d,还有严禁饲料推销员到养殖生产区,且对疑似感染疫病的病例,应及时隔离、进行采样和送去检疫、将检疫结果汇报给上级,假设这一病例被确认是非洲猪瘟,应当立即采取行动,而且对别的生存启动防控举措。④增加政府监管力度拟定合适的计划。政府需要严格组织每个部门技术工作人员,全面学习上级发布的应急预案,根据自身实况,仔细分析,拟定适合自身所处地区的应急方案。强化应急队伍的构建,匹配有关医护人员到基层中,给本地区提供科学的防控举措。⑤政府需要对基层这种类型的情况加以主动排查,实现户户清,充分了解各养殖户生猪养殖实际情况,如生猪发病率、发病征兆等,并且将这些信息详细记录下来。针对紧急情况,需要科学拟定计划,加强应急准备工作,构建专业的基层应急队伍,加强应急物资储备。

4结束语

目前我国基层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不能有效解决,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这均是和人们生活紧密相连的。当该种状况出现时,一定要避免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需要准确调整心态,积极配合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应对才是最佳方式。政府部门应增加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力度,以此确保人们食品处在安全状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国淋,魏玲.非洲猪瘟的发生与防控[J].现代农业科技,2019(22):169-170.

[2]匡龙,刘素曼.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关键举措[J].今日畜牧獸医,2019,35(10):34.

[3]毛世香,黄东文,黄金凤、浅谈非洲猪瘟的防控[J].畜禽业,2019,30(10):89-91.

猜你喜欢
非洲猪瘟基层建议
基层巡览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双汇遭遇“非洲猪瘟”
我国东北首现“非洲猪瘟”,食用患病猪肉会致死
猪科宿主对非洲猪瘟传播的作用比较
四川省非洲猪瘟抗体检测结果与分析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走基层
三代人的建议
基层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