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奶牛产后子宫出血诊治

2019-09-10 06:51李建波程栋梁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诊断防治

李建波 程栋梁

摘要:奶牛产后子宫出血是指母牛在分娩中,由于难产或助产不当,使子宫和阴道损伤,导致血管破裂而出现的出血情况。临床上该种疾病虽然出现的概率不高,但该种疾病发生后,具有较低的治愈率,给养殖场带来经济损失。该文主要结合一个养殖场的实际发病情况,分析奶牛产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与防治。

关键词:奶牛产后子宫出血;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3.086

0引言

临床上奶牛产后子宫出血的发病率较低,通常发病率为3%左右,但是该种疾病发生后很难治愈,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导致奶牛贫血症,危害严重时会导致奶牛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奶牛产后子宫出血位置主要集中在盆骨腔前口到中部子宫颈阴道部的下壁与侧壁。出现该种疾病主要是因为奶牛在分娩中,因为胎儿过大或者助产不当造成。另外,在奶牛养殖中,如果母牛天然患有子宫肌发育不良等子宫疾病,在妊娠期间很容易导致腹腔中的羊水过多,胎儿生长过大,进而造成奶牛产后子宫出血。

1发病经过

2017年8月13日,某中小规模养殖户养殖的一头奶牛.突然出现子宫出血现象,该头牛在前1天分娩中出现难产现象,犊牛的头部与前肢露出后,因为分娩困难,养殖户找来4个人进行助产,将犊牛从子宫中拉出。该头奶牛分娩2h左右,胎衣能自行排出。奶牛成功分娩后,阴道持续流出血液,养殖户立即对患病牛肌肉注射肾上腺素,使用干净布料填塞压迫止血,并及时上报发病情况。据调查,采取的止血措施效果较差,患病牛精神状态逐渐变差,并出现明显的贫血症状。相关部门接到求助后立即赶往养殖场,对患病牛的出血情况进行检查,然后进行了紧急止血输血治疗。

2临床症状与诊断

该头患病牛在分娩中,因为犊牛个体较大,出现严重难产现象,患病牛体重为340kg左右,精神状态较差,普遍表现为贫血现象,体温为37°C左右,四肢冰冷,不能正常站立,强迫患病牛站累时行走几步就会趴下,卧地不起,头部转向胸部,可视黏膜苍白无光泽,心跳微弱,瘤胃迟缓。阴门上存在凝血块,在阴道中填塞的布料被染成血红色,将压迫的布料取出后,可以看到阴]左下侧的血凝块和明显创面,将表面的血凝块清除后,从创伤口中持续流出血液。通过调查,分析患病牛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奶牛出现难产,因为犊牛个体较大,导致产道大面积出现挫伤,另一方面是在进行人工助产时,由于助产不当,大力拉扯犊牛,加重了产道损伤,最终因为产道流血过多,导致奶牛机能出现危险状态,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对患病牛进行止血与输血治疗[1]。

3紧急治疗

3.1止血

当寻找到患病牛产道的出血部位后,将患病牛的后部肢体垫高,让患病牛呈现前低后高的姿态侧卧。然后使用温生理盐水,对阴门周围和产道进行仔细的清洗,选择使用消毒过的缝合线,对伤口处的血管进行结扎处理,并肌肉注射缩宫素止血敏。选择使用消毒过的纱布对脱脂棉球进行包裹处理,然后将肾上腺素洒在纱布上,手术操作人员将手部消毒后将撒有肾上腺素的纱布压迫在出血位置,等到出血停止后,更换包裹有脱脂棉的纱布卷撒上肾上腺素填塞到阴道中[2]。

3.2输血治疗

在对患病牛进行输血治疗前,选择该养殖场的4头成年种公牛,分别采集血液和化病牛的血液进行配血试验,观察4头公牛血液的凝集情况,种公牛和母牛血液不存在凝集,可以作为输血牛使用。将供血用的种公牛保定后,用纱布将患病牛的眼睛蒙住,让其保持安静,从颈部静脉沟处剪毛消毒处理后,用灭菌的采血针采集静脉血液。将采集到的血液输人到盛有抗凝剂的无菌空瓶中,一边采集新鲜血液,一边摇动瓶身,保证血液和抗凝剂能充分混合,防止血液凝固,每头公牛采集3瓶,每瓶450mL。在输血治疗前患病牛静脉缓慢滴注10%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50mL,然后肌肉注射10%的葡萄糖注射液,并向其中添加维生素C、ATP、辅酶A、10%的氯化钾。患病牛肌肉注射0.1%的肾上腺素5mL。静脉注射完毕后,对患病牛进行输血治疗,输血速度控制为30mL/min。患病奶牛在输入第5瓶血液后,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输血结束后,再采用上述静脉注射手段进行一次输液治疗,患病牛能出现轻微的反刍现象。输液结束0.5h后,患病牛的各项生理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在对患病牛进行整体操作治疗时,由于操作比较规范,抢救比较及时,治疗中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和意外发生,静脉治疗和血液输血治疗后,患病牛恢复良好。

4防治措施

引起奶牛产后子宫大出血的原因多种多样,通常与初次配种时机选择不当、饲养管理不当、奶牛身体过肥、人工助产方法不当、产道人为损伤、奶牛品种改良不合理、胎儿过大有很大联系。要想有效控制奶牛产后子宫大出血的出现,应该重点做好预防工作。首先,应该严格控制奶牛初次配种的年龄和体重,要确保奶牛的生殖成熟和体成熟达标后才能进行首次配种。通常奶牛初次配种年龄不能小于16月,并且体重应达到350kg以上;其次,构建合理的饲养管理机制,重点做好奶牛的运动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奶牛的膘情,不能过肥也不能过瘦。养殖场的奶牛进入干奶期后,应该严格控制饲料中能量饲料的投喂量,逐渐增加蛋白质饲料、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投喂量,能保证母牛营造良好的膘情,保证母牛能正常发情,顺利受胎,同时还能促进母牛在妊娠期间的胎儿正常发育。进人配种期后,对于身体过于肥胖的奶牛,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烟酸,增加脂肪消耗,控制膘情;再次,正确处理处于难产的奶牛,保证合理助产[3]。奶牛进人分娩期后,如果出现难产现象应该进行人工助产,不能过于求成,应该对奶牛的难产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工助产方案。在人工助产中不能粗暴对待母牛,更不能强拉硬拽。如果发现犊牛胎位不正,应该先将胎位进行矫正处理后再进行人工助产,在牵拉中一定要注意用力的方向。在母牛努则中顺势将犊牛从产道中拉出;最后,科学选种配种。在发展奶牛养殖产业中,应该科学选择奶牛品种。在进行品种改良过程时,应该根据个体奶牛体型的特点,选择冻精进行人工授精作業。通常对于个体中等大小的种用繁殖奶牛应该选择中等体型的公牛冻精,避免繁殖中因为胎儿过大,引发母牛难产。当发现奶牛出现产后子宫出血,应该立即采取止血补液的方法进行治疗,这是提高治愈成功率的关键。

5结束语

奶牛产后子宫大出血是临床上不容易出现的一类生殖系统疾病,该种疾病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奶牛的正常繁殖和正常利用,常导致奶牛淘汰,奶牛死亡,给养殖场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为降低该种疾病的防控,应该在奶牛品种选择、饲养管理、饲料营养价值、繁殖母牛配种等多个方面加强控制。一旦出现子宫出血疾病,应立即采用“止血补液,抗菌消炎”的原则进行对症治疗。

参考文献

[1]赵波,纪军,奶牛产后大出血的解剖部位及防治措施[J].北方牧业,2003(23):13.

[2]陈丙乾.奶牛产后大出血的治疗[J].北方牧业,2011(4):21.

[3]许修军.奶牛常见疾病防治要点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1):155.

猜你喜欢
诊断防治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