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微课对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作用

2019-09-10 07:22成月波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21期
关键词:作用微课小学生

成月波

[摘要]随着课改的深入,用微课引领学生搞好语文教学已经得到了教师们的充分认可。通过微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用微课挖掘教材资源,用微课介绍背景,用微课播放课文高潮画面,用微课理解重难点等,这些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微课;小学生;学习语文;作用

一、 前置微课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一)利用微课,递进培养学生预习能力

预习时,学生根据微课中提供的阅读材料了解文章的背景或作者。然后依据微课中的提出的预习要求去初学字词、读通难句,完成课后思考题。带着问题读课文,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语文思维能力。通过层层递进的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分析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利用微课,挖掘语文教材资源的缺陷

任何一堂小学语文课都必须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课前,老师把重难点知识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课前观看、学习、消化,然后在课堂上再进行训练,这样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执教人教版《语文园地二》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时,我设计了《部首查字法》的微课:先结合国庆长假旅游引出要查的重庆市著名景点“洪崖洞”中的“崖”字,创设生活应用情境和母子对话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分步呈现部首查字法的过程,确定要查字“崖”的部首“山”,在“部首目录”中找到部首“山”的页码→在“检字表”中找到部首“山”和要查的“崖”字及页码→按页码在正文中找到要查的“崖”字,让学生在具体操作的情境中了解部首查字典的方法;最后,连贯地展示查找四川著名景点“都江堰”中“堰”字的录像过程,让学生完整地感受部首查字法查字的真实场景,放手让学生用《新华字典》查找语文教材中要求查的字,熟练运用部首查字法,促进学生从语文知识的获得到语文技能的形成。

二、课前导入,微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莱辛说:“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创设有效的语文情境,先声夺人,一出场就要抓住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积极主动探究新知,这是一堂課的关键。

(一)介绍课文背景导入激趣

进行课文导入时,教师常采用口述1分钟左右时间的枯燥方式对课文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做一个简要的介绍,而有的课文的作者绝大多数都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这种距离感会阻碍学生对于作者和写作背景的理解。因而,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将作者生平或课文背景用生动有趣的画面、声音、文字多角度地展现出来,更好地吸引学生去学。

在教学《窃读记》时,我利用微课介绍作者,加上简洁的文字,以及配上图画及音乐,一下子让孩子们进人了作者的生活年代,使学生对老北京的生活有了浓厚的兴趣。只有学生了解了老北京的生活,才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很多学生也许会知道周恩来这个人,但是却不一定知道周总理为何要有这样的想法。若是给学生细致的讲解,又太过浪费时间,所以教师就可以据此制作一个跟课文历史背景相关的小视频,让学生快速了解课文历史背景。

(二)开课播放故事高潮情景激趣

教学《哪吒闹海》,我事先播放一段关于哪吒闹海动画片视频。这样,就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的同时,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哪吒为什么会去闹海?最后有没有成功?学生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

(三)播放植物动态生长情景激趣

学习《花钟》一课时,我链接了一段微课视频:伴随着轻灵悦耳的音乐,熹微的晨光中大片大片的牵牛花次第开放。花瓣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形成了一片浅紫色的辉煌在这浅紫的晖光中,学生立即安静下来,满脸都是被这小小花感染的震撼。那弱小的生命展现的博大的生命奇迹,让学生迅速收敛心神,深深沉浸在课堂中,点燃了学生了解牵牛花的欲望。短短的五分钟,既给了学生期待,又为孩子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课中推进,微课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古诗阅读教学中,光凭教师的口述和一些简单课件的展示是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例如在学习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时,利用微课来展现这首诗所描述的意境:高大的山峰矗立在广阔的海面上。草木秋风,岛上枝繁叶茂,海面波涛汹涌。诗中动静结合、远近结合、实虚结合都能以流畅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通过微视频中的激情豪迈的音乐来表达出此时诗人的宽阔的心境和远大的抱负。在这样的课上,学生就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微课,我让学生在得到了审美享受的同时,又去体验诗人此时的情怀。

四、课后延伸,微课有利于巩固新知,拓展新知

阅读课上,学生往往对所学的重难点记不住,或记得模糊,老师深感头疼。利用微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点,对过去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

比如教学《九寨沟》时,当学生通过课文了解了九寨沟的山、水以及珍稀动物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用业余时间在移动终端设备上继续点击播放九寨沟简介微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画卷般的景区内畅游,一面欣赏九寨沟著名的景点,一面聆听讲解员的解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长课外知识,既扫除了知识的盲区,又拓展自己思维的空间,并且为以后的学习夯实了坚实基础。

总之,微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技术,具有内容新颖、短小、辅助教学效率高等优势,符合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只有科学、合理引入高质量的微课,才能唤醒学生阅读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10-12.

[2]赵世波.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

猜你喜欢
作用微课小学生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