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成长

2019-09-10 07:22晋丽娟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21期
关键词:读书会书香后进生

晋丽娟

作为从教二十余年的我来说,正在用自己的智慧与努力践行着这一真理。如何帮助孩子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成长,是我一直探索的方向。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在孩子们点点滴滴的进步中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育者的兴奋与喜悦。

2016年,我教二年级。班里来了一个特殊的孩子小新,已经9岁的他比同龄孩子显得要笨拙的多,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生活习惯上都落后于其他孩子。最基础的拼音和识字都要学很久,学习很是吃力。而且由于生活习惯不好,时间长了,同学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小邋遢”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和他成为同桌。成为被同学边缘化的孩子,而他却像一个刺头一样,听不进老师的劝导,调皮捣蛋倒是成了家常便饭。这一切看在我的眼里更是急在心头。

为了深入了解小新同学的情况,我通过走访找到了他家。看到眼前的一幕,我的心狠狠的揪着:父亲过世,母亲精神不好,和年迈的祖母相依为命,这些就是他从小的生长环境。由于家庭原因,小新連幼儿园都没上过,没有一样玩具同样也没有看过一本童话书。这也是为什么他学习吃力的原因。和他的奶奶进行了沟通之后,我判断小新是一个敏感而又倔强的孩子,之所以他用调皮捣蛋来伪装自己,就是为了让自己能获得老师同学的关注。

家访回来之后,结合他的具体情况,我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法来改变他。

首先,通过和学校沟通,在生活上给予他帮助。我还和他结成了帮扶对子,他也有了喜欢的奥特曼书包、有了第一本《安徒生童话》、有了崭新的校服和漂亮的鞋子。我在逐渐帮助他摆脱自卑,建立信心。看到他一天比一天灿烂的笑容,一天比一天懂事,我知道方法用对了。

其次,我和班级的同学制定了一个计划,成立一个互帮互助小组,由几名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孩子与后进生组成小组。以优带差,促进全班共同进步。为了改变小新在同学心中的印象,作为老师的我首先将小新纳入到我的学习小组,为他补习、陪他读书,组里的同学也把自己的课外书与他一起分享。

另外,结合学校开展的“书香进校园”活动,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开一次读书会。第一次读书会同学们就分享了很多励志的成语故事——《凿壁偷光》《手不释卷》等等。小新听的津津有味,同学们精彩的讲述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读书的大门。我暗暗高兴。一个月后,我鼓励让小新也参加读书会,他第一次站在同学们面前为大家讲了一个司马光的故事,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同时每个月进行一次表彰奖励,“读书小博士”、“自律小卫士”等等,让同学们在读书中体会快乐,体会成功。一次次的表扬,一次次的进步,小新的自信心找回来了。我也切切实实的看到了他的转变。每天第一个到班级,上课也不再溜号,学习成绩直线上升。现在小新已经成长为我班的优秀学生。从小新的转变我们应该认识到读书对一个人的重要作用。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心理医生,知识源泉,进步阶梯,读书可以放松身体,放飞心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学识,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为了让书香浸润孩子,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我通过学校QQ群、微信群,推送孩子和父母的读书作品,为学生搭建分享平台;通过开设阅读交流课、进行阅读专题讲座,把收获与学生、与家长分享,并经常组织读书交流会,开展读书沙龙活动。带着孩子们读名著,品经典,赏诗词,话历史,每名学生都能熟背唐诗宋词300余首。因为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学生们已经从要我读书转变为我要读书。读自己喜爱的书,读自己想读的书,读自己愿读的书,读书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影响着他们的言行、指导着他们做一个正直、高尚的人。经过几年的实践,我班已成为全校书香班级、国学特色班、礼仪文明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的道路何其漫长,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对待问题学生、后进生要多点耐心,多点关心,多探索点法子来擦亮他们心中奋斗的火花,启动他们思维的导火索,帮助他们加快前进的步伐。希望他们一个个都能够学有所成,在成长路上一路顺风,书写出平凡而又独特的优雅弧度。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学生都是一部独特的传奇,有着不一样的动人故事,都蕴含着无限的发展潜能,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本位,相信每一位学生,真正成为他们人生驿站的良师益友。

猜你喜欢
读书会书香后进生
爸爸的读书会
墨韵书香
墨韵书香
小学高年级班级读书会实施策略初探
浅谈转变“后进生”
当“读书会”成为一门生意
神奇的统计表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书香海报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