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实效性

2019-09-10 07:22魏丙强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21期
关键词:整体实效性差异

魏丙强

摘要: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而学生又各有不同,所以教学既要关注整体,又要关注个别差异。在课堂上,教师教学的立足点应该是“每一位学生”,只有每个学生个体在课堂都能有所得,有所获,才能使教学有意义、有实效。首先任务布置要精细,让每个孩子动起来;其次活动组织要持续,让每个孩子看得见;第三学习指导要客观,让每个孩子能做到。让学生在我们的教学之后,清楚地知道自己“学会了什么”,在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天空里,慢慢学会成长和飞翔。

关键词:实效性   整体   差异   精细   持续    客观

课堂教学就好比是一个加法算式,每个孩子的习得就是其中的一个加数,在加数大于零的情况下,加数越多,和就越大,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就越高。也就是说,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而学生又各有不同,所以教学既要关注整体,又要关注個别差异。在课堂上,教师教学的立足点应该是“每一位学生”,只有每个学生个体在课堂都能有所得,有所获,才能使教学有意义、有实效。

在长期的课程改革教学一线工作中,我比较注重从以下三点入手,使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意义。

一、任务布置要精细——让每个孩子动起来。

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合适的空间,太窄了施展不开,太大了又无所适从。这个成长的空间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最近发展区”,而任务布置就像是分产到户,采取“承包制”,提出的要求一定要具体明确、可操作、可实现,忌大、忌空,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把自己的“责任田”种满、种好。

比如,我在讲授画人像这一内容时,就将教学内容和任务布置做得很精细,将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分解成各个知识点,让每个同学都进行承担。我将班里同学分成五个小组,分别以眼、耳、鼻、口、舌为名字进行小组命名,开展一个“比比谁的本领大”的辩论赛,赢取小组奖励。小组长又将搜索资料的任务进一步布置到每个组员,进行小组内的分工合作。在辩论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情绪高涨,或者搬出已有经验,或者进行简单实验和操作,或者引用资料……他们找出各种证据来证明“我是最棒的”,就连那些平时沉默寡言的同学,也都瞪大了眼睛,或者试探性地举手,或者小声提醒“嘴尖牙利”的同伴,或者干脆毫不犹豫地站起来反驳,五个小组互不相让,在辩论的过程中,五官的作用被分析的淋漓尽致,课堂气氛进入了一种胶着状态。就在此时,我话锋一转:“既然你们都认为自己最重要,本领最大,那我们每个人就只保留这一种器官行吗?”立刻,教室里就有人大喊:”不行不行!“我又追问:“为什么?”教室里显现出了短暂的沉默。然后,孩子们给了我这样的答复:“五官的本领一样大,它们都很重要,一个也不能少!”

通过这节课讨论,孩子们画的话相当出彩,画面淋漓尽致。在这样的教学任务布置当中,每个孩子都动起来了,动心、动脑、动手、动口,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特长,根据活动需要,都承担了不同任务,在搜索例证和表达想法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思考和认识。这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而且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和收获,使学习“水到渠成”。

二、活动组织要持续——让每个孩子看得见。

生活是连续的,生活情境和矛盾也将反复出现;学生的成长具有反复性,习惯的养成要经历一个很长的阶段。教师组织的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都不可能一步到位、一劳永逸,所以美术课的教育也应该是连续性的,帮助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有连续的画面。教师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要努力做到在时间上的延续、空间上的延续、内容上的延续等,有了这样一个延续连接的过程,学生才能清楚地看见自己成长的轨迹,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变化,有一种收获感。

三、学习指导要客观——让每个孩子能做到。

新课程改革提倡“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说要活学活用。教学如果变成了教师的一种主观行为,那就会导致一种盲目性,甚至或产生错误。世界万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包括科学知识在内,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发展,甚至曾经有一些铁定的理论和经验也会被质疑和推翻。而且我们面对的又是迥然各异的学生,那么我们的教学就绝对不能离世界太远、离生活太远、离心灵太远,隔靴搔痒的教育会转瞬即逝,我们的教育应是客观的,让孩子能做到、也用得上。

二是要符合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个性化教学"是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并通过教学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对个人全面发展的企求,同时指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取信息、实现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协调发展,这一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就凸显出了备课、备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喜欢的,不一定是学生喜欢的;教师想要教的,也不一定是学生需要学的。即便是学生都喜欢和需要的,内容和程度也会有所不同。我为每一个孩子设计适合的指导和要求,让每个孩子都能做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教育要从“小事”做起,活动要从延续抓起,学习指导要客观有效,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孩子都愿意倾听和参与,让学生在我们的教学之后,清楚地知道自己“学会了什么”,在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天空里,慢慢学会成长和飞翔。

猜你喜欢
整体实效性差异
相似与差异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