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2019-09-10 12:10詹舜娟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小学生

詹舜娟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 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2-0011-02

素质教育的提倡,小学阶段的教育,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传授之外,还需高度认识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如何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做好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逐渐成为了现阶段小学教育工作者重点讨论的热点话题。笔者认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即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小学生心理问题,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快乐发展的环境。接下来,笔者就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结合具体案例,展开深层次分析,希望为广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教育实践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1.聆听学生倾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小学生,通常在学习与生活中,有着大量的消极心理体验。此刻,内心希望有一个倾述的对象,可将内心的苦楚全部吐露。小学生自身发育尚未完全,情感易于表露在外,同时缺乏自制力,情绪容易失控,遇事容易激动与爆发。具体表现在遇到开心的事,将会脸带喜色,遇到挫折时,将会表现出垂头丧气等症状,严重会哭泣。基于此,教师需聆听学生的倾述,让学生将内心的想法表述出来,方可让小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然而,在现实中,广大师生、家长无法做到随时随地充当学生的述说对象。基于这一现状,广大教师需深刻认识到做学生倾述對象的重要性,认真听取学生的倾述,并在聆听学生倾述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给予足够的关爱,由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夯实基础。除此之外,为了更好的聆听学生心理问题倾述,可鼓励学生养成一个随身笔记的习惯,鼓励学生在做随身笔记时,表露真情,敢说真话,鼓励学生将自身学习与生活中,所有遇到的不畅快的烦心事,可在随身笔记当中记录下来。如此一来,学生可以及时将消极的心理体验宣泄出来,进而时刻保持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同时,教师可从学生的随身笔记中,掌握学生的实时心理状况,有利于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心理情况,展开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与教育,促使小学生及时摆脱消极体验心理影响,得以健康发展。

2.鼓励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

小学阶段,作为教育起始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自然接触受教育程度不深,同时有着年龄小等特点,也正因如此,小学生普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事物辨别能力尚未成熟,同时在家长的过分溺爱下,造成小学生普遍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并且十分具有自己的“个性”。在学习与生活中,我行我素,直接影响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需高度认识到自身教育职责,除了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文化素养,做好专业教育之外,还需要全面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好每一位小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消除小学生心理上的障碍,促使其健康成长。同时,良好的心理辅导,可在消除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自信心的提高。

例如,赵曼玲,女,一年级学生,情绪容易失控,经常扰乱课堂,欺侮同学,有时还对老师拳打脚踢,稍微不如意就哭闹不停。不愿意离开教室,影响极坏。针对这类学生,笔者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全力以赴,从曼玲的班科任老师以及家长入手,高度关注此学生动态状况。在实践中,笔者主要是运用心理学家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首先,与赵曼玲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习中,无论她表现如何,笔者都会及时给予一定的鼓励,或者肯定,让赵曼玲学生意识到教师时刻在关注她、关心她的成长。即使赵曼玲犯了错误,例如不写作业,笔者在实践中所采取的处理方式,也是及时将学生带出教室,采取交流方式的问话,诸如在家是不是有什么事耽搁了,造成作业没有及时完成,或者从侧面说作业有事耽搁没有完成,是不是缺少时间,今天能否继续完成。在第二天学生完成作业时,笔者让她的科任老师不惜夸词,在班级里对赵曼玲学生进行大肆表扬,并在课后,及时与赵曼玲同学进行交流,向其灌输只有努力做好了,才能受到教师、同学的认可,才能进一步提高成绩。并且,家校结合,笔者还极力劝说家长亲自接送她到学校读书,保持家长与老师密切联系,关注曼玲同学的动态,也充分让曼玲同学感受到老师与家长满满的爱。通过这种方式去与学生交流,可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并不是难讲话,反而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一次次的这种谈话,让赵曼玲逐渐意识到只有自己表现好了,将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在赵曼玲有所改变的时候,我们都是及时进行鼓励,促使其能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表现,将会决定自身的人际关系与学习成绩,从而使得赵曼玲在学习中,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在学习中,不断努力表现自我,最终得以健康成长。

3.注重丰富的教育方法与形式的应用

小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具备一个好动的特征,同时也有着较为浓烈的兴趣参与特征。具体言之,凡是小学生具备一定的兴趣的活动或者学习科目,学生将会积极主动参与到此类活动或者学习中,可有效促进效果的提高。同时,不同的学生以个体形式存在,同学之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正因如此,学生之间的心理问题也是十分丰富的,教师要想真正有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较强并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导措施,才能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使其健康成长。

例如,赵静茹,女,四年级学生,有点智障,上课经常出来玩,有时还叫上其他学生一起去垃圾堆玩。听完他的老师叙述完他的情况后,笔者注重观察,观察到她虽然有些智障,但樂于表现自己,喜欢劳动,考虑到赵静茹自带智障问题。首先,笔者注重真实教育场地的教育,主要是借助一些课堂上游戏活动,让赵静茹参与到其中,促使其在课堂游戏活动中,具有多重感觉的恰当刺激,引起赵静茹的课堂兴奋点,在课堂中获取

一个真实的体验,逐渐让赵静茹爱上课堂,不再上课出去玩。其次,我深刻认识到赵静茹与其他学生有着一定的个体差异,在实践教学,选择措施是严格遵守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原则。在实践授课中,不忘渗透心理健康,针对赵静茹突然走出教室,到垃圾堆游玩,为了避免赵静茹表现另类,在赵静茹出现此类情况时,我及时组织班级进行一些大扫除,并重点关注赵静茹卫生打扫情况,在整个活动中,肯定赵静茹表现,并在此引导其打扫卫生需在课间,或者其他非上课时间进行。同时,借助打扫活动,让其认识到垃圾堆主要是存放垃圾,活动不宜在此,可选择在操场上。为了让赵静茹避开垃圾堆旁边玩,教育其出来可选择到教导处或者会议室帮忙清扫,并在赵静茹完成打扫工作之后,及时在班级里进行表扬,鼓励赵静茹今天做了好人好事,在此过程中,引导赵静茹打扫应该在课间时间去,上课期间需要坐在教室学习,通过反复这种方式的教育与引导,同时加以及时的鼓励与表扬,赵静茹上课时间比较坐得住,经常到教导处和会议室帮忙做打扫工作。再次,为了进一步增强效果,在具体的学习中,为了让赵静茹能够在上课时间坐得住,我深知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基于此,我时刻提醒自己,注重赵静茹学习兴趣的激发,逐渐在课堂上鼓励赵静茹参与到活动中,引导学生获取真实的情感体验,以此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最后,加强训练。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缺陷问题,在教学中,注重适当的心理训练,让其进一步规范自身行为。

4.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作为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在此过程中,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素质教育的提倡,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逐渐成为了教师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然而传统模式下的灌输式与填鸭式教育,只能有效提升学生理论知识能力,无法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小学阶段,教育工作者需高度认识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实践中,需聆听学生倾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注重丰富的教育方法与形式的应用,以此有效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提高,促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得以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勤.让健康之树常青—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管见[J].教书育人,2018(22):37

[2]李丽,吴春.大数据时代认知行为技术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适用性探讨[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8.34(07):21-24

[3]刘莹.区域推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0):64-67.

[4]王娜,东波.学校社会工作介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3):79-81

[5]刘先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内蒙古教育,2018(06):76-77

[6]王永成.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87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小学生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我是小学生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