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TL60型毛巾织机起圈摆臂组件的改进

2019-09-11 09:58王开友
棉纺织技术 2019年9期
关键词:渗碳织机淬火

RFTL60型毛巾织机起圈摆臂组件的结构不合理,在运行中其轴承内套易碎裂,最终导致设备故障。该故障发生率虽然不高,然而一旦发生,维修周期在2天到3天;不仅该组件需成对更换,还易连带造成其他零件损坏,导致直接维修成本较高。

根据以上分析,如果要避免轴承内套失效,就必须从降低零件加工难度和提高装配精度两方面考虑;根据该组件的结构尺寸要求,尝试把轴承内套与支承轴合为一个材料为Gr15轴承钢整体淬火零件,硬度HRC为61至65。这样就不存在装配间隙问题,装配精度的问题就解决了。根据工况轴与轴承配合的外圆公差,选h5(0 mm至-0.011 mm)就能满足轴与轴承的配合,很好地降低零件加工难度及成本。但也出现了另一个问题,支承轴经整体淬火后,其抗交变冲击载荷能力大大降低,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原设计的轴承内套壁厚2 mm,硬度HRC为58至62,支承轴硬度HRC为35至38,为外皮硬心部有韧性的结构。经查找资料得知,支承轴采用渗碳轴承钢G20CrNi2MoA,经渗碳淬火后加工制造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经检测:热处理后成品零件渗碳层深度为1.5 mm至2.3 mm,有效渗碳硬化层深度为1.8 mm至2.6 mm;零件表面含碳量为0.85%至1.05%;二次淬火后表层硬度HRC为62至66,二次淬、回火后表层硬度HRC为60至64,二次淬火后心部硬度HRC为35至45;二次淬回火后表面层显微组织为细小马氏体和均匀分布粒状碳化物,没有出现网状或块状碳化物,心部组织为条状马氏体,未出现块状铁素体组织;淬、回火后同一工件硬度HRC差不大于2;淬、回火后零件没有软点和裂纹,贫碳层小于0.06 mm,并且零件的抗交变冲击载荷能力优于原轴承内套与支承轴组合结构。

改进后的零件成本较原轴承内套与支承轴组合降低了325元/台。装配150余台毛巾织机,经过两年的实践运行,未出现故障,可以说改进比较合理。

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王开友

猜你喜欢
渗碳织机淬火
神机妙算 中国传统织机的分类和演进
航空齿轮钢C69高温渗碳后的组织性能
淬火介质浓度对45钢淬硬层深度及组织性能的影响
实战“淬火”
机械零件深层渗碳工艺的优化
渗碳工艺的中国专利分析
自动化激光淬火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由甲纺机:两款织机高速高效稳定节能
古织机与丝绸文化
“水改气”究竟靠不靠谱?金斯达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