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成立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话语体系的构建与演进

2019-09-12 12:19王莹莹
大经贸 2019年7期
关键词:演进话语体系共和国

王莹莹

【摘 要】 共和国成立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话语体系的构建与演进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从共和国成立时期的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到“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从改革开放初期否定““两个凡是”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导思想的确立,从新时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民族复兴“中国梦”,走过了曲折而又辉煌的历程。

【关键词】 共和国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话语体系 构建 演进

一、建政中国,从改变“一穷二白”面貌到“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

新中国刚刚成立,农业工业生产下降,交通拥挤,加上极其匮乏的物資,人民生活陷入泥潭。为安抚战后受创严重的社会民生,党和新中国政府首先进行的就是重建新中国经济秩序,大力发展生产,消除通货膨胀,稳定物价,恢复被战争严重损坏的经济。自1953—1957年,“一五计划”一直处于“边实行边制定”的状态,在自我规划的基础上,政府代表团赴他国尤其是苏联借鉴经验。1955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并通过了“一五”草案,再次征询苏联意见并做适当修改后,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边实施边制定”的一五计划也标志着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时代的来临。

56年八大隆重召开,大会作重要指示。56年“一五计划”已经完成,各项计划指标如期实现,接下来就是大力解决生产问题。八大的指示为中国大力发展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做了理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直到1978年四个现代化初步发展目标的实现,这个建设方针作用依然巨大。一五计划实施后全国经济的大规模复苏和发展坚定了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1959年,毛主席关于“四个现代化”发展框架完整提出并作为国家正式发展战略持续指导中国经济发展。尽管中间政治风波迭起,四个现代化发展战略从未停止,从未打断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总方针的改革和实施,并在“冲击”中灵活转换和应用。

1978年形成了较为独立的工农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呈大幅增长趋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二、改革开放,从否定“两个凡是”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三十年期间,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斐然成就。但由于我国发展起步较晚,现代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同时期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同时人口基数大,人均收入也低于平均水平。加上刚刚经历的“文革十年”所造成的经济水平大幅倒退,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这个紧要关头召开,成为了重要转折点。在会议上,邓小平强调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进行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强调现阶段任务要从“阶级斗争”政治问题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经济问题。稳定地全面地完成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机制来保证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发展。

随之中共十三大于1987年召开,政治环境稳定,人民生产积极性高,再这样的可观的发展前景下,邓小平同志经过调查和制定,决定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提出著名的发展“三步走”战略,得到了党代会的大力肯定,并在党的文件中正式表达,在后期的实施中,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肯定和赞扬,从此,中国共产党全力以赴,带领着全国人民,奔赴社会主义初步“蓝图”的小康之家。

三、深入发展期,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0年,江泽民在广州进行了深入调研,并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在听取工作报告后,他围绕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和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结合人民群众对于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第一次完整正式地提出“三个代表”思想。全党全社会就“三个代表”思想逐渐有了深刻认识,按照党中央要求继续大力深化改革。在经济领域强调创新发展,在实践中遇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长期秉持谋划全局,着眼长远的方针,认真考察中国发展概况,在国际市场中力争站在时代潮流前列。十六大总结我国在经济、外交、国防等各方面巨大发展成就,同时认识到我们现阶段的小康是低水平的,初级的,不全面的,要吸取自1989年以来党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战略举措的起点和建设基础依旧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国民生产总值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开放和成熟基础上,用经济力量做支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更加高水平高标准的小康社会。这个战略目标的提出更加明确了我国未来发展规划,成为改革开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四、进入新时代,深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民族复兴“中国梦”

从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到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凝聚了共产党和无数群众的心血,也展现了十八大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经济发展始终作为物质基础和驱动力量,要放在基础环节。纵观国际和国内的形式,我国发展迅速,各方面取得不菲成就,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我们党应该全面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符合国情的经济政策。第一点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到创新发展模式,保证发展质量。工业化要基本实现,信息化体系更加成熟,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等。同时也提出政治、文化、社会方面的要求,即在经济更加稳定、创新发展的基础上,使得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协调发展。

五、小结

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我国更加注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统筹其他方面的发展,战略部署更加全面和优化,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遥遥领先。中国历史悠久,文明璀璨,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加现代化,人民生活水平更高,新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会逐渐解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会如期实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终将如期实现。

【参考文献】

[1] 丛树海,张桁:《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1999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3] 本书编写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4

[4] 本书编写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演进话语体系共和国
向共和国最闪亮的星,致敬!
共和国的春天
共和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