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乡村复兴的催化剂

2019-09-12 12:19杨雨
大经贸 2019年7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

杨雨

【摘 要】 通过分析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的成功案例以及思考中国近年来对于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的实践,寻找中国乡村复兴的新思路。不是用艺术对于乡村的表面装饰,不仅将乡村作为艺术家们的创作素材库,而是通过各方协作真正造福本地村民。

【关键词】 公共艺术 越后妻有 大地艺术祭

在中国飞速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问题亟待正视。近年来从官方到民间,许多用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的实践已经展开,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的成功提供了我国乡建的新角度。面对今日“如果不能产生经济收益那就不正确”的主流思想,艺术在村庄的成长趋于复杂。为了复兴乡村艺术需做什么?不是用艺术对于乡村的表面装饰,不仅将乡村作为艺术家们的创作素材库,而是通过各方协作真正造福本地村民。

一,改善本村居民生活的基本目标

“农家正一户户消失的村庄里,如果能为这些老爷爷老奶奶创造出开心的回忆就好了,哪怕只是短暂的也好。”[1]这是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策划人北川富朗[2]的初衷。从1996年开始,在他的带领下艺术家们在约200个村落的不同村子里展示不同的代表本村特色的作品。艺术家和建筑家通过大量改造无人居住的空屋,给旧的物品加上记忆,讲述当地衰退的过程。他们把焦点置于当地人的生活创造,与村民合作唤起当地人的自豪感。对于兴起于城市的公共艺术,北川富朗秉持人文关怀创造性的在贫苦衰败的角落乡村中进行了试验。他认为人们在高速工业化中失去的东西,在乡村农业景观里得到体现:传统心灵归宿与原生态的风景。

这些新奇的现代艺术在村里引起人们的关注,老奶奶们会夸赞艺术家们:“哇,好棒哦!”或者拿些吃的给他们。在第一届艺术祭举办的时候,当地一对老夫妇将自家客厅提供给了艺术家们创作,他们用茶和和果子热情的招待了来家里参观的每位客人(约8000余人),但是在当年的秋天老爷爷去世了。临走前老爷爷对妻子说:“今年的夏天好开心啊!”

2011年中国的碧山共同体和许村国际艺术公社成立。碧山共同体计划(图1)中的主体实际上是外来的精英分子,艺术家和高端经营者,他们来此享受远离资本的文化田园生活,因此这与追求提高生活水平的村民产生利益冲突。许村国际艺术公社旨在拯救古村文明,他们保留传统建筑的外观,重新改造调整内部空间与设施,并在许村建立艺术馆艺术工作室(图2),因此被誉为“乡村版的798”。艺术家们借以乡村的土壤滋养自身的作品、建造酒吧、咖啡馆服务游客。每个阶层的价值取向支付能力都有明显差距,游客带着审美逻辑消费,村民为了生存逻辑生活。

二,村民是艺术作品本身

在艺术祭中艺术不是目的而是用来表达自然文明与人关系的手段。村民协助艺术家共同创造,他们是志愿者也是作品的本体。在一个公共作品中艺术家将村里的碾米厂改建为名画展(图3)馆,村民用照片的方式模仿世界名画中的人物(图4)。不管是用老奶奶家改造的旅馆《梦之屋》(图5),还是歌颂村民辛苦劳作的田间装置《梯田》(图6),或者是由充满村人回忆的小学改造成讲述小学衰败故事的绘本与木之实美术馆(图7)——村民是公共艺术的核心。从2000年到2017年,参加艺术创作的村庄从二十多个变为一百多个,参观的游客从每月16万余人变成每月49万余人。不少人会定居在这个乌托邦世界,从心底认同这个村庄自身的价值。伴随着年轻人的到来村里老人重拾了生活的意义:在传授他们技艺的时候感受到了幸福。

“艺术节的主体是我们本地的居民,需要当地人一起做,他们平时还要顾及农业,所以3年一次、每次3个月举办,这个频率对我们来说刚刚好。”越后妻有里山协动机构运营者原蜜说。在不举办艺术节的时候村里也常设200多个作品。“赤仓的学堂”(图8)也是由老屋改造,泰国的艺术家在这里播放清迈老农农作的视频(图9)。清迈和越后妻有一样都是红色土地也同样面临村落衰败的问题,这正契合了北川富朗“希望人们在此体会到一方土地里嵌套着世界”的想法。

8和9Navin Rawanchaikul《赤仓的学堂》,2000

10和11.Sue Pedley《晾晒架》

三,与村民匠人合作的设计态度

北川人生中策展的第一个项目是安东尼·高迪的展览,他从高迪身上受到了啟发:把视点聚焦在当地以及与匠人合作的设计态度。从1996年开始北川研究如何使用艺术帮助乡村恢复活力但面临许多困难。首先村民可能认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艺术展,怀疑现代与乡村的兼容性,其次部分作品要完全按照艺术家的设想展现出来是很困难的。但他交出了令当地人满意的答案:“晾晒架”(图10)这个作品就是村民们集体创作的艺术,村民在艺术家的带领下一起用红色毛线编织工艺品,然后晾晒在巨大的钢架上。老年男性村民也很罕见的参与其中享受与大家一起谈笑着创作的快乐(图11)。

从近年来一些艺术院校在乡村的实践项目中我们也能发现与村民合作的案例,如2016年中央美院雕塑系与贵州雨补鲁村原住民利用旧物改造的合作以及2017年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在佛山乐从镇鹭洲村进行的“60%”计划(艺术品60%由艺术家完成,40%由村民完成)都在尝试这样的方法。

四,小结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的核心精神就是“村民的微笑。”从一次未知的尝试到领先世界的成功并非偶然,北川早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以及持之以恒贯彻的“希望从小区域反映世界的多彩”和在地性的创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回溯“公共艺术”的定义,它不再是教科书般描述的“公共造型艺术的缩写,含雕塑,壁画,装置,环境艺术等……”它的内涵随着时代在不断成长。公共艺术不仅是雕塑这样的静态视觉展示,而是往往通过一些行为事件和人们交互的平台建设来使各方意见得到交流呈现。这恰好为乡村复兴提供了多种可能。

有人认为许多村庄的衰败是现实所迫,应遵从现代化浪潮。少数人的力量无法挽救更何谈用公共艺术复兴,从经济效益的逻辑来讲的确如此。科学技术用来解决经济生产,然而艺术不像世间其他事物有评判正确与否的标准,艺术人文决定精神家园。

【注 释】

[1] [日]北川富朗《乡土再造之力:大地艺术节的10种创想》,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 北川富朗(北川FURAMU),1946年出生于新潟县高田市(现上越市),东京艺术大学毕业。现为「大地艺术祭越后妻有三年展」、「濑户内国际艺术祭」、「中房总国际艺术祭市原ART×MIX」(2014)艺术总监,并担任ArtFront Gallery代表取缔役会长、直岛福武美术馆财团理事,以及女子美术大学研究所、爱知县立艺术大学、名古屋艺术大学等校客座教授。

【参考文献】

[1] [日]北川富朗《乡土再造之力:大地艺术节的10种创想》[M],欧小林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第95-101页。

[2] 北川富朗《希望的美术协作的梦》[M],角川学艺出版,2010,第8-16页。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普及教育工作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用研究
浅析我国公共艺术艺术形式的发展与趋势
民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研究
如何解决公共艺术(美术篇)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