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艺评价机制初探
——文学奖项带来的春天

2019-09-16 09:44李焰明
关键词:出版业销量出版社

李焰明,张 曼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欧洲学院 北京 100024)

从1901年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Sully Prudhomme)获得首届诺贝尔文学奖至今,法国已有17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包括法籍作家),这与法国这个浪漫的国度对文学的执着和青睐有关。而法国本国设立的文学奖项之多,也是世界各国少有的。在法国众多文学奖项中,法兰西学院奖(Le Prix de l’Académie française)、龚古尔奖(Prix Goncourt)、费米娜奖(Prix Fémina)、梅迪斯奖(Prix Médicis)、勒诺多奖(Prix Renaudot)、行际盟友奖(Prix Interallié)最为闻名。从其奖项的设置及评奖机制来看,这几个文学奖项各有侧重,也意在相互补充。从体裁方面,囊括了小说、诗歌、散文纪实等各个方面;就作者对象而言,有针对初入写作的作家,有具有杰出贡献的人士,更有针对女性文学的奖项(1)Goncourt, Renaudot... Pourquoi les prix littéraires sont si précieux? http://www.lefigaro.fr/livres/2015/10/28/03005-20151028ARTFIG00164-goncourt-renaudot-pourquoi-les-prix-litteraires-sont-si-precieux.php,访问日期:2017年7月20日。。这六个奖项作为法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奖项,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作品的销量和口碑,不仅为作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写作、批评平台,健全了文学批评体制,更为广大读者的阅读选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为文化大环境的形成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2)Les prix littéraires multiplient les ventes. http://www.franceculture.fr/litterature/les-prix-litteraires-multiplient-les-ventes,访问日期2017年7月20日。。

每年的文学奖项的评选是法国文坛的一大特点,评奖期间不仅作者积极参与其中,还有各大出版社的争相热捧和角逐。文学奖项已不再只是作家作品之间的较量,更为各大出版社提供了巨大商机。根据GfK市场研究集团(3)全称为Growth from Knowledge,总部位于德国纽伦堡,是全球五大市场研究公司之一。法语官网:https://www.gfk.com/fr/.的调查研究,一旦获奖,不止获奖作品甚至获奖者的所有作品的销量都会连翻好几倍到几十倍,进而拉动法国的图书市场(4)Combien rapporte un prix littéraire? https://www.revue-internationale.com/2012/11/combien-rapporte-un-prix-litteraire/,访问日期:2017年8月10日。,其中又以龚古尔奖最甚。作为在法国认可度最高的文学奖项,虽然其奖金实在是少得可怜(现金只有10欧元),但龚古尔奖有着绝对突出的影响力。

GfK市场研究集团图书市场部负责人塞巴斯蒂安·鲁奥(Sébastien Rouault)就图书销量和文学奖项之间的关系发布了官方统计结果:“在年底的一系列节日到来之际,立马就会呈现出急剧上升的趋势,在得奖后三周内图书的销量占据了年销量的25%到35%。”(5)Rentrée littéraire : le bandeau rouge fait toujours de l’effet. https://www.gfk.com/fr/insights/press-release/rentree-litteraire-le-bandeau-rouge-fait-toujours-de-leffet/,访问日期:2017年11月2日。据其报告显示,2011年龚古尔奖的获得者阿莱克西·热尼(Alexis Jenni)的作品《法国兵法》(L’Artfrançaisdelaguerre)销量在获奖后连翻了10倍,仅在法国的年销量就达到了20.5万册。之后,其所有作品便得到了出版社和读者的青睐,其作品几乎全部由加利马尔出版社(Editions Gallimard S.A)出版,且均达到了不错的销量。除却龚古尔奖,其他几个大奖的号召力也是不容小视的。2011年埃马纽埃尔·卡雷尔(Emmanuel Carrère)凭借其作品《利莫诺夫》(Limonov)荣获了勒诺多奖,随即该作品在一年内销量达到了19.5万册。笔者统计了2011年法国五大文学奖项获奖者作品销量,表格如下(数据来源:GfK):

奖项名称获奖后年销量(册)增加倍数龚古尔奖20500010勒诺多奖1950002.5法兰西学院奖400002行际盟友奖390001.5梅迪斯奖350004费米娜奖280004.5

由上表可以看出,这六大奖项的获奖作品的销量均在获奖后翻了数倍;纵然有些作品在获奖前已经取得了很高的销量,获奖之后仍能持续上涨。从横向对比来看,文学奖项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图书销量。

下表反映了2006-2011年龚古尔奖获得者作品在获奖前后的销量变化(数据来源:GfK):

年份获奖前销量(册)获奖后销量(册)2006190006150002007800019000020088500280000200979000515000201017000490000201131000205000

虽然整体来看,法国图书销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是获奖效应依旧存在,获奖前后销量依旧有较大增幅。2014年初夏,GfK市场研究集团发布了2013年度法国图书出版业的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3年法国图书的总销量为3.56亿册,总产值为39亿欧元,同比下降2.7%,但仍占法国文化市场的50%以上,由此可见在整个文化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法国图书出版业仍保持了其应有的分量,图书销量在纵向的发展上也与文学奖项的获得密切相关。

在世界经济不景气、出版业受数字化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下,法国图书市场却能保持相对平稳的发展势头,与其政府的扶持密不可分。除去针对图书行业的大力度的减免税收政策及贷款优惠政策外,法国政府对图书出版、发行各环节都给予了特别关爱,并设置了一系列部门和机构,以保证其各方面的健康稳步发展。法国政府文化和交流部下设图书和阅读司(Le service du livre et de la lecture)(6)http://www.culture.gouv.fr/Nous-connaitre/Organisation/La-direction-generale-des-medias-et-des-industries-culturelles/Service-du-Livre-et-de-la-Lecture.访问日期:2017年7月20日。,负责制订促进出版业发展的政策,通过国家出版中心统一管理政府“图书文化基金”,主要用于促进图书出口和资助翻译法国图书事业(7)累霏:《法国图书出版业国际推广策略分析》,《编辑之友(域外)》, 2014年第1期。。据《欧洲时报》报道,隶属于法国文化部的国家图书中心每年会获拨款约4200万欧元,用于扶持图书出版产业链各环节的从业者(8)《法国图书出版业稳中有进:政府强力扶持 民众热爱读书》,载《欧洲时报》,http://www.oushinet.com/news/europe/france/20140529/131191_2.html.,以此为图书的出版、发行等奠定一定的经济基础。法国国际署更是会代表法国出版社出席各大国际图书沙龙,了解并调研图书市场,从而推动其版权制度等的完善和改革。2013年1月,法国文化部部长菲莉佩蒂针对独立书店出台了一系列资助计划,涉及的总金额为1800万欧元,旨在解决传统书店所面临的经济及商业危机。当然,法国政府对各类图书及阅读活动的支持力度之大也是无可比拟的。如每年三月份的诗歌节、十月份的阅读节等(9)张书卿:《法国政府对出版产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与作为》,《出版发行研究》, 2006年第1期。。除此之外,法国政府对图书出版更有众多保护措施。如自路易十四时期开始,就规定所有正式出版的图书必须至少在图书馆收藏一本,到1949年更是强制规定到了5本。统一图书价格,制定“单一书本价法”,规定图书零售折扣不得高于5%,以此维护小书店的利益,使其生存下去。另一方面,据《世界报》报道,法国共有约3400家出版社,其中真正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出版社仅有200家左右。法国的图书发行主要就是通过这些大中型图书发行公司来实现(10)于平安:《居法国文化产业首位的法国图书出版业》,《中国出版》, 2005年第1期。,进而规范图书市场,而大部分出版社(小型出版社占绝大数)仅负责图书的编辑工作。

在国家政策完善的基础之上,作为文学传播的主体,各大出版社、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均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现今,虽然随着数字化阅读时代的到来,传统纸质书籍受到了不小冲击,但是在各大出版社的热捧以及法国传统的文学奖项的推动下,图书市场仍占据较高地位,可谓是风景这边独好。文学专题的报道、作者采访、文学批评家的评论等形式层出不穷,不论是电视节目还是传统报纸,几乎都可见到大篇幅的文学批评报道,这与法国媒体有意识的自主选择密不可分(11)李霄:《从法国图书出版业看文化多样性政策的实施》,《法国研究》, 2009年第3期。。TF3一周有6次“一天一本书”的读书推荐,TF2更是一周有10次“一本书”栏目的播出;而报刊杂志上的书评更是不胜枚举,如法国著名的《读书》杂志每期都会有各种专栏,主要是以文学评论类书籍为主,“访谈”“调查”“作家世界”“法国小说”等几个栏目,主要介绍在法国轰动一时、炙手可热的作家,评论他们最近出版的新作,与读者之间形成一个良性互动,采访栏目更是有专题、有导向,绝不泛泛而谈,以此保证其杂志的品味、质量。

除此之外,“文学回归季”可以说为各大杂志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每年暑假和重大节日(特别是圣诞节)期间文学回归季的到来,都会衍生出一股读书热潮。于出版社而言,这是一个与作者的共赢状态:对一本售价20欧元的小说而言,出版社可以获利6.6欧,而作者则可从中获得2欧。这笔获利对他们来说就如一笔“意外之财”,因为这笔收入的得来完全是因为作家的作品获得了文学奖项。因而出版社越来越多地将视线聚焦在这六大文学奖项上,可以说这一现象的产生是媒体传播选择的必然结果。就2014年GfK市场研究集团发布的2013年度法国图书出版业的年度报告可知,2013年法国图书总产值为39亿欧,为数年来首次跌破40亿欧,占年销售总额的53.1%,而同年作者所获得的总版权费高达4.37亿欧,同比上涨2.4%,由此可见在此文化产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作家的收入还是有所提升的。

自中世纪以来法国便形成了良好的文学氛围,而且在大众媒体和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之下,不止在文人、作者之间,即使是在普通民众之中也一直葆有读书热情和习惯。根据GfK市场研究集团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法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24本)在世界范围也属前列,远高于中国成人年平均阅读量(4.77本)。而且,法国是世界上最舍得花钱买书的国家。根据“网易云阅读”发布的2015年《全球数字阅读报告》(12)http://www.199it.com/archives/342152.html,访问日期2017年7月20日。显示,法国人均每年约购买14本纸质书,2本电子书。这一系列的数据都显示了法国民众对阅读的青睐,即使在电子媒体的冲击之下,仍保持良好的纸质书阅读及购买习惯。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红腰带定律”——在龚古尔奖颁布之后,各出版社会赶在圣诞节前出版获奖作品,书店会为这本书打上红腰带以示醒目,并作为重点书目推出。由于这六大文学奖项几乎都是在圣诞节前推出,作为文化大国的法国,很多家长在给子女选择礼物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些“红腰带书”,而这些文学奖项让他们吃下了“定心丸”,由此也是表现了大众对这些奖项的信赖。在此联动基础之上,有着大众读者的青睐,出版社犹如打了一剂“强心剂”,更是会对这些文学奖项“高看一眼”。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国内确实掀起了一股“莫言热”和“文学热”现象,其作品也取得了良好的销量。但是,从现今来看,虽然其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远超其他作品,但较法国或者国外文学作品却略显薄弱,有些研究甚至不及国外;且就其长远作用来看明显“后劲不足”,在短暂的热度之后,国内现当代文学又似乎回到了“原位”(13)马丽娣:《浅谈中国文学与国际重要文学奖项接轨——从莫言〈红高粱〉系列获诺贝尔文学奖谈起》,贵州: 电影评介, 2012, (12),110-112.。我国当代最著名的有四大文学奖项: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涵盖了文学的主要形式,对我国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文学制度的完善以及文学活动的丰富均有一定的影响力(14)陈蕴茜:《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版,第30-43页。,但在作品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方面却不及法国六大文学奖项。这其中的原因,首先是读书氛围不浓,其次,文学批评的体系还不够健全,主流媒体的宣传力度也不够。专业的文学批评被封闭在学术的象牙塔中,很难在普通读者中得到普及;而媒体对文学作品推介趋于表层,没有深入探讨作品的美学特质,没有起到引导和帮助阅读的作用。据上文GfK的调查结果可知,中国人均年阅读量(4.77本)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在数字化时代,人们倾向于线上阅读,纸质书籍几乎无人问津。最后,获奖作品的影响力不大,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品不多(15)潘文年:《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第98-137页。。

从法国出版业等的成功经验来看,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除却国家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的加强,政府对出版业宏观管理以及文学奖评奖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从而提升其影响力和大众认可度外,加强主流媒体的宣传力度,形成读者、出版社、作者的联动机制是良好读书氛围的重要保障。在数字化时代,传统纸质图书遭到了极大的冲击,多数出版社首先考虑的当然应该是读者的偏好。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以提高全民素质、养成良好文化氛围为前提,出版社及媒体等传播媒介若能将目光更多地投向文学视野,引导大众品味,对于中国文艺评价机制的完善将大有裨益。如设立专门的读书频道,对读书专栏的推崇,引导民众对读书的关注。此外,在国家政策、主流媒体的推动下,不断鼓励阅读,并大力资助文化活动,以此带动大众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增强大众对文学奖项等文艺评价活动的关注。

只有不断学习、借鉴国外优秀经验以及诸如莫言作品等的成功案例,在我国现有的文艺评价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国家对文学的关怀,才能推动中国文艺评价机制的完善和健全。在国内,我们应巩固法律及政府措施,不断充实文学理论的构成,增加其文学动力,提升文学影响力,并且将一切理论付诸现实,增强大众媒体的推广力度,带动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面向国外,我们一方面要广泛吸收国外的优秀成果,取其精华、不断创新,创造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学及其评价系统;另一方面要积极地走出去,借助“一带一路”的发展框架,将我们的优秀成果推向世界,增强汉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才能深度参与世界文学的对话,在对话与交流中不断提升自我,进而带动国内文学整体水平的提升。良好文学氛围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力,历史上的“洛阳纸贵”并非孤立、偶发的事件,而是在今天仍值得我们深思的一种文化繁荣的现象。中国文艺评价体制的建设需要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媒体以及广大读者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动中国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发展,从而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出版业销量出版社
同比增长130%!剑指3万吨销量,丰华黄颡料迎来大爆发
我等待……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盘点2018年车企销量
市场经济中的司各特:文学出版业与历史小说的兴起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6年度车企销量排名
上汽通用172万销量下的阴影
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业的新趋势与高校出版社专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