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制度环境对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美高校在校中国学生的比较分析

2019-09-16 09:44
关键词:经济体制选项留学生

陈 思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领导科学教研部,上海 200233)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从1978年底至今的三十多年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二大贸易国。大量的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应当以私有制为基础,资源应当由市场完全支配,而中国通过经济改革却仍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实行计划与市场并行的双轨制,且国家计划在其中的作用更为重要,这是“比完全的计划经济更为糟糕的制度安排”,必将导致配置效率损失、寻租行为以及国家机会主义等问题,最终会因改革不彻底而失败(1)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59页。。与中国的改革形成鲜明对比的苏联、东欧的“休克疗法”则广泛地被经济学家们看好。但时至今日,与经济学家的判断相反,中国获得了相当的成功,苏联和东欧却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国家分裂、社会动荡、经济衰退、通货膨胀、贫富严重分化。

中国的改革发展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挫折和挑战:从经济上来看,依靠资源投入和出口需求驱动的粗放经济模式,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内外经济失衡加剧,金融市场面临系统性风险;从社会政治方面说,权力寻租加剧政治腐败和贫富分化,威胁社会稳定和秩序(2)吴敬琏:《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历程的制度思考》,《农村金融研究》, 2008年第11期。。美国学者阿西莫格鲁在根据其著作《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中“攫取型—包容型”的解释框架进行分析后,曾经断言,如果没有社会和政治的转型,中国经济增长不可能持续。中国下一阶段的经济增长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持,而这种支持从根本上要求中国形成“包容型”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3)[美]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载《比较》,2014年第5期。。

经济体制通常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狭义的经济体制是仅包括资源配置的具体方式或制度模式;广义的经济体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包括资源配置的方式,也包括相关的所有制形式。本文关注大学生群体对于中国经济体制的价值观,所使用的是广义的经济体制的定义。

2.核心概念界定

价值观(Values)一词首先由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塔尔克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提出。帕森斯在其著作《社会行动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1937)中提到,社会制度由价值观和规范构成。规范并不是唯一的指导我们生活的元素,除了规范以外,价值观作为一个更抽象的元素,对我们的日常行为产生了更为关键的影响。

纵观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对于价值观的定义,本文更倾向于认同美国心理学家米尔顿·罗克奇(Milton Rokeach)对价值观的定义。罗克奇将价值观定义为一种持久的信念(endureing belief),他认为价值观共分为两类:一种是终极存在(end-state existence,国内多翻译为“终极价值观”),是人希望用一生最终实现的目标或状态;另一种是行为模式(mode of conduct,国内多翻译为“工具价值观”),指的是人更加偏好的认知、态度或行为方式,一般表现在道德和能力两个方面。 也正是由于这两种类别层次的价值观属性,使得价值观有别于其它具有交集或易混淆的术语。

经济体制价值观是一个典型的将政治与经济结合起来的意识构面。因为涉及体制,这无疑是一个上层建筑的问题,但又是具体到对经济体制的考量,同时又需要经济层面知识的渗入。中国的经济体制历来是学界重点研究的对象,而大学生群体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评价和感受,对于我国政府自上而下地把握民意,及时调整经济战略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研究设计

制度主义学者通常认为制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事实上,制度主义学者往往视社会上大多数人所具有的价值取向为隐形的制度规范,这些价值取向的形成受到的是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的综合作用。个体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势必会受到已形成的社会主流价值观——这一隐形的制度规范的约束和引导。

本文将从对我国的经济体制的认识以及对我国经济体制下取得成果的评价两方面,展示大学生群体在不同制度环境下的经济体制价值观。本文的核心假设是,不同的制度环境将会对大学生群体的经济体制价值观产生显著影响。基于此,本文选取了中国大陆的六个地区和美国的五个地区的共计26个大学(4)本文选取了中国大陆六个地区的顶级高校进行调研并获得646份有效问卷,包括北京地区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地区的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东北地区的吉林大学;西北地区的兰州大学;西南地区的四川大学以及东南地区的中山大学。选取了美国五个地区的顶级高校进行调研并获得482份有效问卷,包括西部地区加利福尼亚州的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南加州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以及加州大学埃文分校;东部地区马塞诸塞州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以及东北大学;南部地区德克萨斯州的德州农工大学以及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北部地区密歇根州的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以及华盛顿特区的约翰霍布金斯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以及乔治敦大学。作为抽样对象,在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发放了共1200份问卷,共回收1128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94%。本文试图弥补当前学界对价值观研究缺乏实证研究和对比研究的空白,并为之后的研究提供样本和经验,以及一定的指标性、方向性影响。

二、对中国当前经济体制的认识

我国目前实行的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通过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收入分配平等的经济运动形态。但在这一体制的执行过程中,计划手段仍然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经常被视为是我国经济能够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极少进行市场干预的“小政府”并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政府所具有的信息收集和传播、协调以及克服外部性的功能(5)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21-125页。,能够因势利导地引导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全面增长。

关于大学生群体对我国当前经济体制的认识和想法的问题是:“您认为我国当前应实行何种经济体制?”数据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我国当前应实行何种经济体制

纵向上来看,无论国内大学生还是在美留学生,半数以上都认为我国应当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这也与我国的官方主流意见相吻合。横向上比较,国内大学生在“百分之百计划经济”、“以计划经济为主”以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各占一半”三个选项上,均高于在美留学生,且在“以计划经济为主”这一选项上高出在美留学生将近8个百分点;而相应的,在美留学生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和“百分之百市场经济”两个选项上,均高于国内大学生,两个选项总计高于国内大学生8个百分点。相较来看,在对经济体制的认识和态度上,在美留学生要比国内大学生自由一些。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的,它也必然的具有一些基本特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上,即是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大学生群体对于我国所有制形式的认识和想法的问题是:“您认为我国当前应实行何种所有制形式?”数据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 我国当前应实行何种所有制形式

这道题目的数据结果展示了相当的差异性。国内大学生中,排在第一的选项为“以公有制为主”,占总人数的36.53%,其次是“公有制、私有制各占一半”,占总人数的23.84%,排在第三位的是“私有制为主”,占总人数的20.28%。在美留学生的选项则主要集中于两个:有超过四成的被访者认为我国应实行“以私有制为主”的所有制形式,超过两成的被访者认为我国应实行“公有制、私有制各占一半”的所有制形式。这道题目的结果,与上一道对比观察,有非常有趣的效果:首先,虽然与上一道题目的表现相似,但是能够更明显地表现出在美留学生在涉及经济领域的政治价值观上,是更为自由和开放的;其次,在上一道题目中,超过五成以上的被访者,无论国内国外,都将官方宣传最多的名词“市场经济”作为“我国应当实行的经济体制”的第一选择。按照认识逻辑,在“我国应当实行的所有制体制”的回答中,大部分选项应当集中于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私有制为主”,但实际上,却有大量的选择流入到了官方宣传最多的“公有制为主”选项上,“私有制为主”的比例则大大降低,这在国内大学生群体的表现上尤为突出。这固然与大学生本身对于所有制的认识有关,但笔者认为这两道题目的对比在一定程度上能表现出官方宣传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

回顾我国的改革历程,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也是一个有妥协的改良过程:一方面正视旧体制的历史必然性和继承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坚持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仍保护旧有的利益集团以维持稳定局面,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发展新的经济力量;有决策错误导致的失序和混乱,有推行新政却面临阻力和困难,但唯独没有急于求成的激进主义。但即使如此,并不是所有人对于改革速度的感知和判断都是一样的,下面一道题目就是用来展示大学生群体对于我国改革速度的评价。

“您认为我国经济改革的速度是快还是慢?”数据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3 我国经济改革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纵向大体上来看,大学生群体对于我国经济改革的速度并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态度和评价。但细究之下可以发现,国内大学生和在美留学生在这一问题的选项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排列都是“有些快”、“比较合适”、“有些慢”、“说不清”、“太快了”和“太慢了”。总体上,相对的中间选项(“有些快”、“比较合适”、“有些慢”)占多数、认为快的人比认为慢的人多,这说明大学生群体对于经济改革的态度大多比较保守,相对更倾向于稳定的、渐进的改革模式,这也与我们的官方主流态度一致。横向上比较,在美留学生在“太快了”、“有些快”和“有些慢”这三个选项上都高于国内大学生,且都恰好高于大约三个百分点,“比较合适”这一选项上则低于国内大学生约五个百分点。可见,在美留学生相较于国内大学生,对于经济改革速度的不满程度是略高的,这可能也是由于在美留学生对祖国强盛的强烈愿望,导致这一群体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有着更加严肃的担忧和更加迫切的期待。

三、对中国经济体制运行结果的评价

发展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自然增长率”理论,认为除了在战争和自然破坏后的恢复期外,任何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长期维持7%的年增长速度。但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四十年间,经济年增长速度平均在9.5%,令举世震惊。但本次研究的测量对象——大学生群体,都出生于经济已经开始高速腾飞的80年以后,对于这惊人的经济成绩,是否也有清晰的感知和正确的评价呢?在问卷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您认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以展示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大学生群体的直观感受中,究竟获得了怎样的评价。数据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4 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表中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被访者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的肯定态度是可以明显感受到的,因为大部分选项集中于取得了“重大成就”和“一定成就”。但“一定成就”的选项人数是所有选项中最高的,要远高于“重大成就”的选择人数,这可能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大多是出生于经济飞速发展的“八零”后,对于我国日新月异的变化的感知并不如其长辈那么强烈。另外,横向上比较可以看到,在美留学生群体对于我国经济成就的肯定程度要略高于国内大学生——这也并不意外,站在山外看山的在美留学生对于祖国强大的形象势必是更加有感触的。

四、经济体制价值观的回归分析

通过数据处理软件SPSS对经济体制价值观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整合和计算。本文在描述过程通过两个部分,一是对经济体制本身的认识,二是对经济体制运行结果的评价,这两者都属于经济体制价值观的内涵,但显然是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层面和角度。从质性统一的角度考量,我们将大学生群体对经济体制本身的认识这一层面所包括的三道问题作为一个构面进行回归分析,摒弃了大学生群体对经济体制运行结果评价的一道题目。这在内容逻辑上可行,也通过了实证的验证。

根据SPSS软件进行的数据处理,本文第二部分“对中国当前经济体制的认识”所包含的3道题目的Cronbach’s Alpha 信度系数为0.725,通过了信度报告。其因子分析的具体结果如下:

表5 经济体制价值观的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KMO检定值 0.763,而Bartlett球形度检验P<0.001,说明统计结果可以接受。在要求特征根大于1的情况下,经济体制价值观的3道题目提取出一个公因子,与本文的测量设置一致。实际上,在SPSS的实证操作过程,对经济成果进行评价的题目确实另属于其它维度。

我们将经济体制价值观通过降维合成的因子维度设为因变量,将包括性别、年龄、专业、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月均消费、政治身份等人口学特征变量,以及在美留学生和国内大学生的关键差别“制度环境”设置为自变量,对经济体制价值观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6 经济体制价值观的回归分析结果

注:*p<0.05 **p<0.005 ***p<0.001

由上表可见,在所有加入的自变量中, “制度环境” 对大学生群体的经济体制价值观产生了最为显著的影响,其影响系数为负,显著性小于0.001,即,国内大学生在经济体制价值观上更为保守,在美留学生则较为自由和开放。假设成立。同时,“性别”变量也有一定的显著性,其标准化系数为负,显著性小于0.05,也就是说,大学生群体中,男性被访者对经济体制的认识和态度更为自由,女性则较为保守。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曾经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因而,对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的研究,对于青年一代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敢担当中华民族的建设重任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调查结果来看,制度环境确实对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在美留学生较之国内大学生在对经济体制的认识上更为自由和开放。之前已经提到,制度主义学者认为制度可以型塑个体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个体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会受到已形成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约束和引导。而在本文的研究环境下,这一约束和引导势必会被放大——在美留学生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无论是主动的“入乡随俗”,还是被动的“适者生存”,其价值观在很大可能上会发生改变,受到美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态、法律规范、教育方式以及美国社会已形成的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但调查结果上同样显示,大学生群体对于经济体制的认识与国家的取向一致,尤其在经济改革上,他们的态度更趋向于渐进的、稳定的改革路线。在美留学生由于留学经历缺乏归属感或者曾遭受过不平等待遇,较之国内大学生更希望祖国的发展和强盛。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国家的发展和治理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因为大学生对现有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态度,决定了他们对公共领域活动的认同和参与(6)金家新:《大学生政治认同感现状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济南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调查结果显示的大学生经济体制价值观,不仅有利于维持国家目前的政治秩序,也有利于坚持和发扬我国一直以来的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选项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国务院批转《意见》: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明确
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出炉——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