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何永飞《茶马古道记》的文化意蕴及审美价值

2019-09-16 01:50陈晓楠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3期
关键词:文化意蕴审美价值

陈晓楠

摘  要:大理白族作家何永飞的诗歌散文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其抒情长诗《茶马古道记》蕴涵了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审美价值。本论文通过对长诗中茶马古道文化景观的呈现,探究茶马古道所蕴涵的商贸文化、民族精神、信仰文化;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美,情感美和语言美,体现其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何永飞;抒情长诗;文化意蕴;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3-0-02

何永飞,云南鹤庆人,出生并成长于茶马古道上的一个小村庄,当代白族青年作家。出版诗集《四叶草》《梦无边》,散文集《生命归位》,其抒情长诗集《茶马古道记》获全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茶马古道记》是一部描绘茶马古道历史文化风景和人文风物的抒情长诗。诗人何永飞历经数月,用脚步丈量古道大地,用语言召唤沉睡的马帮,在那条艰险的生命之道上寻找着马蹄的印记。他用生动新美的抒情话语和丰富奇特的意象刻画出一幅精致的人文地理画卷,是为让世人重新感知古道的生命余温和弥散的茶叶清香。此部长诗,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审美价值。

1、绚丽多姿的文化景观

何永飞作为一位年轻的游吟诗人,像被赋予特殊使命的行者,以独特的方式,一步步解开高原文化密码,以丰沛的情感,向世人述说茶马古道绚丽多姿的文化景观。无论是繁荣兴旺的茶马互市,还是马帮身上那坚韧不拔的精神,又或者马帮与众不同的习俗禁忌,都在诗人的笔下一一呈现。

茶马古道,一条活跃在西南各民族间的商品交换通道。当缕缕茶香从平坝飘到高原,马匹和药材从藏地进入峡谷,除了茶、马之外,古道贸易的物品还有食盐,药材,皮毛等,这些商品不仅托起两地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执着,还沟通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多样性和可能性。诗人在商帮停留的地方驻足凝视,从马帮途径的易武、鲁史、丽江、沙溪走过,处处可闻驼铃声,处处可见马蹄印,从院落和遗迹中,照见一个个因古道而盛的村镇和家族。商贾大家从马背上诞生,过往商旅在此停歇,不同地域的人在此进行交易,商贸文化的繁荣,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及各个民族间的交流。

马帮,是茶马古道的运输载体,这是在大西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及落后的交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运输方式。诗人在動人的传奇里向世人诉说马帮的故事,从而展示其独特的马帮文化。一代又一代,赶马人面对着最高的地势、最险的山路、最恶劣的天气和最遥远的道路;他们所经行的路途充满了各种不可预知的危险,突来的山洪,横行的土匪,而他们总是用坚毅与勇敢去战胜一切。正是这种特殊的生存境况,决定并造就了马帮的冒险精神,他们赶马走天下,生死与共,风餐露宿,与自然共生;他们勤勉、宽容,拥有极强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年深日久,形成了坚韧不拔的马帮精神,这种精神也贯穿在整部长诗之中。

马帮有自己的行业帮规,也有自成一体的禁忌习俗。如铜锣锅在行走的马帮中是极为特殊的存在,它要由头骡驮着,不能被践踏,更不能受胯下之辱,其煮出的饭菜必须要与过路人和飞禽走兽共享。又如在出行前,马帮要翻看黄历;在出行的路上,赶马人总是要携带一纸符咒用来掌控吉凶,以此获得心灵的慰藉与神灵的庇护;进入森林后,要安静轻语,熄灭火种,不惊扰神灵……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赶马人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与丧葬仪式,起源于高原人自身对灵魂的信仰,是为了得到神祗的祝福与庇护,宗教信仰、各路神灵等成为了高原人的心灵寄托。

2、深沉厚重的文化意蕴

茶马古道是有灵魂的存在。在绚丽多姿的文化景观之下,蕴涵着更为深沉厚重的文化意蕴。那是在茶马贸易中形成的平等互利的商贸文化;是在困境中形成的开拓进取、和谐共生的民族文化;也是各民族面对众多宗教信仰、自然崇拜时形成的多元层叠的信仰文化。

在长期的贸易往来中,马帮和各民族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形成了平等互利的商贸文化。在这条古道上穿行的马帮,不仅是运输的载体,也是一种商业经济组织,他们途径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遵循着自由诚信、互通有无的原则,与当地民族群众进行公平交易。古道商贸活动的发展,将沿线的村庄、城镇连接起来,大大小小的市场形成,各民族商人齐心协力,互帮互助,衍生出良好的民间商贸合作伙伴关系。茶马古道这一条贸易通道之所以能长存,无不因为人们坚守自由、平等、诚信的原则。

茶马古道是一条在艰难环境中开辟的民族共生、平等互利的通道。古道所经地区,经济落后、文化薄弱,但在苦难中成长的民族,终究有着坚毅顽强的品格。在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赶马人坚韧不屈的民族气节更是为世人所传颂。他们不仅是运输贸易货物的人,还是“天上飞虎的抗战兄弟。”[1]面对硝烟和炮火,他们把马帮赶到保家卫国的最前线,在战火的洗礼下,始终恪守心中的家国理想。诗人把茶马古道比作大走廊,大走廊连通各民族的梦,《高原联盟书》见证了多民族间的“生死相连”,这是对古道各民族唱的赞歌,他们团结友爱、和谐共生,喜乐悲苦皆息息相关。古道作为各民族联结的一个中心点,带领各民族通往理想与希望的“生命线”。它将边地少数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文化心态,促进了经济、文化、民俗等的交流与融合。

茶马古道途径多民族地区,沿线多宗教并存,诗人不停行走,砥砺生命幽微的意境,以特有的性灵揭示古道上多元层叠的信仰文化。一方面,古道所经地多高山峡谷,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加之高原气候多变,面对如此神秘且伟大的世界,向来对自然充满敬畏的边地民族,塑造了众多的自然崇拜对象。另一方面,茶马古道所经地区多佛寺,多宗教,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下,民众产生的对自然对神灵的敬畏之心也在传递。“神秘符号”和“崖画”承载了时光的印记,记载了一个部落和一个民族;朝圣者双手合十,磕长头巡礼的苦行经历,亦是藏地宗教文化的缩影;藏族同胞对佛的信仰大于生命,人们在被佛光护佑的圣地西藏、大昭寺“转经、念佛和磕头。”因此,随着各民族间经济活动的交流、民族的迁徙流动,不同的宗教、信仰、崇拜在各个民族间交流融合,形成了多元层叠的信仰文化,促进了宗教文化的共融。

3、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

《茶马古道记》既有崇高与悲壮之美,又有绮丽自然之美,给人心灵以震撼之感,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文学反映的生活是人的美的生活。”[2]诗人贴地而行,与自然风物交织,与古道灵魂交接,用身体和心灵来写作,具有少数民族的浪漫情怀和独特的审美个性。“诗的境界在刹那间见千古,在微尘中显大千,在有限中寓无限。”[3]品味抒情长诗,不难发现深藏于其中的意象美、情感美和语言美。

何永飞善于诗意地捕捉生活的意象,他走高原,淌溪流,触摸月光,诗中既有丰富多姿的自然风物的描写,又有深厚的人文风物的抒写。诗人写雪山、月亮、格桑花等自然意象;也写酥油灯、玛尼堆、古茶树等这条生命线上的路标。雪山高大雄伟,静穆壮美,象征高原边民不屈的精神,亦是对灵魂永生的精神追寻;黑夜里点燃的酥油灯则是光明的象征,守护路上的赶马人和修行者。在何永飞的笔下,意象多元且富有诗意美。不仅展示出古道深厚的历史、独特的风景,也表现了边地人民的生活和不同的民族文化,赶马人的悲喜苦乐都呈现其中。“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4]诗人富于主体生命体验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意象群和谐交融,使读者沉浸其中获得悦心悦意的审美享受。

诗人对于高原故土的热爱,使诗歌流露出富于真诚而质朴的情感。“情感是文学的生命。”[5]诗人脚下所踏的便是古道,他对故土的热爱不掺杂一丝杂质。古道旁的边地风光是让人陶醉的,无论是独克宗圣洁的月光,还是卡瓦博格晶莹的雪光,对壮美自然风光的欣赏中产生愉悦之感,同时也感受到诗人纯净而透澈的故土情怀。古道有限,生命无垠,诗人拥有着一颗对人类对自然对生命存在意义不停思考的内心。掸去历史的尘灰,古道堆积着生命的遗骸,踏上蜿蜒的生命线,诗人内心是凝重的,对于那些深埋于苦难、血泪、孤寂中的生命,不仅又多了几分敬畏之情。血泪与苦难的淬炼使得古道成为一条被赋予灵魂的“生命线”,即便经过战火的洗礼,依旧盘旋在崇山峻林间。真挚的情感给人带来心灵的共鸣,自然的神性和野性涤荡着人的灵魂,让人欣赏到优美自然风光的同时,对于生命的思索更加深刻,愉悦之余,更多的是敬畏与崇高,给人以平和静穆之美。

长诗之美,除了体现在其内容与情感上,更多地表现于其形式美中,即诗歌的语言美。诗歌长短句错落,结构安排和谐而有规律,节奏铿锵自然,运用多种修辞,既恬淡含蓄,又不失飘逸旷达之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则是语言的艺术精华,诗人用有意味的语言形式反映社会生活与情感。首先是音乐美,音韵和谐,节奏抑扬顿挫,对所想表达的情感作了透彻的阐述。如《酥油灯》、《命运的弓箭》等,间歇停顿整齐,采用重章叠唱的复沓形式来抒情达意,意义相同的句子前后呼应,回环往复地表现出诗人的感情。诗人善用比喻、夸张、反复等手法,给人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画面美。平和如《天空本色》;开阔如《高原草甸》;厚重如《荒野里的风声》……色彩的交替,境界的传神,鲜明独到的创造性赋予诗歌深刻的艺术内涵。富于想象和夸张的语言,实则延展了诗歌主题的厚度,极富张力地表达了自然风光的壮美以及古道环境的恶劣。

综上所述,青年白族诗人何永飞的《茶马古道记》,不仅是其创作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我國少数民族文学诗歌创作中绽放的一朵奇葩。他通过展现茶马古道绚丽多姿的文化景观,探析其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他将古道沿途世相百态呈现给读者,谱写了西南边地民族和谐共融的赞歌。在诗人真诚的心灵抒写中,他赋予古道深厚的生命意味,用信仰铸就了诗歌崇高而又壮美的艺术气象,立足现实生活,以高原赤子之心,追寻至真、至善、至美之境,终以独特的艺术气质建构、传承了悠久的古道文化。

参考文献:

[1]何永飞.茶马古道记[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126.

[2]童庆炳.文学审美论的自觉-文学特征问题新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4.

[3]朱光潜.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5.

[4]张黎.意象:音乐的表现之母[J].文艺评论,2010,(2):65.

[5]童庆炳.文学审美论的自觉-文学特征问题新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41.

猜你喜欢
文化意蕴审美价值
品读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和艺术魅力
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艺术及其文化意蕴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中国门神画之美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言外之意话“红”色
法语俗语、 俚语的特点及文化意蕴
元杂剧爱情婚姻剧文化意蕴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