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丧葬礼俗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情感

2019-09-16 01:50杨嫦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3期
关键词:儒家

杨嫦

摘  要:丧葬礼俗在儒家核心思想“礼”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儒家并提出礼莫重于丧葬的理念,可见儒家对丧葬礼俗非常重视。该文从儒家丧葬礼俗的外在与内在两个角度出发探讨其中所表达的礼节形式和儒家思想观念。

关键词:儒家;丧葬礼俗;外在形式;内在情感

[中图分类号]:K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3--02

孔子认为万事万物总有一个延续发展的过程,礼也不例外,夏殷周三代之礼虽有所益,但基本规律是不变的。接着在《论语·八佾》第三篇的第九章和第十四章又说道:关于夏礼和殷礼,他能言之,但因文献不足的因素,虽能谈谈,但不能徵也,对于周礼,有文献可徵,所以可以说也,因此以下所谈到的丧葬礼俗部分主要围绕周代的礼俗。《论语·为政》第五篇中,孔子的弟子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儒家讲重“孝”,并以“孝”为衡量一个人好与坏的标准,而“孝”的最大一面体现于父母的后事礼仪即丧葬礼仪,因此丧葬礼俗在儒家礼仪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它也体现着儒家的思想观念。

一.丧葬礼俗的外在形式

儒家丧葬礼俗的礼节诠释主要集中于儒家经典之作《仪礼》与《礼记》两书中,下面根据这两本书等其他辅助书籍的记载,归纳总结出丧葬礼俗的外在形式主要分为卒、敛、殡、葬四个阶段。

(一)卒

卒又分为卒前和始卒两个阶段。1.卒前,据《礼记·丧大记》记载,人在病危后,就要开始准备丧事。主要做以下几件事:(1)把屋里屋外打扫干净。(2)撤离乐器,表示长时间不能进行凑乐。(3)移居正寝,古代有正寝和燕寝之分,燕寝是平时居住的地方,正寝则是进行斋戒或者生病之时居住的地方。(4)“属纩”,“纩”为新丝绵,指病人将要死亡之时,放一点新丝棉在他的鼻口处,检测是否还有呼吸,若丝绵纹丝不动,说明病人已经咽气,这时才称之为“卒”。

2.始卒,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1)据《仪礼·士丧礼》第十二记载,病人始卒时不能立即办理丧事,应先为死者招魂,称为“复”,“复者”指为死者进行招魂的人,复者手持死者上衣,在屋顶上面朝北方,一边挥舞着死者衣服,一边大声呼喊死者的名字。(2)结束招魂仪式后,开始迁尸,在屋南面的窗子下摆放一张床,把尸体移放在上面,然后脱掉逝者身上的衣服,用被子覆盖尸体。(3)楔齿、缀足,这是为了防止尸体僵硬,妨碍下面的礼节实施。把角栖放在死者的上下齿之间,将牙齿撑开,这就是“楔齿”。缀足指用燕几拘持双脚,防止双脚僵硬弯曲。(4)沐浴,表示要让死者干净的离开。沐浴的方法是用勺子舀水往尸体上浇洒,然后用细葛巾擦拭干净。沐浴后,在停尸的床下放一个大盆,里面装上冰或水,用来降温,防止尸体很快腐烂。(5)饭含,指把米粒或者珠玉放入死者口中,表示让他饱肚子离开人世。(6)设奠、为铭、设重,“为铭”谓书写死者之名以作为柩的标识。案死者之名是写在死者生前所用的旗上,用竹竿撑起来放在堂前西阶之上。“重”,悬木之物,是用木板为死者制作的牌位,古人认为刚去世的人魂无所依,因此要设奠和设重,让死者的灵魂有所凭依。

(二)敛

敛包括小敛和大敛。1.小敛,指在死者去世的第二天早晨,先在床上铺席,席子上铺绞(宽布条),绞上面又铺着一床被子。然后把尸体抬在被子上,穿上寿衣,用被子裹好,再用宽布条捆紧,用布袋套在尸体上,最后再盖上另外一床被子。

2.大敛,指完成小敛后,把尸体放入棺内。死者去世的第三天在堂前的东阶上进行。尸体入棺后,盖上棺盖。

(三)殡

“柩”是指放入尸体的棺材,停放柩等待下葬就叫“殡”。周礼,大敛之后先将柩在堂前东阶上停放几天,然后移到西阶上继续停放。

(四)葬

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既夕哭,指进行哭礼仪式,在亡者下葬的前两天晚上,亲属要在灵柩前进行一次哭礼。

2.朝庙,指下葬前一日.要将灵柩移入祖庙停放,称为“迁柩”。古人外出需告知长辈,所谓“出必告”,以此表示对长辈的尊敬与孝顺。因此当逝者葬入墓地前,需要到祖庙中举行告别仪式,以此来表示对祖宗的尊敬,这一仪节称为“朝庙”或“朝祖”。

3.执拂,绋指绳索,用来固定棺材,执绋指送葬的亲戚朋友拉住绳索,抬移棺材。

4.筑坟,指到达墓地之时,用绳索拉引着棺材,使它平稳地放入事先挖好的墓穴中,再把铭旌放在棺材上,把随葬品放在两旁,最后用土堆砌成坟。

完成这四个阶段的仪式后,整个丧礼基本才算结束。

二.丧葬礼俗的内在情感

以上是丧葬礼俗的外在礼节,接下来我们探讨的便是其中的内在情感。而这种情感表达,道家学派与儒家学派却是不同的态度。庄子在面对妻子的逝世时,态度为“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儒家却规定“临丧则必有哀色,执拂不笑”、“邻有丧,春不相,里有殡,不巷歌”(《礼记·曲礼》),儒家认为丧葬礼的内在情感应是哀痛之情,而这种哀痛感是要表露于外的,往往通过丧葬礼俗来表现。儒家认为如果一个人认为逝者已矣,不须挂怀,冷漠对待,将之草草下葬,整个过程没有一点敬意与悲哀之心,那么这类人心中并无丝毫的仁慈,如同禽兽。在儒家的丧葬礼节中,处处体现着这种哀痛之情,如:葬中的既夕哭,都表达着深深的哀戚之心。因为儒家的丧葬礼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因此在《论语》中儒家多次提到孝子之“哀”,《论语·子张》提出:“祭思爱,丧思哀”,《论语·八侑》主张:“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那么表达哀痛之情与丧礼礼节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礼记·檀弓下》记载:“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若一场丧葬礼没有哀伤之情,那么有再完美、周到的礼节,也不过是仪式化的虚礼,没有实际意义。因此丧葬礼俗是以哀情为基础的礼仪制度,人们把这种礼俗作为一个通道口,去宣泄内心的哀戚之情,如:丧礼中的哀哭、卒哭。丧葬礼俗中的礼节形式与哀戚之情是密不可分的,哀戚之情是根本,礼节形式是一个渠道,亲人通过这个渠道尽情表达内心的哀痛,让情感得到发泄。若缺失了这个渠道,人内心的情感便无法发泄,哀痛长久压抑于心中,便会生病,人只有“丧尽其礼”,才能“尽其哀”。而对于外在的礼节形式来说,内在的情感是整场礼俗中的灵魂,若没有哀戚之情,完美的礼节形式就是一场空壳,这样的丧葬礼对于儒家来说,与它所要表达的尽爱之道与立孝成德所违背了。因此若无合理的礼节形式,则内在的哀痛之情无法表达,若没有内在的情感,空有形式上的礼节,也谈不上真正的仁爱之心。

但儒家主张的这种哀情并不是无节制、有损身体的宣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若损伤了身体,那也是不孝,因此丧礼中的哀情应是“丧礼尽哀”,正如《礼记·曲礼上》记载,孝子当“毁不危身”“毁不灭性”,应“节哀顺变”。“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君子念始之者也。”(《礼记·檀弓下》)真正的孝道之人会懂得逝者对自己的爱护之心,因此会爱惜自己的身体,让逝者安心,亦为孝亲之道。

三.结语

儒家重视孝道,丧葬礼俗便是体现孝道的很大一部分,因此孔子才会批评宰我反对三年之丧为:“予之不仁也”(《论语·阳貨》),这就需要我们在父母生时,以礼对待,父母死时,也以礼对待。这也就是为什么儒家会制定丧葬礼节,并强调“礼莫重于丧葬”的原因了。另外,儒家对丧葬礼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情感都有它一套严谨的规定,外在与内在缺一不可,相辅相成,通过对它的外在礼节形式与内在情感的探讨分析,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它处处体现的儒家孝道与仁爱之心。

参考文献:

[1]陈戍国.礼记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

[2]杨天宇.仪礼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杨伯俊.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万丽华.左传中的先秦丧礼[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5]赵丕杰.中国古代礼仪[M].语文出版社,1996,P91-105.

[6]曹建墩.先秦儒家丧礼观及其现代价值[J].河南社会科学,2014,22(12):P 29-33.

猜你喜欢
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儒家仁爱思想与中华民族之抟成
臣道与人道:先秦儒家师道观的二重性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论儒家治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儒家之“仁”对道德健康内涵的影响
民主抑或王道:儒家与现代秩序的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