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识培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2019-09-16 02:26任爱雄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词汇

【摘要】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实际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基于已有的理论,从文化教学与英语教学的关系出发,重点阐述了将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方法。

【关键词】英语学习;文化意识

【作者简介】任爱雄(1982.12.15-),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实验中学,高中英语教师,本科。

中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文化因素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以往的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意识到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但忽视社会文化因素的干扰。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课只注重学生的语言形式是否正确,读得是否流畅,培养的只是纯语言能力,较少注意结合语言使用的场合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对文化意识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所听、所读的材料,导致他们所说所写的内容和方式也因此而不够得体、恰当,甚至出现由于不顾交际场合、对象以及英语国家风俗而引起误解或落下笑柄的现象。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认真备课,把握教材,还要仔细琢磨课文所反映的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真正而完全地获得英语知识和交际英语能力。

一、词汇教学方面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成分。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英语中有许多词汇来自神话、寓言、传说,或是与某些名著有关。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文化知识,有助于我们对英语词语的理解。词汇文化教学,可采用教学课堂介绍和指导学生课外自主收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介绍词汇的特殊文化内涵。例如,英语中的“Friday”一词,由于很多英语国家的人都信仰基督教,而耶稣受难的日子正是星期五,因此就有了“Friday Face”,表示“愁眉苦脸”;“Black Friday”表示“灾难的一天”。

2.引导学生比较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例如,“红色”在汉语中含有极强的褒义色彩,“大红大紫”显示的是成功、富贵、喜庆和吉祥。然而,“red”在西方文化中却含有较强的贬义色彩,常常让他们想起流血、战争、恐怖、愤怒和危险等,如:red-faced(不好意思),in the red(亏损、负债、赤字)。

二、语法教学方面

对比英汉不同文化对各自语法的影响。因此,在语法教学中我们将从从英、汉语法规则的差异入手,介绍英汉句子结构方面的差异,提高理解能力。在介绍某些句法结构时,同时介绍其语意和交际功能。如附加疑问句“Lovely day, isnt it?”实际上是无疑而问,只是英美人引起话题的一种常见的方式罢了。“Why dont you do something?”形式上疑问句,却表示一种有礼貌的请求和建议。Would you please turn down the radio? 不表疑问表请求,按照西方人的风俗习惯,提出的请求常用问句形式,以表示有礼貌的请求,但若长辈对晚辈或比较熟悉和随便的人之间可简单地使用祈使句。再如翻译 You are a lucky dog. 在中国文化中,dog 常被用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如走狗、狗仗人势等,而在西方文化中 dog 却象征人类忠实的朋友,甚至是家庭的成员,如:a clever dog(聪明的人),a top dog(身居高位的人),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每个人在一生中皆有得意之日。)

三、语篇教学方面

1.课前导入文化背景知识。例如,在讲解Module3 Unit1 Festivals 前,我们可以先搜集大量关于中西方节日的资料,可以将这些节日的英文名称、时间、传统食物、风俗习惯等制成一张表格,分发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课文来填写,这样不尽能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学到大量的文化知识,也能更好地记住这些节日。

2.课中让学生比较中西方节日的差异,再引导学生语用所学的词汇介绍本国及本地的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等,引导学生学会发扬中国的文化,凸显中国文化。

3.课后指导学生利用网络等自主探究,进一步学习相关主题的跨文化知識,拓宽学生的眼界。

四、借助英文电影

不少经典电影内容生动、真实,是一种文化的某个侧面的缩影。像电影《刮痧》等表现的就是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理解障碍,通过观赏,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该文化现象及其成因,在和中国的进行比较,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或配音等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阅读文学作品,体验、感悟跨文化知识

文化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学是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尝试利用文学作品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总而言之,在高中阶段,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外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吴忠乾.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 2006(4):24-27.

[4]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5]付丽芳.高中生跨文化意识的调查报告[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4.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词汇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两块磁的交际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Ways of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