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200%努力,任琴“羽”飞扬!
——记德国博兰斯勒未来钢琴家雷羽

2019-09-17 03:13Olivia
乐器 2019年9期
关键词:乐谱练琴钢琴

文/Olivia

在7月的美国明尼苏达,当一曲波澜壮阔的《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最后几个音符弦斩钉截铁地和乐团齐齐落下时,全场的观众们沸腾了!他们全体起立,将经久不息的雷霆般的掌声与欢呼声献给了台上这位刚刚为他们带来了一场酣畅淋漓、震撼人心的演奏的青年钢琴家。赛后,美国观众们将他团团围住,索要签名与合影;他们说,他的演奏让他们想起了他们的钢琴英雄——范·克莱本!他们说,所有观众都记住了一个中国男孩的名字——Yulei (雷羽)!

在这场比赛中,雷羽一路过关闯将,成为十年内首位成功获得赛事前三甲的中国人。

而这不禁让人想起了一年前的盛夏,在国际钢琴界新人辈出的著名舞台——德国埃特林根国际青少年钢琴家比赛中,一鸣惊人的雷羽成为在自2008年之后,首位摘得该项赛事金奖的中国选手!1994年,郎朗在德国埃特林根比赛中获得第一名;1998年,王羽佳在该赛事中获奖;2018年,雷羽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我给你做最好的乐谱,你给我弹最好的音乐”

雷爸爸为雷羽制作的乐谱

在看雷羽练琴的时候,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的许多乐谱似乎都有些与众不同。区别于其他千篇一律的乐谱,他的一本本乐谱似乎都是自制的,而且封面的左上角都印着一个YU字。聊起才知道,他的许多重要的乐谱都是其父一手制作的。

提起雷羽,就不能不提到他的音乐生涯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他的父亲季巍。

雷羽说,因为有的作品在国内没有钢琴的乐谱版本,从外网下载后发现不是特别规范;有的作品只找到翻印的版本,不够清晰。于是爸爸就自己动手做了,从电脑制谱,到印刷装订……在雷爸爸的观念里,音乐是最美好的,所以也是需要最认真严谨对待的。一本规范而“漂亮”的好谱子,就是促成一个美好演艺的基础。第一次给雷羽做谱子,雷爸爸和雷羽就有了一个约定——“他给我做最好的乐谱,我给他弹最好的音乐!”雷羽说到。

雷爸爸毕业于国内一所知名学府的音乐专业,是一位音乐老师。对音乐的挚爱与追求,使他在大学毕业后,仍然执着的每周往返于南通——上海,和上海音乐学院老钢琴系主任林尔耀学琴。同时他也是一名古典音乐骨灰级乐友,在他的家中,你可以看到满屋子他珍藏的古典音乐碟片,许多如今早已经是绝版。在玩过现代音乐、也玩过古典音乐的雷爸爸心里,钢琴是最特殊的存在。在他的概念里,钢琴是超乎所有乐器的存在,她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乐队,既可以用诵读者的语调吟咏,又善于化身一位百转轮廻的歌者,她可以犹如长笛一般的飘逸曼妙,又可以如同大提琴一样的深厚温暖,她知寒懂暖,是最好的交流者。

因此,小雷羽出生后,就生活在音乐滋润着的日子里。当他还是襁褓中的婴孩,爸爸就会抱着他坐在钢琴边给他弹琴唱歌;在他还咿呀学语咿呀学语、蹒跚学步之时,爸爸就带着他在钢琴上各种“疯玩”;从懵懂之时,爸爸就立志要把他培养成一个可以在钢琴上描写喜乐色彩的人!看惯了爸爸练琴和上课的小雷羽,小时候甚至以为每个人都是要学会弹钢琴的。

与许多琴童的经历有些许不同,雷羽所经历的音乐启蒙充满了乐趣。或许是因为内心对音乐所充满的挚爱,雷爸爸总是会费尽心思、乐此不疲的编着各样有趣的小故事、小游戏,来引导小小雷羽对音乐的认知。譬如最初要引导雷羽熟悉键盘的位置,雷爸爸就用生动形象的描述和雷羽讲诉了小孩们感兴趣的警察捉小偷的故事,然后把音符比作小偷,让雷羽充当小警察,小警察尝试迅速的在键盘上抓住“小偷”的过程,就是雷羽熟悉键盘的过程。而涉及触键音色和音乐的方向,雷爸爸又用了雷羽所感兴趣的小汽车游戏来对他进行引导。他用不同的汽车来代表不同的音色和音量,引导雷羽对不同声音和速度的认知;他带着雷羽在键盘上玩手指开汽车的游戏——帮助雷羽明白,只有平稳、准确,才能安全的“驾驶”小汽车……

不仅如此,在雷爸爸的引导下,小雷羽和钢琴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他也开始喜欢上了和钢琴“聊天说话”。雷羽用他的弹奏去和钢琴说话,钢琴用她的声音,来回应雷羽,告诉他自己的心事。于是就有了雷爸爸博客中记录的一幕“儿子每天都会用小小的手指和她交流。弹奏轻轻的声音时,儿子会说——爸爸爸爸,她伤心了;弹奏响亮的声音时,儿子会叫——爸爸爸爸,她高兴了……我们也会各自胡乱编弹一些曲调让对方猜猜钢琴朋友的心情。因为抒发情感是演奏的本质……”

4岁时首场音乐会,面对观众略显羞涩与好奇

“舞台上的从容淡定,是平日里意想不到的苛刻追求”

舞台上的雷羽

在埃特林根夺冠后,雷羽成为了德国博兰斯勒首位未来钢琴家,一场场的演出邀约接踵而至。在许多城市的音乐会,后台的工作人员都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小现象,不同于脑海里音乐家演出前疯狂练琴状态的场景,雷羽在每场音乐会前的走台时间,基本不会在舞台停留很长时间,一般都只是登上舞台试试琴的音色触感、在舞台上及观众席的角落走一圈感受现场音效、确认一下舞台灯光,而后就从容淡定的回去休息了。一些音乐厅剧院的后台都备有钢琴,但雷羽在演出前基本不会过多的碰琴。这一切应该要归功于他平日里极高的练琴效率与质量。

提起练琴效率与质量,雷羽人生中的第一位专业老师——上海音乐学院的老钢琴系主任林尔耀教授,功不可没。在4岁举行了第一场音乐会后,雷羽就开始和当时雷爸爸的钢琴老师林尔耀学琴,他为雷羽的钢琴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雷羽还是懵懂的孩童年代,林老师就非常重视培养他动脑筋思考的习惯,教他如何“练琴”。在林老师传授给雷羽的概念里,练习不能是随性的自嗨或单方面的自我陶醉,必须先学会自主思考,音乐才会有内容和目标;学会练琴,效率才会真正得以提高,才可能给演奏带来全方位的提升。因此,平日里有良好的主动思考习惯,和对各个细枝末节近乎苛刻的高追求及从点到面的严格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陪伴雷羽的成长过程中,雷爸爸也将这种严苛要求展现得淋漓尽致。在雷爸爸的朋友圈有一个小视频,视频里6 岁的小雷羽眼睛被蒙上了一个布条,和大大的钢琴相比还略小,渺小的身躯控制着手指快速在键盘上进行大范围跨度的跑动。“熟悉弯道再提速”这是雷爸对视频的形容。形象风趣的比喻,背后隐藏的是近乎严苛的要求。

谈及每次演出的从容,雷羽表示“其实演出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与积累经验的过程;但在每一场演出前,把握好每一次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把当下阶段发现的、存在的任何细小的问题按最苛刻的要求去攻克好,这应该是一个基本的要求。从小爸爸就教导我平日里要付出200%去做最极致的准备,这样的话,在舞台上也就自然从容了。”

和雷爸爸一同“羽”琴为伴的幸福时光

或许正是得益于平日里练就了动脑筋、高效练琴的好习惯,因此在这次美国的比赛的最后一轮中,虽是首次和交响乐团协奏,但雷羽还是抓住了仅有的一次排练机会,在排练中快速的发现问题,高效率的在短时间内做出了很好的调整,最终在正式比赛中用辉煌磅礴而帅气的演绎,征服了所有观众!

“你一直都是好学生,但这远远不够”

全程看完美国三轮比赛的人都会发现这样的一幕:在三轮比赛中,每一次雷羽演奏完毕,都会获得全场此起彼伏的欢呼声,这在钢琴比赛中是较为罕见的。赛后,评委会主席特别提到,三轮的比赛中,雷羽的音乐始终都一直抓住他的心,让他情不自禁跟着雷羽的音乐走,十分具有吸引力。谈到这,就必须提到雷羽的钢琴生涯中另一个最重要的人——周挺老师。

雷羽从8岁起就和现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副校长、钢琴学科主任周挺学习至今。许多人都说雷羽平日里腼腆文雅的气质和周老师十分相像。在周挺心中,雷羽平时是个有些腼腆的孩子,可当他一旦坐到钢琴前,便能把最强烈的情感倾泻于指尖。“雷羽的内心很敏感,演奏比其他同龄孩子更成熟。在训练的过程中,出于对音乐发自内心的热爱,他也很能吃得起苦。”在平日里,周挺不但悉心教导雷羽去练就一个专业学生所应该具备的——尽可能准确演绎作曲家所创作的音乐内容:从作品格局的合理设计,到每一个乐句线条的造型安排,再到对音乐表达的各种人物形象和语气的描述和刻画……除此之外,周老师更启发引领雷羽要弹出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你自己的风格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这是周挺一直对雷羽强调的,“你从来都是一个好学生,但这却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演奏家,好学生只是第一步,你要时刻让你的音乐从内心生长而来,每一个音符都是鲜活的生命,这样的演奏才是光彩夺目的。”

雷羽和专业老师周挺

老师的叮嘱,雷羽铭记在心,这一次,他又做到了!用他极富感染力与吸引力的音乐,感染了所有评委与观众!

从中国到德国到美国,每一次演出与大赛,虽然或许不在身边,但周老师的陪伴都不曾缺席。每一次大赛周挺总会隔着时差,关注雷羽的发挥,在第一时间送上提醒与鼓励。

7月德国欧米勒音乐节,与武汉爱乐乐团合奏

追梦人生,琴“羽”飞扬

有人曾经如此形容:聆听雷羽的演奏,就如同观看一个智慧而有灵性的画家作画,他自如的运用色盘中各种色彩,去描绘一幅丰富而美丽惊人的画卷。谈及人生追求,雷羽说“如果人生的阳光和灿烂可以通过我的音乐传递给更多的人,这会多美好!有那么多经典的作品源源不断的吸引着我。在与琴为伴的旅途勤耕不辍,做一个用钢琴来写诗、作画与生活的人,就是最开心、也是最幸福追求!”雷爸爸曾说,给雷羽所起的名字正是大人们对雷羽的期待:“羽”既是一个温文尔雅的音、也是学习再学习的组合,还蕴藏着振翅高飞的翅膀、代表着对人生追求的期盼!听罢,不禁让人心中一振,这一切,不正是雷羽身上的写照吗?温文尔雅的性格、不断学习不断超越的人生、执着坚定的追求与绽放!

冲吧,趁青春年少!任琴“羽”飞扬!

期待雷羽与德国博兰斯勒的黄金音色,为世界的每个角落点亮璀璨光芒!

猜你喜欢
乐谱练琴钢琴
山之高
乐谱:放飞梦想
练琴记
乐乐姐姐热线
一毛学琴记——乐谱失踪
练琴
纸钢琴
基因密码乐谱
钢琴
练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