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德育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9-17 07:59刘新安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0期
关键词:中高职对策

摘 要:通过分析中高职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中高职德育衔接的具体内容,对中高职德育衔接工作提出了具体对策,以期为中高职德育衔接的有效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高职;德育衔接;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衔接问题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社会各届都在大力推进中高职衔接,积极构建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德育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做好中高职德育衔接非常重要。

一、中高职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中高職学校德育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规律的必然要求。然而,由于认识偏差、“应试”教育、中高职德育相互封闭和脱节、中高职德育衔接的机构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中高职德育衔接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德育目标衔接脱节

由于对德育目标的认识不明确、定位不准确导致在中高职衔接中德育目标衔接脱节。中职学生的年龄普遍在十五岁到十八岁之间,属于未成年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完成形成,社会经验有限,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加强。中职生由于年龄和学段的原因,德育目标上往往参照普通高中。高职学生大部分已经成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基本形成,对问题有了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德育目标一般参照大学生的标准、成年人的标准。中职和高职由于德育目标的不同,导致衔接的困难和脱节。

(二)德育内容衔接脱节

中职的德育内容侧重讲如何做人,对中职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基本内容有思想品质教育、经济政治常识教育、公民基本素质教育等。高职的德育内容侧重于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职业准备教育,基本内容有职业理想教育、职业品质教育和职业环境教育等等。根据系统论,中职德育和高职德育是同一系统的两个层次不同的子系统,应该相互交流和密切沟通。由于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各自为政、德育目标不同而导致德育内容脱节。

(三)德育途径衔接脱节

中职的德育工作主要靠与德育相关的课程及其他学科的德育渗透,班主任的日常详细管理与跟踪。高职的德育工作主要有课程渗透、心理辅导、社团教育、宿管教育、辅导员的教育。中职德育中,班主任的作用无可替代,管理得非常到位、非常详细。高职德育的途径貌似很多,却很松散,辅导员也不是经常见到,学生主要靠自律和自省。中职的德育途径和方法到了高职基本是推倒重来,基本上没有什么衔接。

(四)德育管理衔接脱节

中职的德育管理除了依靠学校的德育部门之外,主要还是班主任负责。班主任个人的喜好、学生的学习成绩等外在因素都会影响德育管理效果。班主任管理中随意性较大,离规范性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高职的德育管理过于重视他评和定量评价,一般是通过先采用指标量化的方法给每一位学生打量化分,再按量化分评定一个德育的等次,如优秀、良好之类等。这种方法简单、省事,系统性和科学性有待商榷。中职德育受个人影响较大,高职德育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二者在管理上是“两张皮”,几乎没有什么衔接。

二、中高职德育衔接的内容

根据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德育工作的不同特点以及德育衔接的具体要求,中高职德育衔接的主要内容有:

(一)德育目标的衔接

当前,学校的德育教育一直饱受诟病,中高职的德育教育首当其冲。中高职的德育教育效率低下,效果差强人意,关键在于德育目标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存在着严重错位。从中职到高职,学生品德的养成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要使中高职德育工作有效地衔接,必须结合中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构建德育目标。中高职的德育目标应在同一个统内、同一个架下统一考虑,统一构建,既要有连续性、一致性,又要有所区别,有所递进目标层次清楚、明确。中职阶段要教育会学生如何做人,可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高职阶段可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二)德育内容的衔接

德育内容是根据德育目标并结合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而确定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充实和调整。对于中高职德育内容衔接,必须紧密围绕德育目标,遵循德育规律,遵循学生思想形成规律,由表及里,从低到高,形成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德育内容体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纪教育等等。这些德育内容要贯彻于整个中职和高职阶段的始终,但又要有所侧重,中职阶段以基础知识教育为主,高职阶段以理论的内化和外塑为主。

(三)德育途径的衔接

德育目标能否顺利实施以及实施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育途径和方法的是否合理。中高职的德育工作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加强个性指导,结合所学专业,结合职业生涯设计,让学生在体验中深刻理解德育的内涵。德育工作要与学校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从教学组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师修养等多个方面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润物无声”的境界。德育教育还必须发挥德育课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积极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

(四)德育评价的衔接

德育评价是评估德育教育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促进德育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要使中高职德育评价有效地衔接,把中职德育评价结果作为晋升高职的重要依据是一项有效的方法。德育评价要全过程评价,这一评价包括把中职三年的德育评价结果作为高职德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学习成绩、行为表现、实习实训等。德育评价要全主体评价,学校有关负责人、教师、学生、家长、实习单位的专家或师傅都是评价的主体。德育评价要多样化评价,把肯定性评价和建议性评价结合起来,把基本性评价和特色性评价结合起来,把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结合起来,把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结合起来。德育评价要发展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关注学生以后的德育发展。

三、中高职德育衔接的对策

确定了中高职德育衔接的内容后,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保证这些内容的贯彻、落实。可以采取以下的对策:

(一)“一体化”策略

把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来考虑,努力构建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的德育衔接。对于同一职教系统的中职、高职两个办学层次,在德育教育方面既要相互聯系,又要有所侧重,通过在教育实施、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方面的分工和衔接,实现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以到最优的德育教育效果。

(二)“协同学”策略

以“协同学”的视角来研究和指导中高职德育衔接问题,分析、研究中高职学校各个子系统在整个职教这个大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各个子系统之间如何关联并相互作用,通过一定的方法、策略调整或改变某些变量,改变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德育工作各自为政、“井水不犯河水”的状况,实现德育教育中高职一体化,促进和推动中高职德育教育的有效衔接。

(三)“导向性”策略

中职生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升学,最终都要进入高职学校学习。因此,在中高职德育衔接中高职学校处于主导地位,要以“高职引领”为导向。在中高职德育衔接的探索和实践中始终以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和导向,通过一系列教育教学策略的实施,实现高职学校对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政策实施、德育效果等一系列的影响和渗透,为高职学校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做好铺垫和打好基础,为人才培养服务。

(四)“融合性”策略

在中高职德育衔接中,积极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导,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融合,与实习、实训相融合,与岗位体验、工学结合相融合,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中高职德育教育模式的尝试与探索,对中高职学校的德育教育、专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设计,使之贯穿于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始终,融入中高职学习生涯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中高职德育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胆探索和有益尝试,是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和手段。做好中高职德育衔接工作,是全社会和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中高职德育衔接应致力建立一套中高职普遍适用的、一体化的德育教育体系,并应用于中高职德育衔接工作,为中高职的德育教育增加“催化剂”和“推进器”,为培养合格的职业教育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臧斌,朱正东,张晓拔.中、高职德育衔接的理论与实践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5(11):123-124.

[2] 阳华.论中高职衔接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00-102.

[3] 童清,贺民.中高职贯通专业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衔接[J],科教文汇,2015(4):89-91.

作者简介:刘新安(1972.06- ),男,汉族,河南上蔡人,中教一级,计算机本科、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中职计算机教学与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中高职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
中高职业英语教学大纲对比与衔接